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谤如来正法轮

《法华经》、《楞严经》等都是中道了义的大乘经典,这不是某个人的发现,而是教界的共识。其实佛说的所有经典都符合中道了义的原则,只是每部经典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受众各有侧重而已,就看我们会不会读。

《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净土诸经,由相入佛知见,以相显理,分明说即心是佛,即心成佛,极乐世界唯心所现,是空性的全体大机大用,除了持名念佛和观想念佛外,还有实相念佛的说法,实相非相,直接契入空性。常寂光净土无佛也无土,乃十方诸佛一体不二的金刚不坏法性真身,诸佛法身就是如来藏,具足空、不空和空不空三种德相。有人说净土宗着相,成不了佛,那是他没有真正读懂。的确有些宣讲和修学净土法门的人着相,那是人的问题,不是佛法的问题,若说净土法门成不了佛,这个口业造大了!

莫谤如来正法轮

《金刚经》、《大般若经》、《心经》等禅宗经典,由理入佛知见,遣相荡执,分明说若见诸相非相而见如来,即见相而不执于相,并非让人执于无相。否则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就得了,还要修一切善法干嘛?有人说禅宗落空,成不了佛,那是他没有真正读懂。的确有些宣说禅法和修学禅法的人,落入顽空狂慧,那是人的问题,不是佛法的问题,若说禅法成不了佛,这个口业造大了!

即使像《阿含经》等被人们称为小乘的经典,既然是世尊金口所宣,就合乎如来的甚深密意,乃是相应根基众生成佛的前方便,只要由此向上,回小向大,成佛便在顷刻之间。众生执于相,执于有,故而流浪世间,沉沦生死,故而佛说无相、说空,行对治法。小乘种性之人往往于此生执,以无相之顽空为究竟,故被如来所呵责,那也是人的问题,不是佛法的问题。由此说来,经无小乘,人有小乘。佛说出离是方便,导引成佛是本怀。

《法华经》中分明宣示,“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又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如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这就是说,佛根据三种众生的根基,宣说了三种成佛的方法,三乘是假名,一佛乘是真实,三乘都是一佛乘,不是离开三乘另外有个一佛乘,更不是只有这个什么叫一佛乘的东西是真法,三乘都是假法。知道世尊座下那五百大阿罗汉都是些什么人吗?那多是些古佛大菩萨示现呀!若说他们是小乘人,佛经是怎么结集了的?原始佛教是怎么传承下来的?发大乘心,显小乘相,菩萨行处不可思议呀!有人说,学《阿含经》等被称为小乘的佛教经典不能成佛,真是无知者无畏,真敢说呀!这个口业造大了!

举着佛经谤佛经,和打着红旗反红旗没有区别。不解法华经义,自误尤可谅,若师心自用,强作解人,或发心不正,高标自我,以经为幌子,贩卖自家私货,信口开河,胡乱宣讲,误导众生,那恶业可就造大了,纵千佛出世,救你不得,可不慎乎?

我们学佛,只要识字,最好要认真研读经典原文,现代人讲的经可以作入门参考,但不可迷信。不要被一些人的大话唬住吓住。学佛一定要老实,要一步一步地来,佛当年苦口婆心讲了那么多法,那是有着甚深用意的呀!佛说的一切法都是为了把众生导入究竟,这是佛在《法华经》中明白告诉我们的。

莫谤如来正法轮

是的,我们众生和佛同一法身,我们的自性即是如来藏,我们本来是佛,这在佛门是常识,佛和历代祖师都强调这个,不是哪个人的特别发现,如今这话从哪个人口中说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冰本来是水,它光知道自己是水没有用,化开才有用;金矿中本来有金,不经冶炼还是没用。即使别人告诉我们本来是佛,甚至宣布我们已经成佛了,可是我们贪嗔依旧,取舍依旧,烦恼依旧,生老病死作不得主,那又有什么用呢?

本文摘自赵文竹《旁观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