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心得分享:生活禅,不是“生活缠”,更不是“生活馋”

学佛心得分享:生活禅,不是“生活缠”,更不是“生活馋”

生活禅,是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老和尚提出来的修行理念,强调的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宗旨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修学生活禅有四个要点: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近代高僧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他把做人与学佛、人格的成就与佛格的圆满完全融为一体、打成一片。生活禅的理念与太虚大师以及赵朴老、惟贤长老等高僧大德弘扬的“人间佛教”思想,一脉相承,并与六祖慧能大师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遥相呼应,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巧把尘劳作佛事,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从而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离世法而证佛法。“藉由戒、定、慧三学的熏修,远离贪、嗔、痴三毒的恼害,完成身、口、意三业的净化。这是学佛与做人的总纲领,也是佛法教化的总目标和如何做人的大方向。所谓人间佛教,即以此为根本;所谓生活禅,即由此而展开。”(净慧长老)

生活禅很好,但是也不要把它想的太简单了,更不要觉得该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依然对世间的一切贪恋不已,对生活的恩怨情仇放不下,就是禅了,没那么容易,那是“生活馋”、“生活缠”,而非“生活禅”。生活禅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出离心,如果没有出离心,那就只有生活,没有禅了。有了出离心,还要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当下做功夫。“生活禅的理念是什么?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怎样能把握呢?随时专注当下……一天24小时,心都安住在生活的每一个当下,这是最究竟的修行。”因为我们着相惯了,不是被境界转,就是随念头走,专注当下,做起来也是很不容易的。“这既是最简单的修行方法,又是最高深的修行方法。我说修行很简单,因为就只要做这一件事;我说修行很高深,因为这件事最难做。专注在当下一念上,这种方法随时随地可以运用。动中可以运用,静中更可以运用,动静结合,修行才真正有一个入手处。”(净慧长老)

生活中的确可以修行,生活完全可以充满禅的意趣。不离世间可以,但是要加上观照,功夫要落实在每一个当下。在世间生活的时时处处背尘合觉,外不被境转,于相而离相;內不被念牵,于念而离念。终日吃饭没咬一粒米,整日穿衣不挂一丝纱,整日做事不当做事想,用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业,而又不觉得自己在做什么事业,于心无事,于事无心,“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既不能执有,也不能偏空,才是生活禅的意旨,这需要用心去体会和实践,并真正落实在每一个当下,才能真正得到受用,才不会辜负老和尚一片苦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