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有这样一群奇葩,挨打也能当做光荣?

明朝的文官一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总是存在一些奇葩,做一些奇葩到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例如,他们觉得被打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在明朝有这样一群奇葩,挨打也能当做光荣?

举个例子,嘉靖皇帝继承皇位的时候,朝廷中那群老古董认为,嘉靖皇帝是“过继”过来的,他应该作为明孝宗朱祐樘的儿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弟弟来继承皇位,所以要把自己的生身父母亲认作叔叔和叔母。说实话,这其实是有点仗着所谓的礼节欺负人的,聪明如嘉靖,当然是不愿意。

在明朝有这样一群奇葩,挨打也能当做光荣?

所以,这起关于尊位的闹剧,一直延续了三年,战斗到最后嘉靖才勉强取得胜利。在这三年中,嘉靖皇帝和大臣之间,发生了各种冲突,其中最大的冲突就是一次由杨廷和的儿子杨慎挑起来的“大礼议”事件。

在明朝有这样一群奇葩,挨打也能当做光荣?

嘉靖三年,在那次事件里,杨慎作为经筵讲官,在下早朝之后,怂恿百官到皇宫前示威。嘉靖皇帝派出太监再三劝告不成,最后还发展成了两百号人跑到皇宫前大声哭嚎,所谓“憾门大哭”,那个架势,大有死了父母或者死了天子的模样。

在明朝有这样一群奇葩,挨打也能当做光荣?

嘉靖忍无可忍,决定让锦衣卫把这些人都抓起来。当然,他怕抓少了,有漏网之鱼,所以让这些官员都把自己的名字写下来。

接下来,好玩的事情就发生了——这些官员把无私奉献精神发挥到极端,他们不止争先恐后地在锦衣卫抓人的小本本里记下自己的名字,甚至还把自己不在场,未参与哭嚎事件的亲朋好友的名字也写下来。他们觉得,做这种事情,其实是光宗耀祖的,可以让自己脸上有光。

在明朝有这样一群奇葩,挨打也能当做光荣?

写名字容易,但要承担后果就比较痛苦了。后来锦衣卫按着小本本上的名字去抓人,发现在场的有两百来号人,但抓起来却多出了好多人。

然而,没办法,有名字的人就得接受廷杖,也就是打屁股。

这是明朝最大规模的廷杖,而且打的还是文官。在这场廷杖里,这些平日不苟言笑的文官在众人面前露出白花花的屁股,记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明朝有这样一群奇葩,挨打也能当做光荣?

到了今天,我们且不去讨论嘉靖到底应不应该认自己的父亲为父亲,但我却很佩服这群一根筋的奇葩,因为我始终觉得,他们至少坚持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很多时候,一个朝代的统治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群认死理的人。

在明朝有这样一群奇葩,挨打也能当做光荣?

所以,与其说他们“奇葩”,不如说他们有骨气。这种文人的气节,不是区区廷杖、贬谪、罚俸禄能够吓到他们的。认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不惧怕权威并为之坚持,也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在明朝有这样一群奇葩,挨打也能当做光荣?

很多人不理解夏言为什么明明知道会失败还是要去弹劾严嵩,也不理解杨继盛为何要坚持上书,黄子澄为何明明知道朱棣会打进京城还是要留在朱允炆身边,他们觉得这样白白牺牲很可惜,但我觉得,这是一种文人的气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