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發現一小山包,被村民挖窯取土,專家一看趕緊請求部隊來保護

中國古代帝王的陵墓歷史悠久,建國以後,政府對於這些陵墓的保護和發掘,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在20世紀,中國一些地方都有重大考古發現。通過發掘文物,可以印證當時不同朝代的一些歷史記載。在河北的一個小山丘,1991年就發生一件大事情,造成了當地的村民轟動,同時也驚動了國內的考古專家。

河北發現一小山包,被村民挖窯取土,專家一看趕緊請求部隊來保護

這個小土包是在河北省的鹿泉,因為它常年矗立在海中,所以說就被當地老百姓稱為海山,而且海山有一個黃土臺。這個黃土臺上面有兩個土堆,而且土堆與周邊的土壤的顏色不一樣,村民常去取來燒磚。

河北發現一小山包,被村民挖窯取土,專家一看趕緊請求部隊來保護

在1990年左右,當地老百姓在挖土的時候就發現了不少的青銅玩物。有人就猜到,這下面估計是有古代的墓葬,隨後也就報告了政府。這個信息很快就在當地的老百姓中間傳開了,許多人趕到這個地方進行瘋狂挖掘,比如有銀盒,青銅鼎,都被大家一搶而空。

河北發現一小山包,被村民挖窯取土,專家一看趕緊請求部隊來保護

等政府派考古專家趕到的時候,現場已經是一片糟亂,很多很多的珍貴文物都已經被搶走了。在經過現場的一些發掘和勘探之後,判定確實該區域有古墓的存在。因為這個小山頭比較突兀,和周邊地形沒有自然結合,看著就像是有人工痕跡。加之那個墓葬的現場有許多陳年木炭,所以說專家們就猜測裡面,埋葬的必定是王侯級別的人物。

河北發現一小山包,被村民挖窯取土,專家一看趕緊請求部隊來保護

專家們考慮到這一層,就向當地政府彙報申請,調武警部隊過來進行現場保護。待保護措施到位之後,這些專家們開始對古墓進行保護性發掘,雖然有許多珍貴的文物遭到了盜搶,但是考古專家們發現了7000多件文物,很多都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尤其是驚動中外的三輛馬車。

河北發現一小山包,被村民挖窯取土,專家一看趕緊請求部隊來保護

根據陪葬文物的一個判定,專家們認為這可能是西漢第一代常山王,劉舜的墓穴。據歷史記載,劉舜是孝景帝劉啟的第14個兒子。他身為皇子,經常做些違法亂紀的時候。孝景帝劉啟由於十分溺愛,對劉舜的所作所為那是相當的縱容,不管他幹什麼,都默默支持,也不站出來反對,在位31年就大量花費時間、精力和國力,去為自己建造如此大墓。由於陵墓宏大,陪葬品奢侈眾多。他的墓穴發掘,也對我國研究西漢歷史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河北發現一小山包,被村民挖窯取土,專家一看趕緊請求部隊來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