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岁就进入国家档案馆工作的神童,混了二十年居然羡慕大头兵

《从军行》是古乐府的曲调名,唐代很多诗人喜欢沿用此名作为诗名,比较著名的有李白、王昌龄。 通常以从军行为题的诗,多是描写军旅生活或者边塞生活的。所以,从军行是边塞诗中比较常见的诗名。

十一岁就进入国家档案馆工作的神童,混了二十年居然羡慕大头兵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一首诗也叫从军行,不过它是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所作: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古人写诗极少为写诗而写诗,就像我们今天的人发朋友圈一样。遇到美景发一篇,遇到某件糟心的事儿吐个槽。古人的许多诗都有它背后的故事。

十一岁就进入国家档案馆工作的神童,混了二十年居然羡慕大头兵

那么杨炯为什么写这首从军行呢?

诗的的意思其实很好理解,第一句描写边疆战事,第二句描写将军出征的场景,第三句描写战争场面。这三句给人一种心潮澎湃,斗志激昂的感觉。可到了第四句,就犹如一盆凉水浇了下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就像我们粗俗的吐槽一句:当书生有个屁用啊,还不如在部队里当个小头头。

十一岁就进入国家档案馆工作的神童,混了二十年居然羡慕大头兵

这样的吐槽,也只有杨炯能吐。在唐代,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在儿童时期就可以参加一些考试,例如童子举。杨炯十岁的时候就参加了这样的考试,也夺得“神童”这样的头衔。

10岁,我们在干什么?参加小学组织的某项竞赛?即便得了奖,无非发个奖状什么的。可杨炯,在次年,也就是11岁的时候,得到了一个旁人羡慕的工作。那就是进入弘文馆工作,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档案馆、国家图书馆之类的。这就非常了不起了,许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国家图书馆、档案馆在什么地方,门朝哪儿开,长什么样子,可杨炯11岁就在里面工作。

十一岁就进入国家档案馆工作的神童,混了二十年居然羡慕大头兵

不过,杨炯是待制弘文馆。也就是说,作为储备人才,压根就没有编制。没事儿,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即便是待制弘文馆,也算是在权利中心,毕竟有对礼仪制度参议、建议的权利。想要转正,其实也不难。

可是,谁知道这一待制就待了十六年?十六年什么概念?杨过和小龙女都修成正果了。但是杨炯的青春就这么默默无闻下去了,好在这十六年,他在档案管理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

十一岁就进入国家档案馆工作的神童,混了二十年居然羡慕大头兵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那一年,杨炯二十七岁。唐高宗心血来潮,临时开了科考试。这种考试叫制科,也就是皇帝亲自出题,应试的人答题。这种直面天子的机会对大多数人来说非常难得。杨炯把握住了,当上了校书郎。

校书郎是干嘛的?整天就是校正典籍,刊正文章,相当于出版社的校对。干的活儿还不如原来的图书管理员,唯一好的地方就是,终于有编制了,虽然只是九品芝麻官。

有准备的人总是会有机会的,有个叫苏知己的太常博士,也就是研究礼仪的专家,这个老小子吃饱了没事居然向皇帝陛下建议重新修改公卿以下冕服制度。这让杨炯一个九品芝麻官情何以堪?于是他写了一篇《公卿以下冕服议》的文章,把老小子狠批了一顿。

十一岁就进入国家档案馆工作的神童,混了二十年居然羡慕大头兵

后来,一个叫薛元超的领导将他推荐到崇文馆,干的活儿还是图书管理员。跟弘文馆的区别就是它属于东宫的系统,杨炯凭借丰富的图书管理经验,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很快我就升为太子詹士司职。

别以为这下风光了,说白了他只不过是太子的小秘,整天帮太子处理公文。关键是,大唐的太子是李显,跟着这个能被自己老娘吓的上吊的死胖子,他还有什么前途?

十一岁就进入国家档案馆工作的神童,混了二十年居然羡慕大头兵

吐蕃和突厥那两年不停的袭扰大唐,杨炯在东宫看到那些奏报几乎都要急得吐血。可是,他什么事儿都不能干。而大唐这一时期是高宗时期,开国时间并不算长,仍然保持着重武轻文的风气。

作为在东宫当小秘的杨炯,经常能够看到那些边关的战报。只能羡慕那些当兵的人。诗中的“牙璋”是一种礼器,后来也用以指代将军。杨炯描写那威风如虎的将领领命之后奔赴边关的情景,无比激昂。最后落笔时却用一个百夫长的小官与自己对比,可见杨炯内心是多么愤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