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情怀餐饮店为何竞争不过街边连锁小吃店?

匠人情怀餐饮店为何竞争不过街边连锁小吃店?

家附近一家开了20多年的小面馆听说要关门了,老板今年快80了,是真做不动了,儿孙也不想做这个吃苦的买卖,老爷子只好关门,颐养天年了。

这个小面馆神奇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20年只涨过两次价,另一个是厨房找不到什么鸡精味精,纯筒骨+鳝骨+鸽子架熬汤,只加盐,料酒,做简单调味,味道鲜纯,老少皆宜。

周围街坊邻居都很喜欢这个小店,价格实惠,味道好,经常饭点的时候是门口排队。

但就这么一个符合老百姓需求的面馆还是开不下去了,一个是老板年纪偏高,身体吃不消,另外,房租和人力成本不断增加,利润越来越少。

老板自己也说过,这个面馆如果价格也涨到像大商场里20多到30几块钱一碗的话,估计周围邻居就不会来了,毕竟都是居家过日子的,

另外一直没开分店的原因,是老板对品质要求很高,别人不会像他这么用心,坏了招牌,宁愿不做。

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路边的奶茶,鸡排,炸鸡等连锁小吃店,一样面临高房租和人工的压力,食材还是没有这么健康和新鲜的,但人家怎么就可以开出几十家,上百家的规模?

还有现在很多只做纯外卖的餐饮品牌,什么粥店,什么炒饭店的,单品牌居然也可以有200-400家的规模。

难道他们有什么秘籍吗?

鹏叔个人觉得,这些不起眼,甚至餐品也不是主打健康的餐饮品牌,之所以能野蛮生长起来,还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 他们的顾客群很聚焦,主要针对20几岁的年轻群体,这部分群体要求不高,但消费频次高,在意口感味觉,不关心什么健康新鲜话题;

二、 品牌在取得初步市场认可后,以低门槛,例如1-2万的加盟费,快速开放加盟,短期内追求开店数量,形成规模效应,让人觉得几乎每个街口都有他们的店;

三、 采取自然淘汰法则,一些不合格的加盟商,让市场淘汰他,再招新人来顶替,所以关门的加盟商也不少,只不过基数大,加上后续的加盟商上来快,所以并没有察觉他生意不好,开店总数是不断上涨的,然后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加盟。

而我们传统的餐饮老店,就靠老板一家在慢慢积累和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远远落后,而且客群也以中老年为主,年轻人比例很少,逐渐被边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哪怕他食材很好,价格也实惠,但注定没落,

因为小年轻消费者首先考虑的不是便宜实惠。

很难说这是劣币淘汰良币的结果,因为当初那些看着脏乱差的小店也通过不断品牌形象升级,餐品的迭代,供应链的配套完善,逐渐正规化,再拿到融资的话,说不定下一个餐饮巨头就会诞生,没人在意出身,只在意是否顺应时代和消费者需求。

无论如何,还是感谢那些曾经带给我们无限回忆的餐饮老店,希望他们珍重,可以一直坚持自己的风格,还可以赚到足够的利润而运营下去,让我们的餐饮选择可以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