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来头最大的姓氏,明朝时曾风光无比,如今台湾却仅剩3个人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着数量众多的姓氏,其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据不完全统计,见于古代文献的姓氏有5662个,但这还不包括元朝及清朝时蒙古族、满族、锡伯族等译改而成的汉字姓氏。今天子渊就为大家介绍一个来头不小但却极其罕见的姓氏——神姓。

中国来头最大的姓氏,明朝时曾风光无比,如今台湾却仅剩3个人

▲神农氏部落剧照

汉族向来自称是“炎黄子孙”,对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之间的阪泉之战也不陌生。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当初轩辕黄帝将神农氏打败后,神农氏后裔榆罔曾带领着族人离开黄河流域向东南方迁徙,后代子孙为纪念昔日威名赫赫的神农部落,就改姜姓为神姓。秦始皇统一全国推行郡县制时,天下被划分为三十六郡,其中琅琊郡的名门望族之中就有神姓一脉,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中国来头最大的姓氏,明朝时曾风光无比,如今台湾却仅剩3个人

▲秦始皇嬴政剧照

秦朝初年,始皇嬴政决定全国实行统一的文字制度,史称“书同文”。为了征求各大世族的意见并动员其主动响应,各地郡守纷纷出动,琅琊郡守也曾专程前往神家拜访。神氏时任族长还特意带领族众在大门口迎接,并正式答复如下:“神氏久居山东之地,虽历代受齐国恩惠,但祖先神农氏与黄帝并称我华夏先祖,后有夏、商、周而分封诸侯,始皇灭六国诸侯将天下九鼎重新归一,书同文之令乃天下一统之大事,神氏当全力支持之。”

中国来头最大的姓氏,明朝时曾风光无比,如今台湾却仅剩3个人

▲秦代琅琊刻石

琅琊郡守为其深明大义颇受感动,还特地上奏朝廷请求减免神氏家族赋税。事实上,神家人也是说到做到,请人将所有家族藏书全部用小篆抄写后,主动带头将以前的旧书焚毁,还以家训的方式规定家族以后不得再使用齐国文字了。有了神家带头,琅琊郡的世家纷纷效仿,统一文字这个律令很快在这里得到了贯彻实施,效果非常理想。值得一提的是,神氏的威望和带头作用也让琅琊郡人躲过了“焚书坑儒”的悲剧。

汉朝时,神氏家族仅有骑都尉神曜、中郎将神通二人见于史书记载,整个家族仿佛沉入历史长河之中,低调而又神秘。两宋时期,元符年间曾出过一位名为神潜的进士,但只担任了从九品的宣教郎一职没有什么太大影响。此外,宋朝还有一人名为神应龙,通过特科步入仕途,最后做到正六品。

中国来头最大的姓氏,明朝时曾风光无比,如今台湾却仅剩3个人

▲明太祖朱元璋剧照

直到明朝,神氏一族才迎来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因神忠、神选、神敬三人跟随明太祖西征陈友谅有功,前两人得以升任金吾左卫指挥,后者则官至济州卫千户。此后,神氏族人在明朝政坛上大放异彩,尤其是神保一家更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神保本人官至大同指挥佥事(正四品),其子神杰官至陕西都督指挥(正三品),比父亲搞了两级。而神保的孙子神英,则官至正一品的右都督,因功受封为泾阳伯;神保重孙神周很也很争气,因功被赐为国姓,同样做到了都督的高位。由于神保的荣耀,明朝史家们才对神氏家族产生了浓厚兴趣,而明朝关于神氏一族的记载比历代记载加在一起还要多得多。

中国来头最大的姓氏,明朝时曾风光无比,如今台湾却仅剩3个人

▲明朝将领剧照

随着大明王朝覆灭,昔日繁盛辉煌的神氏家族也渐渐没落,清代时关于他们的记载已经聊聊无几。目前,中国还有一些姓神的人,但除了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原教授神承复家族之外,其他人并非出自琅琊神氏,也就意味着他们并不是神农后裔。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在台湾还有三个姓神的人,其中一人名为神正义,经常受到同事及他人调侃。更有趣的是,很多人还建议他娶一个姓“鬼”的妻子,这样就可以实现一段“神鬼姻缘”,这种脑洞倒也令人哭笑不得。

参考文献:

《明史》《史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