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羡鸳鸯不羡仙”酒中鸳鸯你了解吗?

酒有酒的色香味,器有器的材质形。酒与酒杯搭配的好,其韵味相得益彰,酒与酒杯不相称,其滋味难免大打折扣。

有人对酒了如指掌,却偏偏对酒器不求甚解,有人对酒器如数家珍,却偏偏对酒不解风情,酒与酒杯的缘分如何,还得看《笑傲江湖》中的酒界鸳鸯谱。

玉碗盛酒色,夜光衬玲珑

“玉碗盛来琥珀光”,酒洒入玉碗之中,酒色陡然长了三分。待月影映入玉璧,酒花荡荡,宛如凌波仙子,翩翩而舞,让人流连于琥珀光中,缠绵忘返。若是月下举杯,还需用玉杯来衬景!

“只羡鸳鸯不羡仙”酒中鸳鸯你了解吗?

汤沟酒业 鸳鸯

“葡萄美酒夜光杯”,鲜红之色的葡萄美酒娇艳诱人,虽妩媚妖娆然豪气不足。若是用夜光杯呈葡萄酒,酒入杯中,酒色登时与鲜血无异,酒入豪肠,万丈豪情也能凌云而起。若从酒杯一旁细眼观之,杯中玲珑可见一斑,也能满足不少人的浪漫之情。

青铜大斗配英雄,百草霏霏雕古藤

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高粱酒作为酒界的元老,自然要与上古神器相配。古香古色的高粱酒滑入青铜酒爵,以手相遮,恭谦相敬,继而仰面豪饮,虽身在今宵,然思穿千古,俯仰之间自不失千年以来的酒文化传承。

“只羡鸳鸯不羡仙”酒中鸳鸯你了解吗?

汤沟酒业 鸳鸯

米酒,其味虽美,但是味道淡薄,让饮者自觉少了些许气势。用大斗饮酒,恰好将这种瑕疵弥补的天衣无缝。舀得半斗米酒,两人斗斗相碰,酣畅淋漓之时,嘴角残酒未干,亦不失一种英雄相惜的气概。

“只羡鸳鸯不羡仙”酒中鸳鸯你了解吗?

汤沟酒业 鸳鸯

百草酒,以草色草香化入酒中,酒气霏霏,更让人想入非非,酒杯交错之间,让人忽而感觉“草色遥看近却无” ,又忽而深感“浅草才能没马蹄”。饮百草酒当用古藤杯,浑然天成的草本,再加精雕细琢,更能增加酒的芳香之气,使饮者如临春郊,未饮先迷。

换盏趁琉璃,鸳鸯羡玻璃

“青旗沽酒趁梨花”,仿佛青翠欲滴的琉璃杯与梨花酒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青色与梨花酒相称,使得梨花酒精神抖擞更能摄人心魂。酒入琉璃杯,泛起如珠细泡,如翡翠丛生,让人倍加珍惜。趁着金风玉露,举着琉璃杯,品着梨花酒,这种感觉自然胜却人间无数滋味。

“只羡鸳鸯不羡仙”酒中鸳鸯你了解吗?

汤沟酒业 鸳鸯

“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确,这些小说中成双成对的酒鸳鸯的确令人羡慕。社会的快节奏已经让我们无暇将生活精致处理。玻璃杯独占鳌头,将形形色色的美酒批量处理,然后送入人的肚肠,塑料杯、纸杯各分秋色,不管酒的种类如何,一手包办,瓷杯虽好,却也不分酒的青红皂白,尽数收入囊中,酒与酒器,似乎分离,恩爱千年的鸳鸯也渐渐形单影只。

“只羡鸳鸯不羡仙”酒中鸳鸯你了解吗?

汤沟酒业 鸳鸯

然而小说中的酒器终究是可望不可及,可这也为我们饮酒选择酒杯提供了思维。若是酒清淡,则酒杯应该淡雅,若是酒浓烈,则酒杯应该雄奇,酒的气韵不同,所搭配酒杯的气质也应不同。若是酒色鲜艳,则酒杯应助酒显露这份华丽,若是酒色清澈,则酒杯应助酒蕴藏这份淡泊,酒于酒杯应该锦上添花,酒杯于酒应该如虎添翼。

“只羡鸳鸯不羡仙”酒中鸳鸯你了解吗?

汤沟酒业 鸳鸯

酒杯的选择也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如需豪饮,则用大杯,如需小酌,则用小杯,顺应环境变化,才是酒与酒杯心有灵犀的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