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反复咳嗽?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反复咳嗽?怎么办?

天冷,霾重,病人多。

今年冬天,病人特别多,11月初病人一下子增上来,令人猝不及防。病人不仅多而且都比较重,肺炎,严重喘憋、高热不退、反复咳嗽的孩子都特别多。

孩子肺炎、毛细病情重家长急,而病情不那么严重,但反反复复没完没了的咳嗽也够家长忧心忡忡了。我后台留言无数的都是说孩子怎么咳嗽老不好,咳嗽好了又反复怎么办?因为情况比较复杂,不能用一句两句讲清楚,这类问题就一律没有回复。写一篇比较完整的文章给大家,可以先将自己孩子的情况大致归归类,在相关的原因下找到解决方案。

到底有哪些原因让咳嗽好好坏坏,没完没了?家长们又该怎么办呢?

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反复咳嗽最常见的原因。秋冬季,干、冷的空气会降低人体的呼吸道自身抗病能力,全身免疫能力也相应较低,因此呼吸道感染开始增加。而随着呼吸道感染者的增加,感染源也在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也在增加。

经常有小朋友感冒咳嗽刚好,送到幼儿园不到一星期就又开始咳起来。这是由于孩子疾病刚好,免疫力比较弱,而小朋友中很多带病去幼儿园,交叉感染,造成再次咳嗽。

也有小朋友刚好,妈妈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比如购物中心、电影院、餐厅,期间没有良好的通风,但人口稠密,患病人群夹杂其中,造成再次感染再次咳嗽。

还有小朋友,疾病刚刚减轻,立即开始上课上补习班,甚至一边咳嗽一边游泳、滑冰、考试。如果孩子生病了,这些就应该都不再那么重要,要积极休息,而不是积极学习。

有的家长总担心抗生素的副作用,抗生素不按疗程服用,或者自行减量停药。虽然这样的家长相对不多,但也是有的。

怎么办:

冬季呼吸道感染完全避免不太现实,尤其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机场反复生病发热咳嗽,但注意下列事项是可以减少发生的:

  • 患病时最好家中养病,不要带病上学上幼儿园,这既不利于自己恢复,也容易传染给其他的小朋友。

  • 病初愈,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少去或不去。

  • 大鱼大肉不吃或少吃,温热性水果如芒果、大樱桃不吃,干果类少吃,有些孩子要控制甜食。

  • 多饮水,每日排便。

  • 每日早晚冷水洗脸,锻炼对寒冷的耐受能力。

  • 天冷风大天气刚刚出门时戴口罩,减少寒冷空气的直接刺激。

  • 保证每日的休息,孩子现在体力锻炼太少,各种社交活动太多。需要减少孩子外出就餐聚会、各种party到深夜,天南地北飞行旅游。

  • 按要求抗生素用够疗程。

孩子咳嗽时间长,家长观察要细心,是持续每天咳嗽,还是停个3-5天又咳嗽,不要到医生那里就说咳嗽2个月了,间断一周又咳嗽则反复感染的可能性大,不间断每天咳,医生就会考虑另外的情况。

当您的孩子咳嗽有下列特点:

  • 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3周,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

  • 痰少。

  • 运动后咳嗽加重。

  • 用缓解哮喘的药物可使咳嗽发作缓解。

  • 追问病史往往有家庭成员有类似发病或有过敏性疾病。

当有上述病史时,则考虑过敏性咳嗽或咳嗽变异性哮喘。

如果咳嗽一缓解就停药,容易造成咳嗽反复不愈:即咳嗽刚好一点就停雾化,停雾化后咳嗽又很快加重,再雾化。其实,这样咳嗽迁延的时间会更长,雾化吸入的药物反而更多。

怎么办:

  • 不要自行决定停药,切切!

持续刺激因素存在

临床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的咳嗽明显好转,觉得病已经好了,孩子的咳嗽却突然又加重,咳嗽的非常频繁,家长不明白原因,会比较忧虑和紧张。

有哪些刺激因素造成咳嗽:

  1. 雾霾天气:不多言,全是眼泪。

    建议:如有条件选择变更居住地:飞到温暖湿润无霾的南方(羡慕)。但多数家庭因为工作、上学等各种因素只能留在原地。那就变更小环境:室内空气清新或外出时戴有滤过作用的口罩吧。

  2. 寒冷空气:咳嗽减轻,到室外受到干冷的空气刺激,尤其大风天,常会诱发非常剧烈的咳嗽。尤其是气道敏感或哮喘的初愈患儿更容易发生。

    这种情况如带孩子外出,要戴口罩,避免寒冷空气直接、强硬的刺激。

  3. 剧烈运动:孩子咳嗽刚好些,在家憋了好几天,出去疯跑一阵子,回来晚上又咳个不停。

    建议:孩子疾病刚恢复的时候,不要让孩子立即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不要着急让孩子迅速恢复运动课程比如跑步、滑雪、滑冰等。运动可以,需要循序渐进。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这是一个家长有点陌生的疾病。

多见于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各种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腭扁桃体和(或)增殖体肥大、鼻息肉等上气道疾病均可能引起反复咳嗽。

咳嗽以晨起或体位变化时明显,伴有鼻塞、流涕、咽干并有异物感和反复清咽等症状。查体可见咽后壁滤泡明显增生,有时可见鹅卵石样改变,或见黏液样或脓性分泌物附着。

其他原因引起的反复咳嗽

反复咳嗽的情形比较复杂,家长先从上文中找到可能的原因,按建议操作,如仍反复咳嗽不愈,一定复诊再看医生,请医生做甄别,以免延误疾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