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十五年|2003年的人与事,您还记得吗?

非典十五年|2003年的人与事,您还记得吗?

非典十五年|2003年的人与事,您还记得吗?

2003年春天,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肆虐中国,中医人奋起搏击,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SARS一役使得中医药的应急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也使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

抗击SRAS医护人员访谈录

非典十五年|2003年的人与事,您还记得吗?

吕玉波:中医药应急预案更加完善

在抗击SARS期间,我院虽共有77名医务人员染病倒下,但没有一个医务人员退出,更没有拒收过一名患者。

第二件事是国医大师邓铁涛当时当面鼓励我:“战胜非典,中医是个武器库。非典对于中医来说,是个挑战,也是大显威力的机遇。” 这句话我至今仍铭记在心。

抗击SARS一役,推动了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15年来,中医药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常规军”。15年里,广东省加大投入,率先筑起“防疫大堤”,公共卫生体制和中医药应急预案都更加完善,对疫情的监测及科研能力与以往也不可同日而语。

张忠德:挺过“生死关”,无悔中医人

2003年2月28号晚上安顿好病人后,我感觉到浑身极度无力,持续高热、肌肉酸痛、头痛欲裂、口干、腹泻,我非常清楚,自己感染了SARS。

感染后的第7~18天是最艰难的日子,当时我呼吸困难,护工每喂我喝下一口汤,我都要喘3分钟。第19天早上,病情有了转机。我呼吸变得轻松了一点,胸部的压迫感减轻了。我立刻拿起手机给院领导、亲朋好友发去短信,只写了四个字:活着真好!

回顾那段经历,我想告诉后辈,要珍视自己的生命,不去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是当国家和民族需要你的时候,你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之服务,这是义务,更是责任。

张敏州:面对疾风,劲草更劲

2003年1月25日, ICU收治全院第一例重症SARS病人,拉开了与SARS斗争的序幕。70多个日夜里,ICU共收治了二十多例重症SARS患者,他们病情变化快,传染性极强。在救治过程中重症医学科先后有17位医护人员受感染。昨天和自己并肩战斗的战友今天可能就会倒下,所有医护人员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没有任何“总动员”,也没有什么“奖赏”, 除了多加防护外,查房、抢救一切如常。

疾风知劲草,如果说疾风代表SARS,劲草就代表医护人员。15年后,重症医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院开设了高频通气、俯卧位通气、临时起搏、经皮气管切开等项目,并开展八段锦序贯养生操促进患者康复,将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结合,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创造医学奇迹。

欧阳红莲 :中医不是只能解决“小病小痛”

2003年3月2日,我正在休产假,突然接到曾影红护士长的电话,她说:“欧阳,科室有好几个人都病倒了,能不能提前回来?”当时我想,作为科室的骨干我应该回去。

15年了,一个ICU已经扩大成为5个ICU,每个ICU都有主攻方向。在老百姓眼中,曾经只能解决“小病小痛”、解决内科问题的中医,已经改变。

我们也将一如既往秉承“抗非”精神,团结奋进,创新发展,把真诚与关爱、和谐与健康传递给每一位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