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急症用六神丸

內科急症用六神丸

內科急症的處理,許多醫家還是偏於用西醫的一些方法,本文介紹的是六神丸在內科急症的應用,希望能在臨床急救上,有一個更好的補充,同時也不忘記中醫的特色,並且堅信中醫急救的療效。

內科急症應用六神丸的探討

六神丸由蘇州雷誦芬堂創制,是一種著名的解毒消炎成藥。擅治咽腫、喉癰、白喉、癰疽、疔瘡等症。其實,它的適應症絕不止於此。

我們通過臨床實踐,認為它對熱病引起之休克及心衰、早期呼吸衰竭等危重證候有獨到之功,對於哮喘、冠心病、癌腫、白血病等症,亦有一定療效,確是倉卒救急的妙方,扶危拯脫的良藥。

一、方義探析

組成:西牛黃4.5克,麝香3克,雄黃3克,珍珠4.5克,蟾酥3克,冰片3克。

上藥分別研成細末,以燒酒化蟾酥,和勻為丸,如芥子大,百草霜為薄衣。

(100粒約重0.3克)

用量:成人每次10〜15粒。不可超過20粒。一日3〜4次,過量須防中毒。

方義:牛黃一味,《本經》早有記載,一直作為名貴的芳香開竅、清熱解毒、利痰鎮驚藥。它含有膽固醇、麥角固醇,並含丙氨酸等七種氨基酸,不僅有鎮靜、抗驚和強心之功,且有促使紅細胞新生的作用,所以日本醫家用作“強壯藥”。

蟾酥有很強的攻毒消腫、辟惡通竅、強心定痛之功。《本草綱目》稱其治“一切惡腫”,近年來發現它在組織培養的癌細胞、動物瘤模型及臨床應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癌作用,值得重視。

十分有意義的是,蟾酥的強心作用,與它能顯著增加心肌蛋白激酶活性有關,而對其它內臟蛋白激酶活性幾乎沒有影響,它沒有類似心得安一類的副作用。

最近由有關單位研製成功的“蟾力蘇注射液”,是用從蟾酥中進一步提取出來的有效成份之一“脂蟾毒配基”製成的新型急救藥,兼有興奮呼吸、強心、升壓的效應。

麝香有香竄透絡、開竅化瘀之功,它易分離出香味成份一一麝香酮,是一種揮發油,能使呼吸和心跳增加;本品少量可增進大腦機能,多量反而有麻痺作用;又能促進各腺體的分泌,有發汗和利尿作用。

世俗皆知麝香為散氣通竅之藥,而忽略其強心健腦作用,誠為憾事。

陶節庵以參、附、桂等品與麝香組成“回陽救急湯”,實有卓見。冰片一味,《本草綱目》稱其“通諸竅,散鬱火”,並能消腫止痛;其開竅回蘇功類麝香,但作用稍遜;主要用於溫熱病的神昏痙厥以及中風痰厥、中惡、卒然昏倒等內閉證候。

珍珠能鎮驚墜痰,它含有大量鈣素及多種氨基酸,與牛黃合用具抗黴菌之效。雄黃能解毒闢穢,它含有三硫化二砷,可以抑制巰基酶系統以影響細胞代謝。

諸藥配合,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強心安神、鎮痙回蘇之功。還應當提及的是,六神丸的藥物配伍是很精當的,藥物之間相輔相成的協同作用,使它能以很小的劑量獲得很大的療效。

例如:麝香配冰片其開竅回蘇作用增強,牛黃配麝香其強心作用增強;牛黃配蟾酥,抑制作用不僅不相互抵消,反而大大增強;麝香、牛黃合用,或麝香、牛黃、蟾酥合用,在抑制大鼠肉芽腫形成的作用上,均呈相乘效果。

三者合用,似以原方比例(2:3:2)作用最好。足見此方是經過千錘百煉而確定的。

二、臨床應用

1.熱病引起之休克及心衰

熱性病由於邪毒高熱消耗體液、損傷正氣,以致周圍循環衰竭,而出現休克,這是臨床上常見的一類危急重症。

如熱病併發心肌炎,或宿有心臟疾患,則易引起心衰,其症情更為嚴重。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說,熱病引起之休克或心衰是證情迅速加劇的徵兆,證候由實轉虛,最後演成“亡陰”、“亡陽”、“陰陽離決”的危局。

因此,在肺炎、乙腦、傷寒等溫熱病邪毒熾盛、高熱鴟張時,必須注意休克及心衰這一潛伏的危機,偶一疏忽,便足僨事。當高熱病人出現乍清乍昧、譫語等神志症狀時,必須提高警惕。

亦有熱病汗後、下後、清後,體倦不支,神由倦而漸昏,或鄭聲錯語,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均為休克或心衰之候。

這裡要特別提及的是診脈對休克及心衰的發現有特殊意義,因為心主血脈,脈者,血之波瀾也,若熱雖壯,而脈見軟弱,示心氣不足;脈見虛數,示心之氣陰兩虛;脈澀或結,示心氣不足,血瘀脈痺;脈代或散,示心氣大傷,病已危急。

總之,只要有休克或心衰之端倪,即當及早防範。

前輩醫家,對風溫一類重症,因其來勢兇兇,傳變迅速,極易傷陰劫津,喘閉厥變,有開始即用牛黃、珍珠、三鮮(鮮生地、鮮石斛、鮮沙參)者,大能截奪邪熱,阻遏病勢,防止“內陷”。

