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內涵到底是什麼,應該從哪裡著手研究?

擁抱大地奔向天

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探討學習!

《道德經》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都是在闡述道。而第三十七章中“通常無為而無不為”這八個字是對“道”的一個高度總結。也可以說是《道德經》的核心。在老子看來,道的特徵是自然無為,無為的方法論所達到的結果是無不為。

《道德經》中共有十章提到了“無為”二字,而無為包含了四種境界:

1、順應自然: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這裡講的“無為”就是發自內心幫助萬物自然發展;

2、無為謙下:老子認為人類如果能夠做到順應自然的無為和不言之教,就沒有失敗,腳踏實地做好當下每一件事,就不會有損失;

3、無為自化:老子闡述了“有為”和“無為”的兩種世界觀產生的不同人生結果。老子強調“無為”之人雖做事方正,但不強硬銳利;雖剛正不阿,但不會放肆凌人;雖光明磊落,功德巨大,但沒有刺眼的光芒;所以,老子強調的“無為”是為了達到自化自治的能力。

4、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中無為,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看起來無所作為,實際上無所不為。這種“無為”是一種最高領境界的領導藝術;以“不言之教、無為而治”的方式處理事情。

宇宙的大道無為,能使宇宙和諧有序的自然運轉;領導者無為,是合乎自然法則的社會法則,使家庭、企業、社會和諧安定;而人的無為,是合乎自然法則的生命法則,使生命健康、快樂、幸福;

宇宙、家庭、企業、社會、人生是“實”和“有”;自然法則、社會法則、生命法則是“虛”和“無”;實與虛,有與無是辯證統一的,欲治實於有,必守虛於無,自然法則是永恆不變的。

所以,無為是指不妄為,不亂做,不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而是按照自然法則的整體觀和和諧觀來做。無為是前提,無不為是結果。大道之性是無為的,道生養萬物,主宰宇宙;道是最簡單純樸的真理;老子的無為是極其奧秘智慧的,也是《道德經》的和諧內涵。

我們該如何著手研究,很簡單:我們學用《道德經》的方法,就是不要把問題想複雜,刪繁就簡是最容易直達核心的。

以上淺薄的認識是我對《道德經》內心的理解,希望大家指正補充,一起學習探討!


國學智慧書院

《道德經》的內涵就是“佈道”,當然此“佈道”並不是宗教的,其實質就是向人們宣講什麼是“道”,它的本質屬性有哪些,它有哪些價值和意義,怎麼樣在治國理政中和現實生活中遵循“道”,運用“道”。

一、什麼是“道”

“道”就是路,是有形的路也是無形的路,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各式各樣的路。比如公路、鐵路、航路,當然還有馬路、羊腸小路;比如不同動物專門挑選走的路,哦你可別下套子喲;比如衛星運行軌跡,比如地球繞太陽運行軌跡;比如電路,比如化學反應規律,人們用方程式來描述這個“道”;比如人初生到死亡的過程、萬物生長的過程;比如國家治理或建設的整體思路等等等等。

概括起來就是:“道”本來是看得見的物體運行的路,也是供人行走的路,是客觀事物運行因循的軌跡;同時又是看不見形、聽不著聲、品不出味、觸不到體的抽象於物質的潛在軌跡,還是人們對客觀事物運行軌跡的大致的經驗的認知,是應該取法依據的而不應該違背和對抗的動態的行事原則。

二、“道”有哪些屬性

首先“道”具有“樸”和“大”的屬性。“樸”本來是未經加工的原木,是棟樑之材,用來比喻像未經加工的原木那樣純粹的品質。《道德經》中的“樸”是自然的,合於“道”的,像未經加工的原木那樣純粹的品質,是宇宙的本真,是原始的質樸,是清淨無為素樸無華的境界,它揭示了“道”的重要的本質的屬性。它“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表現了“道”的普遍性動態運行特點。正因為“道”具有了這兩個屬性,所以它“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存在於立體的360度周天。

第二,“道”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嗅之無味,搏之不得。它混然而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不為外物所動,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它“衣養萬物”,所以“可以為天下母”。

第三,“道”衝,依道而行感覺不那麼圓滿,“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它“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它“惚兮恍兮”,“窈兮冥兮”“綿綿若存”“繩繩兮”不可名狀。

第四,“道”法自然,具有無為而無不為的屬性,相反相成,互相促進,對立統一。

(未完待續)


陳廣逵

《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也就表明了,道不可說,一說即錯,或者可以說出來的道,已經不是本身的那個道了,已經發生了變化。因為我們以極性的語言,沒有辦法表達無極性的道。

為什麼這樣講呢?

