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爸有輛海拉克斯

說到皮卡,難免說到美國,說到美式文化等等。全美銷量最好的一類車,代表著老美喜歡的實用、粗獷、豪放、自由……

到了中國呢,皮卡依然是最皮實的車的代表。

我印象中的第一臺皮卡,也是印象中的第一臺車,是我爸的豐田海拉克斯。這車有一位遠房親戚曾經被三賤客丟進海里,撞到樹上,也曾經置身火海,飛身墜樓,但最後還是像中東戰士一般駛進了TG的演播室。

曾經,我爸有輛海拉克斯

零幾年的時候,我爸要麼是開著個海拉克斯,要麼是騎著個本田五羊摩托,在家與單位之間奔波。這倆機器也是一個賽一個的皮實耐用。

那些年東北流行種“壩外地”。顧名思義,就是在防洪大壩外面的江灘上種地。大壩以外都是土路,乾旱年頭,江水退去時露出肥沃的黑土;雨水豐富的年頭,江水漲起時全年顆粒無收。

曾經,我爸有輛海拉克斯

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開著這車載著我到大壩外面看水。夏天駛過的是泥濘的黑土地,冬天也在結冰的江面撒撒野。夏天在水邊丟石子打水漂,踩了一腳地泥濘回家了;冬天在結冰的江面打滑刺溜,滾了一身的雪鑽回車裡。短短的一段路上,夏天涼風從車窗穿過,清涼舒爽;冬天只好在車裡縮成一團,卻還是樂此不疲。

海拉克斯在泥濘裡並沒有很吃力,在雪地上也沒什麼小脾氣。車內呢,一切從簡,僅此而已。那個時候皮卡車的內飾也稱得上是最接近轎車的時候——因為大家都一樣的簡陋。雖說連方向盤上的豐田Logo都難以分辨,但好在線束什麼的都老老實實的待在蓋板後面,蓋板也不會隨隨便便掉下來。

兩個字,結實。

曾經,我爸有輛海拉克斯

零三年伊拉克戰爭其間,海拉克斯也是沒少上鏡,戰場上皮實耐用的口碑堪稱中東汽車界AK47。中東那邊比較流行的是雙座版本,座越少載的人反而是越多了。估計穿梭在槍林彈雨中的海拉克斯一點都不怕,畢竟是克拉克森都沒能殺死的一臺車啊!

曾經,我爸有輛海拉克斯

後來到了我學車的時候,坡起總是把握不好離合深淺,頻繁熄火,車子幾步一抖。我爸偶爾嘲弄道:“你是不知道哇,我當年開著咱家那老豐田,三擋都能起步。”一句話看出來這老皮卡離合器有多抗造。我自然是不服氣:“那還不是你把三擋當成一擋掛進去了。”

對了,這老東西現在長這個樣子了。

曾經,我爸有輛海拉克斯

上了初中,長城的皮卡喊得很響,值得一提的是,這號稱十幾年全國銷量領先的國產皮卡,使用的是海拉克斯底盤。

主打車裡有一款叫風駿3,另一款叫風駿5。在我看來風駿3的前臉就是個笑話。這個不倫不類的“滑稽臉”一度讓我對同樣微笑的MX-5有些牴觸。

曾經,我爸有輛海拉克斯

曾經,我爸有輛海拉克斯

正好那幾年老爸公司要用皮卡送油,就入手了一臺風駿5。這車前臉比起風駿3要正常許多,在當時和什麼爆款五十鈴比起來也是棋高一籌。我爸原話:“同樣是送油,開個闆闆整整的車,司機自然小心翼翼。”不過據說大家都很信得過長城的質量,遇到道牙子什麼的根本不慫,這車也沒少這車吃苦頭。不過好在保養不貴,用著順手,倒也是滿足了需求。

曾經,我爸有輛海拉克斯

這幾年不少人選擇F-150和Ram這種大傢伙,五米多長兩米多高,停車不找個道牙子就難受,確實很難找到更霸氣的存在。今年也不必再弄那些車門噴字和反光條裝潢了,進城也沒那麼費勁了,可是美國車這上躥下跳的稅又讓人看不明白了……

曾經,我爸有輛海拉克斯

曾經,我爸有輛海拉克斯

鍵盤車神在這些狂野改裝的皮卡車的評論區裡很喜歡說“看看人家的汽車文化”,將我們國家這種缺少一些個性化的市場稱為“缺少汽車文化”。似乎沒有改裝的車就沒有靈魂,似乎中國人眼中的車只是一種工具。

但回過頭看看,我們真的沒有汽車文化嗎?

當我乘學校的“保安車”去虹橋時,我會用這半個小時好好品味保安師傅的那臺上海特產——榮威550。這車在上海的路上一抓一大把,但這一臺也許是他和他老婆結婚之前一起手挽著手,走了幾家4S店之後決定買下來的。

曾經,我爸有輛海拉克斯

也許當天傍晚他們開車回家,路上老公說這車動力不錯,老婆說這車載音樂好聽;老公突然一腳地板油,壞笑著聽老婆驚呼“媽呀”;老婆一把掐在老公胳膊上,笑著嘟噥一句“儂腦子瓦特啦”。倆人再接著商量著要在哪條街上給嶄新的550拍一組定妝照。一抬頭,我看到後視鏡上掛的一塊護身符,也許是從哪個古玩城淘的吧,這算不算中國改裝車的特色?

這些故事不見得真的發生在他們身上,但一定在這個城市的某個角落發生過,至少我很樂意這麼去想。這樣的車更有熱乎勁兒。

我們口中的“汽車文化”不止於玩車那麼簡單。文化不一定是個性的飛揚,也可以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式的情感寄託。載過的人,發生的事,走過的路,都是用來找回那些在歲月中不慎遺落下的碎片的線索。憑這些線索,即使是很普通的車子,也是無法替代的記憶。

曾經,我爸有輛海拉克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