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圣人的故事(九):孔子学琴,锲而不舍得精髓

孔子圣迹图:学琴师襄

孔圣人的故事(九):孔子学琴,锲而不舍得精髓

师襄,孔子的老师之一,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 《史记》里说他"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史记.孔子世家》、《韩诗外传》也都说孔子曾从他学琴。

话说公元前523年(鲁昭公十年),年方二十九岁的孔子,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琴艺,专程来到了卫国,向当时有名的乐官师襄子学习弹琴。

一连十天,孔子都在反复练习一首乐曲。师襄子觉得孔子弹得已经很好了,便劝他去练习其他乐曲。

孔子说:我虽然掌握了这首乐曲的弹法,但还没有领会出此曲的志趣神韵呢。于是继续练习。

又过了几日,师襄子觉得孔子弹的确实可以了。但孔子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体察出此乐曲的作者是谁、还没有感受到作曲者的精神风貌和形象呢。于是静下心来,继续沉浸在乐曲声中。

终于有一天,孔子练习此曲后站起身来,凭窗眺望了许久,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作曲者的为人和风貌了!这首乐曲,除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得出来呢?”

话语刚落,师襄子立刻站起来,向孔子连连作揖道:“您真不愧是圣人呀,此曲正是《文王操》呀!”

琴练千遍,精髓自现。由此我们也知道,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也是很刻苦的。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圣人之学风,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啊。

孔圣人的故事(九):孔子学琴,锲而不舍得精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