因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與儒家的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相同。

道與無極是同樣的意思,無極即是道,道即是無極。從無極的道生成無極性的隱極性一的狀態。一的狀態也就是太極的狀態,太極轉動產生兩儀,即陰陽也。由陰陽相合而相生萬物,也就是這裡的四象,八卦等。

我們知道道是不變的,可變的道不是本質上的道,這個就像鏡子可以現一切相,但是鏡子本身不會隨著所現的相而發生改變。這個就是道的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道由無極性的無為狀態,生成有極性的萬物的陰陽狀態,即德。

德者得也,也就是得到的意思。我們只有明白其實的道理,我們才可以真正的得到。

《道德經》: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

這裡的反者返也,循環往復的意思。

反者道之動,道的運動法則就是循環往復,或者講天道有輪迴。

弱者道之用,道的相用就是柔。

如何理解這句話呢?這裡還需要借用: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

天道是損有餘而補不足,這個就像正弦波,零水平線就是道的無為狀態,如果道有轉動就會偏離原來的零水平線狀態,不是偏向正,就是偏向負,或者這裡可以理解為陰陽。

有損就是正,不足就是負。道的作用就是讓萬物從陰陽相對中,回到零水平的無為狀態,從而需要把有餘的陽的部分,補充到不足的陰的部分。從而實現天道的無私無慾無為的狀態。

這個就是天道的規律,我們常講天道是規律,那規律是什麼呢?這就是規律:損有餘補不足。


止一,靜篤以此為記。

歡迎關注:馴服黑夜,請多多點贊及留言評論,謝謝。

馴服黑夜


什麼是道德經呢,有時候我們會糊塗,狹隘的認為道德經就是指人的品行或者是人的性格的某種優秀性標誌。對概念的狹隘化是我們無法走近經典的最大問題,好的的東西被狹隘化之後,一切的錯誤理解就會源源不斷的來到。

道德經是老子寫給皇帝的個人獲得幸福和當好領導的勸導書,這個意義上來說,道德經是一部領導修養的說明書,不站在領導的位置和帶著使命的謙卑心去學習踐行之時,也就無法真正理解道德經的靈魂。

道德經是讓每一個人成為自己,每一個人成為帶有使命的真人,每一個人都可以做真人,只要他帶著為人類某幸福的這個信念和理想下,這樣的人才能真正領會道德經的內涵,才能真正去從事道德經要求的行業。


道德經是為了讓每一個人活出自我的價值的價值樣板,當我們遠離了這樣的文化自信,什麼樣的文化自信呢?道德經是能讓人類獲得幸福和成功的源泉之一,沒有這樣的高度,怎麼能更好的從事相關道德經的工作呢?那也許只是一種玩笑和妄言而已。

帶著高大上的使命在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面踐行道德經,也就是按道德經的要求去不斷的為人處世,我們才會離道德經的本質越來越近,否則我們學的道德經也就是一般的心靈雞蛋式的文字雞血而已,不會產生源源不斷的驅動力和生命力。

道德不僅僅是個人的修養,也包涵以正義和良知為根本的要求下,在各個行業和學科建立良好的標準,它就是道了,讓行業和學科有序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叫做道,道的另一個名詞叫規律,什麼樣的規律呢?

萬事萬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大到宇宙,小到每一個細胞及細菌都有各自的道,都有各自生死的道,每種大小事務各遵行其道之時,宇宙萬物才真正進入良性的和諧發展之道。

德是萬事萬物一切美好的屬性,我們簡單的可以稱之為萬事萬物完美的品格,德是道的標準和歸宿,道是德的外顯和過程。道和德是陰陽完美的結合,更是萬事萬物存在與發展的源泉,道和德是有和無完美的結合。

每個人知行合一的謙卑的去踐行道德經的內容,我們才可以領會天人合一的美妙之境,沒有知行合一的踐行,無法真正體悟到道德經的本真。

那個讓我們的人生不斷昇華的真諦,天人合一是對順其自然,最完美的灑脫表達,只有天人合一的人才能擁有順其自然的絕妙之愛,環環相扣的實現每一個人自我的生命意義,是道德經真正的任務。