這些經驗,殊堪重視。須知熱病休克或心衰乃因高熱邪毒所引起,故強心必兼解毒,六神丸有“防”、“治”休克或心衰的兩重意義,值得參用。

近賢章次公先生認為:“六神丸並可興奮心肌與腦神經”。“熱病心力衰竭用桂附則人畏懼,用六神丸既能強心,又不遭謗”,故較為穩當。

例一

男,54歲患傷寒兼旬,熱勢纏綿,朝輕暮重,神志時明時昧,入暮則譫語囈喃,有時撮空,汗多肢冷,大便溏醬臭穢。苔厚膩,脈濡數,重按無力。

此邪乃亢盛,而正已虛餒,心氣尤感衰憊,時虞脫變,恰當清溫化溼,扶正強心並進。

太子參20克,蒼朮10克,苦參片15克,生地榆20克,石菖蒲8克,生黃芩12克,甘露消毒丹20克(包入煎),六神丸30粒(分三次吞服)。

按:藥後症情顯見穩定,神志轉慧,脈亦較振,守原方損益,調治旬餘而瘥。

2.早期之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病入極期所呈現的十分危重的證候,屬於“喘”、“脫”範疇。《直指方》說“汗出發潤而喘者為肺絕”,“汗出如油而喘者為命絕”。這些論述與此證極為相似。

病變至此,往往既可見氣營俱損、肺腎氣絕的正虛惡候,又可見邪熱瀰漫、痰涎壅盛、氣機窒塞的邪實證象。

此時正不勝邪,患者缺氧嚴重,形成惡性循環,促使呼吸衰竭加重;現代醫學應用脫水劑、呼吸中樞興奮劑、吸氧、插管等搶救措施,有較好的作用。

關於中藥的應用,扶正則礙邪,同時緩不濟急;若予清熱滌痰之劑,又恐邪未去而正先脫。

斯時唯有通神明、開機竅、興奮中樞、強心升壓,始克有濟。六神丸對早期之呼吸衰竭有一定的效果。

例二

男,5歲。暑溫閉證,面色蒼白,昏迷驚厥,唇指發紺,逐步加重,呼吸困難,節律不整。

此乃乙腦極期,將出現呼吸衰竭之徵。苔厚膩,脈沉細而數。

按:連服兩次後,呼吸困難好轉,節律已整,次日漸趨穩定,調治而愈。

3.哮喘(包括慢支喘息型)

哮喘一證,概言之,可分虛、實兩候。虛證多由腎不納氣所引起。此證若反覆發作,往往虛實互見,很難截然劃分。

如心腎不足之人,痰濁內蘊,一觸外邪,肺胃失順降之職,腎氣即為奔逆,於是哮喘發作,咯痰不爽,兼見心慌、氣急,甚則自汗淋漓,必須宣肺開閉,溫陽鎮逆兼施。

六神丸服後可以迅速頓挫其喘逆,俟喘定後再行隨證調理。

例三

女,61歲。患哮喘已近二十載,入冬為甚,作則喘促不能平臥,冷汗淋漓,形神困憊,苔薄質淡胖,脈虛大,重按無力。此肺腎兩虛,氣失攝納之重候,有腎氣竭絕之端倪,亟當溫攝納氣。

①六神丸每服15粒,一日三次。

②黑錫丹每服5克,一日二次。

按:服後喘促即見好轉,冷汗漸斂,翌日哮喘已定,改予溫肺補腎之湯劑,調理而安。

凡屬哮喘發作,喘逆不平者,六神丸均可服之。

4.冠心病

六神丸具有較好的強心止痛之功,所以亦可用於冠心病之心絞痛較劇之證。日本有“救心丹”用治冠心病,即系以六神丸加減而成,被譽為“心臟靈藥”。

其方為:麝香、牛黃、蟾酥、熊膽、犀角、珍珠、人參、龍腦。

他們認為該藥:“作用於心室,使心臟活動更加旺盛,一方面擴張冠狀動脈而使心臟之營養狀態轉佳,同時更進一步促進新陳代謝而活化細胞組織,助長各器官之機能,加強心臟而使身體全體在不知不覺之間增進健康”。

用於“心臟不適(心跳、氣結、暈眩、呼吸困難、心絞痛、心肌梗塞)、盜汗、關節疼痛、胃腸不安以及偶因過於劇烈之運動,突然之驚愕、食物中毒、中暑、暈眩、腦貧血等不測之事故發生而至人事不省時”。

救心丹系六神丸去雄黃,加人參、熊膽、犀角而成。

人參補益心氣,熊膽清熱鎮痙,犀角涼血解毒,諸藥相伍,扶正、強心、解毒、化瘀,面面俱到。

但我認為冠心病如病程較長,往往虛實互見,似宜疏養結合為妥。在這方面,救心丹還是值得借鑑的。

例四

男,59歲,近數年來,心區經常憋悶而痛,勞累、拂逆或天氣陰沉時,易致誘發。確診為冠心病心絞痛。頃以情緒激動,突然劇烈心絞痛,四肢厥冷,苔白質紫黯,脈微欲絕。

此心陽衰微,心脈閉阻,陽虛欲脫,有“心肌梗塞”之趨勢。

急用六神丸15粒,並予獨參湯緩緩飲服,服後疼痛即有所緩解,10分鐘後,續服10粒,心絞痛即定。

個人在臨床上也曾多次試用,六神丸每服10粒,一日三次,對腫瘤有較好的止痛作用,這方面值得進一步探索。

六神丸具有強心、調節冠狀動脈、升高血壓、抗炎抗癌(抑制細胞代謝)、抗黴菌感染及抑制血管通透性等多種複合作用。

但其中蟾酥用量如太大,可致心臟、呼吸麻痺而致死,所以使用劑量要控制,不可過量。

據報道有初生兒服六神丸以除胎毒而引起中毒者,已數見之,故不可不慎。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