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孩子害怕打針到從容面對,我是這樣幫助孩子的

孩子並不是天生就害怕打針,很多時候是家長的暗示和習慣造成的,不少家長為了哄孩子打針,經常會全家上陣,連哄帶騙的,這架勢,旁人看了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從孩子害怕打針到從容面對,我是這樣幫助孩子的

我家孩子害怕打針的背景:

我想作為媽媽,我是很無奈的,我不能要求孩子如大人一般堅強,正如我不能去體會他心中的恐懼一般。是的,川崎病和腸套疊,當初也並不是打針這麼簡單,灌腸、通氣,以至於當初孩子爸爸抱著孩子心痛得大顆大顆眼淚掉,因為那確實已經超出了一個不夠一歲小孩的心裡承受範圍。

我明白不能再這樣去強迫他,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害怕打針,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於是為了解決孩子害怕打針的問題,我做了以下幾點預防措施:‍‍

  • 1.和孩子共情,告訴孩子害怕打針很正常,媽媽小時候也很害怕,但打疫苗是為了預防生病,對身體好,不然生病的時候就很難受了,所以媽媽雖然害怕但還是很堅強勇敢的去面對。不要以為孩子聽不懂就不去說了,孩子的理解能力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好。

  • 從孩子害怕打針到從容面對,我是這樣幫助孩子的

  • 2.告訴孩子打針會有一點痛,就好像從凳子上摔下來,屁股痛那樣,但一會就好了。(千萬不要為了哄孩子打針而騙孩子,孩子會有自己的疼痛感知,騙得了一次騙不了下次。)

  • 4.給孩子買一些醫護玩具,如果不打算買,沒關係,家裡的筆就可以當針管,耳機就可以充當聽診器。然後和孩子一起扮演打針的情景,爸爸媽媽可以扮演患者,孩子可以扮演醫生。這樣會讓孩子面對真實情景時可以保持放鬆。

  • 5.激勵孩子信心和勇氣,在每一次面對打針或者遊戲中,肯定孩子的進步,告訴孩子他的努力媽媽非常高興。

  • 6.帶孩子去打疫苗時,家長的心態一定要放輕鬆平和,情緒會感染,切莫把緊張的情緒帶給了孩子。

從孩子害怕打針到從容面對,我是這樣幫助孩子的

以下是成效,雖然故事並不如我們想象的順利,但是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我蹲下來,雙手拉著他的手,問:“我知道寶寶害怕,所以不敢上去對嗎?”打疫苗的地方在二樓。

孩子一直哭著:“媽媽,我不去,我不去打疫苗。”

我安慰他說:“好,我們先不上去,我們在這坐一下,媽媽陪著你,你要是害怕我可以抱著你。”

他說好,但卻一直止不住的哭,就這樣斷斷續續的哭了四十多分鐘。漸漸的哭聲越來越小。

我問他:“寶寶現在是不是不那麼害怕了?”

他說是。

我說:“那好,要不我們去二樓看看別的小朋友表現怎麼樣,你要是害怕,我們就坐在那裡靜靜的看,不打針,行嗎?”

他沒有猶豫的答應了,這一點很出乎我的意外。

我牽著他的手,一直走到二樓,他就像一隻受驚嚇的小兔子,找了一個最隱蔽的角落坐著,眼神恐懼但又好奇地看著其他小朋友,眼睛裡還掛著淚珠。

我看他不哭不鬧,就說:“寶寶在這等媽媽,媽媽去找護士阿姨問一下,好嗎?”

他說好。

過了一會,我回來的時候看到他又抽抽搭搭的,他看見我回來了,主動要求我抱著他。我抱著他,對他說:“寶寶不怕,剛剛媽媽去問過護士阿姨了,我說今天小亦很棒很勇敢,阿姨說打針的時候會輕輕一點,如果你還害怕,你可以抱緊一點媽媽,把頭埋在媽媽懷裡。”

這個時候的他,聽我說了以後就緊緊地抱住了我,緊的不能再緊,但他還是點了點頭。

大約過了半小時,到我們了,他始終在我懷裡緊緊抱住我,雙腳都是夾住我的狀態,但卻沒有哭,讓我分外驚喜的是從進去打針到打完針,他一滴眼淚都沒有掉,就是喊了幾聲痛,還主動要求把棉籤扔進垃圾桶裡面。前前後後打疫苗不過十幾分鐘的事情,我們用了超過一個半小時,但是他的變化讓我覺得非常吃驚。

我們常常責備孩子為什麼總是不聽話,卻很少反思自己不夠耐心,教育是不是立竿見影的,切勿把當下孩子的狀態當成了看成了結果,只要你不放棄,只要你等待孩子,孩子會給你一個最好的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