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店猖獗,鹿角巷「被逼」改名並花重金買斷品牌商標

2017年9月,鹿角巷在上海開業,這是它在大陸的首家門店。今年3月,利用抖音短視頻的宣傳效應,打響了鹿角巷的名聲,使其成為了一家當之無愧的網紅店。

可成為網紅後,鹿角巷接著面對的就是大規模的“複製店”出現。為了還消費者一杯真正的“黑糖鹿丸鮮奶”,鹿角巷宣佈更名為“鹿角戲”,並加入了這場“品牌商標保衛戰”中。

◆◆◆◆◆

打假路上的“鹿角戲”

大範圍的產品複製,層出不窮的山寨品牌,讓網紅店們苦不堪言,鹿角巷也沒有逃過這場“山寨危機”。為了斬草除根,鹿角巷索性直接改名為了“鹿角戲”,並重金購買下“鹿角戲”所有的商標,以免以後因商標帶來不必要的紛爭。

山寨店猖獗,鹿角巷“被逼”改名並花重金買斷品牌商標

其實,鹿角戲這次改名也是出於多個方面的原因:

1.給山寨品牌“示威”

鹿角戲在改名的同時,還開了一個品牌發佈會,並宣佈將會和山寨品牌對抗到底,這其實也有著一種示威的作用在裡面。

據透露,鹿角戲還要特別成立一個“打假團隊”,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團隊將會首先利用人工統計、客戶舉報、大數據追蹤等手段排查在全國範圍內的山寨版鹿角巷。

2.“正面”打假難度太大

其實,一般的網紅餐飲品牌,在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選擇“正面出擊”的。

山寨店猖獗,鹿角巷“被逼”改名並花重金買斷品牌商標

正面打假聲勢太大,耗時極長,且需要大量人力、財力支撐的行為,最後的結果往往會得不償失。

所以,鹿角戲決定直接更名,這樣的做法也是為了將其他山寨店“清零”,以一個全新的品牌形象重新啟航。

◆◆◆◆◆

網紅店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品牌

在餐飲業,山寨品牌就像是有一種頑強的“生命力”般,頗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風範。那麼,面對這個“強大”的對手,餐飲品牌們又該如何拿起武器奮起反抗保護自己的權益呢?

1.增強商標意識

不少餐飲品牌在剛進入市場時,一來是時間不夠二是商標意識不強,所以對商標維護這方面不太看重,這樣就很容易被山寨品牌鑽空子。

就拿網紅糕點鮑師傅來說,他們只給“鮑師傅”這個名字申請了糕點行業的商標,卻不想另一個山寨品牌就看中了這點,申請了一個餐飲行業的“鮑師傅”商標。

山寨店猖獗,鹿角巷“被逼”改名並花重金買斷品牌商標

還有2008年成立的綠茶餐廳在2012年被山寨了之後才想起註冊商標。這些“血的教訓”都是在警告著各個餐飲品牌,不要光想著如何賺錢盈利,品牌商標其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2.提高品牌勢能

也可以說是給品牌形象升級。

鹿角戲選擇在更名的同時對外宣佈自己已將品牌進行了多維度的升級,這也是對抗山寨的一個手段。它是在通過自身行動告訴山寨者們:“咱們品牌已經升級了,如今已不是你想學就能學的。”

當品牌擁有持續的創新能力和出色的運營能力時,營銷、門店空間設計等方面都會讓山寨者表示模仿不來。

山寨店猖獗,鹿角巷“被逼”改名並花重金買斷品牌商標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被山寨店纏身的喜茶,現在他們早已將門店裝修升級,推出了各種風格的高端形象店。這樣的風格即使山寨店想模仿,成本也跟不上了。

3.抓住市場動態

很多網紅店擴張速度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快,而當它們真正想開始在全國擴張時,卻發現已經到處都是山寨店了。也就是說,直營慢擴張的發展模式在無形之中為賺快錢的山寨者預留了足夠的成長空間。

比如鮑師傅雖然在全國擁有很多粉絲,可真正的直營店卻非常少,目前門店的數量都是今年才漲起來的。有趣的是,成都的鮑師傅直營店對面就有一家山寨店,可見其猖獗程度。

所以,如今的餐飲網紅店在在創立之初就要考慮到直營與招商門店之間的平衡,以確保市場動態。

如今,利用網紅品牌的名氣快速複製賺快錢已經成為山寨店的新套路。這就需要各餐飲品牌一起“反套路”,樹立商標意識,讓山寨店無法趁虛而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