1991年的這場海灣戰爭, 到底讓中國看到什麼?

海灣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其中還有法國、英國、韓國、埃及等)於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對伊拉克進行的局部戰爭,主要戰鬥包括歷時42天的空襲,100小時的陸戰,最終聯軍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聯軍:陣亡223人,負傷697人,13人被俘。伊拉克:25,000人死,75,000人傷。

1991年的這場海灣戰爭, 到底讓中國看到什麼?

如果,90年代的中國如果遇到這樣的戰爭,會如何呢?

1991年,當美國將伊拉克軍隊打得落花流水時,中國軍官們也都時刻密切關注著。當時的伊拉克軍隊是一支比解放軍作戰經驗更豐富、技術先進程度略高的軍隊,並且海灣戰爭前,伊拉克還擁有整個中東地區最為龐大完整和現代化的綜合防空體系。然而,美國最終還是打贏了戰爭,他在戰爭中使用的各類高精尖技術兵器,更是向全世界展示了現代戰爭的形態和作戰模式。

1991年的這場海灣戰爭, 到底讓中國看到什麼?

再觀中國90年代初的解放軍還是一隻以陸軍為絕對主力、海空軍力量非常有限的軍隊,空軍嚴重依賴地面指揮,作戰半徑小,在美軍信息化和精確打擊面前,提倡敢打敢拼,刺刀見紅的陸軍,一定會淪為被動挨打的角色。當時解放軍和美軍的差距不僅僅是裝備上的差距,更是作戰方式、作戰理念的方式。

而從這場戰爭中,中國也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在海灣戰爭之後1993年1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確定的“新時期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對海灣戰爭的這種認識,幫助中國推動了軍隊現代化。特別是在空軍和海軍,當時我們軍購,引進4艘“現代級”驅逐艦、8艘“基洛級”潛艇、"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S-300防空導彈以及多項核心技術。

1991年的這場海灣戰爭, 到底讓中國看到什麼?

最後,中國加快提升本國軍工的技術研發進度,在90年代啟動了一系列武器研製和預研項目,同時緊跟西方軍工步伐,包括殲-20、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等高科技裝備,都是在這個背景下啟動研製的,重點打造戰略空軍,大力研究電子戰和諸兵種合成作戰。

我們就是這樣從早期的引進-組裝-仿製,到最後的自研,中國製造、中國智慧,讓中國解放軍戰略裝備有了質的飛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