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黃顙魚想賺錢?選擇哪個品種很重要

歷經2014年黃顙魚(廣東稱黃骨魚,江浙稱昂公魚、汪刺魚,四川稱黃辣丁)的養殖高峰期,2015年整體價格不理想,造成2015黃顙魚魚苗投放量明顯下降,甚至一度出現下苗斷層的局面。2016年,珠三角市場的黃顙魚整體存塘少,規格魚6~8兩的舊魚,早經絕跡;4.5兩--5.5兩的新魚供應也極為緊張,魚價一路高企。黃顙魚價格大好,不少養殖戶賺到了錢,但養殖普通黃顙魚的劣勢(產量低,養殖時間長,賣價低等)越發明顯,繼續養殖黃顙魚的養殖戶,都紛紛轉投放全雄黃顙魚魚苗及雜交黃顙魚魚苗。

養黃顙魚想賺錢?選擇哪個品種很重要

黃顙魚

普通黃顙魚、全雄黃顙魚 、雜交黃顙魚,投苗怎麼選?

病害:近親易得病;頻用藥易產生抗藥性。

長勢:雄魚比雌魚個體大且生長快;瓦氏黃顙魚比普通黃顙魚個體大且生長快。

養殖週期:1年養1批(下水花)還是2年養3批(培好粗苗下塘)?

餌料係數:母魚吃料不長?餌料係數越低肯定越賺錢 。

產量:產量越高,成本越低?

運輸:不耐運輸,魚販不積極,缺貨時找你,不缺貨不鳥你。

起捕:難捕撈,除了費用大,還會影響魚的質量

市場:養市場好賣的。

賣價:魚個體越大,價格越好。

歸根到底,還是迴歸效益,能不能賺錢!能幫你賺錢的品種,才是好品種!

黃顙魚3個品種的優劣比較

品種一:普通黃顙魚

繁殖類型:自然繁殖或人工繁殖,近親比例高

生長速度:雌雄各半,生長速度比較慢

優點:種苗便宜

缺點:養殖週期長;抗病能力低 ;不易捕撈;不耐養不耐運輸

體型及體色:體型及顏色與野生魚一樣;體青黃色,具不規則的綠黃色斑帶紋

肉質及營養:黃顙魚肉質鮮嫩,營養價值高;肉潔白而且結實,口感好

市場:銷售遍佈全國,市場成熟

品種二:全雄黃顙魚

繁殖類型:YY魚(通過素性逆轉技術,雌核發育產生的超雄黃顙魚)與普通雌性黃顙魚配對

生長速度:雄性率達98%,生長速度比較快

優點:成魚整齊,身材好,毛毛魚少;成魚價格比普通黃顙魚稍高(因為大魚層數高);有效避免近親,病害少;比較耐運輸

缺點:苗成本較高;不太易捕撈;投苗密度過密,易造成魚炮頭不大

體型及體色:體型及市場與普通黃顙魚一樣;而且因沒有雌魚(大肚子魚)比普通魚更受歡迎

肉質及營養:與普通黃顙魚一樣

市場:市場與普通黃顙魚一樣成熟,而且比普通黃顙魚好賣,耐運輸

品種三:雜交黃顙魚

繁殖類型:瓦氏黃顙魚(江黃顙)的雄魚與普通黃顙魚的雌魚雜交配對,無近親

生長速度:遺傳了瓦氏黃顙魚的基因,炮頭大,長速快

優點:抗病能力強,杜絕近親, 養殖週期短, 性成熟週期長;耐運輸

缺點:苗成本較高;體型魚普通黃顙魚有點區別,部分市場未能接受

體型及體色:與普通黃顙魚比,體型差別不大,認真細看才可分辨:頭部扁平,嘴巴呈現稍大的扁圓型,嘴稍尖;須更長;尾端稍長;背肉及尾肉較厚;體色上,綠黃色斑帶紋沒有普通黃顙魚明顯

肉質及營養:集瓦氏黃顙魚與普通黃顙魚兩者的優劣,肉感厚,肉質與營養均衡,口感一般

市場:雜交黃顙魚,市場接受程度不一。四川,江浙,湖北,江西,東北,福建等省份都比較接受;但廣東多年前推廣過,市場反應不熱烈

備註:

黃顙魚生長速度較慢,常見個體重200~300g。黃顙魚雄魚一般較雌魚大,雄魚可達300--400克,雌魚只有30-100克;而黃顙魚雄魚的長速明顯比雌魚快。

瓦氏黃顙魚又名江黃顙,分類上隸屬於鯰形目,鱨科,黃顙魚屬,灰黃色,不具普通黃顙魚的綠黃色斑帶紋。通常瓦氏黃顙魚的成體比黃顙魚大三倍以上(最大2--2.5斤),生長速度快2.5倍左右,抗病力比普通黃顙魚強。

黃顙魚與瓦氏黃顙魚都具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少肌間刺等特點,但黃顙魚肉潔白而且結實,味更鮮甜;瓦氏黃顙魚肉粗且肥軟,口感一般。

雜交黃顙魚的頭部扁平,嘴巴呈現稍大的扁圓型。

而全雄黃顙魚就和普通黃顙魚一樣體長,腹平,體後部稍側扁;頭大且平扁,吻圓鈍,口大,下位,上下頜均具絨毛狀細齒,眼小;須4對,大多數種上頜須特別長;無鱗;背鰭和胸鰭均具發達的硬刺,刺活動時能發聲;脂鰭短小;體青黃色,大多數種具不規則的綠黃色斑紋;各鰭灰黑帶黃色。

普通黃顙魚經過多年人工繁殖,易交叉近親繁殖,所以病害多,易病變。

全雄黃顙魚適當減低放養密度,適時分塘,可以解決炮頭不大問題。

雜交黃顙魚,多年來在廣東一直推廣不開,可能與廣東不青睞瓦氏黃顙魚有關係?但是,今年雜交黃顙魚備受熱捧,廣東的市場可能會被打開。

總結

看了這麼多,還是不知道怎麼選?

依我的觀點,普通黃顙魚會慢慢淡出市場,即使市場對小黃骨(8錢到2兩)有需求,養殖戶可以把全雄魚苗投放密些(保證一定產量)養到2-3兩頭就銷售。

從今往後,全雄黃顙魚以及雜交黃顙魚必定是養殖主流。針對不同地區的市場要求,養殖戶可以搭配的養殖全雄黃顙魚以及雜交黃顙魚。例如:湖北、湖北、四川、江西、安徽、蘇北等市場銷售1.5--4兩的成魚比較多,這些地區適宜多養殖全雄黃顙魚;廣東、江浙、福建、上海、北京、天津、廣西、東北等市場要銷售3-6兩的成魚比較多,適宜多養殖雜交黃顙魚。江浙及廣東作為中國養殖黃顙魚的兩大區域,廣東現在主要養殖全雄黃顙魚,可以養殖部分雜交黃顙魚;而江浙,雖然比較認可雜交黃顙魚,但應多養殖點全雄黃顙魚。

更有養殖戶混搭養殖黃顙魚,如何混搭?全雄黃顙魚與普通黃顙魚,各投放一半的種苗養殖;或者全雄黃顙魚與雜交黃顙魚,各養一半。這樣,能把全雄黃顙魚及雜交黃顙魚的優勢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