道德經培養我們一種思維,一種讓人真正幸福的思維,這種思維叫陰陽思維(正反思維),萬事萬物在變動中成就了不變,唯有不變的德和變化的道,讓所有生命有了生機和活力。

不是誰對誰錯,只有站得角度不同,當你在整體全面的位置之時,你才會發現,每個人只是一個自我救贖的產物。

什麼是人變得高貴呢,歸一,遵德,順道,人才有了成為人的資格和價值。


擁抱大地奔向天

在前面的回答談到了人生論、自然法論、萬物生成滅亡論。這都是“道德觀”的內容。現在我再談談“道”道德觀下部的一些論點,對“道”的說明共一百零三種,歸納為六個大類,天體論、自然法論、星球論、萬物生滅論、社會歷史論、人生論。道德經的社會歷史論,人類群體活動世代延續的過程,便構成了各星球人類社會的歷史。社會歷史是一代代人們首先要為解決物質生活而辛勤生產勞動的歷史,也是人類為了政治昌明、文化繁榮、彼此和諧、步步提高不斷團結奮鬥的歷史,依我們地球人類社會而言,第一個社會是原始共產主義社會,接著依次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將來必須是實行共產主義社會,這是由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和上層建築的一定有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客觀規律決定的,不是由任何的個人、團體、階層、階級的意志所能左右得了的,人和宇宙為啥稱為重點科學?就是因為他是對事物發展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現代人和宇宙的科學在社會歷史論封面就是強調全球協和、互動互利、共同發展、造福世界各國人民,為在全球實現共產主義創造條件。每個人學習人宇科學胸懷要寬廣,首先要愛國,還要愛全球,放眼全世界,愛心共給各國人民。歷史的發展是社會不斷的進步,人類走過的道路再曲折,光明的前途始終不會改變,美好的共產主義在等著所有的人類,各星球的人類最終都將實現共產主義,這就是人和宇宙的科學的社會歷史論得出的必然結論。星球論,在以前的講話中,曾多次談到了宇宙天體、星球的一些問題,今天在星球論方面只是強調一些內容。“星”字是日字下面一個生字,宇宙中的星球是永遠都處在一個天天都毀滅又天天都生成的過程之中,大大小小的星球都是他們自己在生成,有,都是他們自己在毀滅,這樣才使得宇宙成了一個生生息息無限發展的過程。整個宇宙是無限大的,時間上是無始無終,空間上是無邊無際,而無限大的宇宙又是由無數個具體的星球和星系構成的,每個星系和星球又都是有限的,既時間上有使有終,空間上有邊有改,人們認識無限發展的宇宙又是通過對一個個的具體的有限的星系和星球的認識而得知的。有限和無限的辯證統一的關係,有限之中有無限,無限就在有限中,正確認識宇宙有限和無限的對立統一關係,不僅要從靜態方面分析,更要從動態過程中考察。宇宙中具體星球星系的生成與毀滅都和爆炸緊緊聯繫在一起,有的是大爆炸有的是小爆炸,爆炸是由變量積累的一定程度而引起質變的一種形式,每一次爆炸都是一個承上啟下的的環節,系前邊的天體、星球經爆炸而毀滅了,死亡了,但同時又是後邊的新的天體、星球開始了它們的生成和發展,用我們人們習慣的話來說就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用專業術語講就是叫“新陳代謝”。這就是宇宙天體星球生滅的總規律,總法則。在整個新陳代謝的過程中,吸引與排斥是貫穿始終的內容。我們地球人類的科學家們對宇宙大爆炸的研究興趣很大,一方面這是一個好事,促進人們的一步步的認識宇宙天體的變化,另一方面,對於宇宙天體運動演化本身來說,爆炸就像你是個家常便飯的事,平常的很,也簡單的很,沒有什麼神秘的地方,爆炸是宇宙天體、星球生存與毀滅相互對立統一的“精彩的表演”。這就是的天體論和社會歷史論的“道德觀”。以上有六大類的。下回我給大家講星球論,這都是人和宇宙的科學的道德觀論說。謝謝!


AAAET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就是“無為”。所謂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順應天道自然、造化規律,以不強為、不亂為而大有為。

比如道德經所講的一個道理“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就講了一個很樸實的人生哲理,那就是至高的道德就如同水一樣,水至柔綿密,萬物都需要它的滋潤須臾不能離,但是它從來不與萬物爭一時之短長,無論什麼環境條件它都能順其自然,安然處身。遇圓則圓,遇方則方。

但是卻沒有什麼條件、力量能夠限制它,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

其實世間萬事都是同理,那就是道德經強調的道。之所以無為,是因為世界存在時,已然天道先存,萬事萬物,循道而行,便一切順遂。逆道作為,業力多大,阻力就有多大。

對於研習道德經,就如同他所講的無為思想一樣,談不上要刻意從哪裡著手,要從中得到什麼。心情寧靜之時,認真閱讀,仔細理解每一篇所闡述的道理,如果你是真的在心無旁騖,不雜念橫生的情況下,結合生活經歷,自然能夠進入一個大自在的通達之境。再看俗世紛繁,就會有不一樣的視覺和境界胸懷。











謝金澎

我理解的《道德經》主要是一個有關社會和政治的學說,它的中心課題是如何才能實現人類社會大同的政治目標。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天下經歷了由西周時代相對平靜時期轉入了諸侯割據、爭雄爭霸的歷史時期。這便帶來了嚴峻的課題:天下為什麼由治變亂?如何才能使天下由亂變治。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思想家們基本上都是圍繞著這一課題而思想的。孔子丶墨子丶孟子丶荀子、韓非子等莫不是為救世治亂而殫精竭慮。老子五千言其實也是解答這些課題。

老子思想可以總結為幾個命題。天下為什麼由治變亂?老子認為天下之所以會昏亂是因為統治者對於權力與財富的無窮慾望,不能無為的緣故。如何使天下由亂變治?老子給出的答案可以歸結為如下命題:道無為萬物能治,德無為天下能治。欲使社會實現由亂變治的目標只有統治者能效法天道無為之德,以無為治天下。

什麼是無為?這是我們理解老子思想的關鍵之一。老子無為的概念我們不能直譯為不為,解釋為順其自然,無所作為。老子的無為應當理解為生而不有,功而不居。就是要求統治者只求奉獻於民,而不因此而謀求權力、財富和勞而不獲的生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老子學說具有反現實反歷史的特性,它否定了權力丶財富丶文明這些事物,主張返樸歸真,人類社會要退回至原始社會結繩記事的樸素狀態中。我們一般都將老子的思想理解為倒退與落後的,是由於對現實絕望而求隱遁蔽世思想的表現。然後老子言論在邏輯上講是合理的必然的結論,而且他論述的大同社會的特徵,直到今天仍舊不能忽視。

如果人類還有大同社會的理想,老子的學說就不能忽視,他建立的法則就需要我們認真去思考貫徹。老子一書更像是為未來人類而寫的。





國學新邏輯

我是個沒壞意又好說話之人,說得不合適請別介意。老子說:域內之四大,人居其一。人為什麼能居其一呢?我想:是人都是有靈的理性,都理解道,經與法之意義,如果離了人,那還有其存在嗎?如果沒有凡夫,那怎麼顯出聖人呢?如果真的遠離一切所見之想.受,色,相之行識,那還有《道德經》,佛經與聖經可言嗎?我也深知多說話會有失自已之修養。也深信其都有慈善心的。所以我們更應該有正見留予世人。聰明人都有正見,都深知人之有靈之有為,有為既能做好事也能做壞事。有的人認為一切壞事都是人之有靈之為所導致,就想出杜絕人能識別色相之靈為妙招以示人。這雖可說是好招,但也只是因咽廢食之招也。此可不算大聰明。我倒認為老子之論:對於常無慾之物,我們儘可觀其檄,以成其物之法以修德,此謂道法自然,也叫大聰明。(什麼叫成物之法?比如:水是由幾個分子所組成,缺一而不可。天下萬物都有各成其物之法,是不以人心的意志而轉移的,這叫唯物主義,當然誰都可以把眼睛一閉上,感觀都杜絕,認為世畀沒有了。就許其所認為的大世畀沒有了,那還是有其自身的小世畀呢。)故我認為,人生活在世上,都有所想要正言,正行,想發揮正能量吧。現在社會己推行民主集中集,有和諧之法制,就有和諧之社會,此也道法自然也。


發現128041785


看紅塵演義

其一,從《道德經》本身而言,首先,它分為上篇“道經”與下篇“德經”,為什麼將道經置於德經之前呢?我們聯繫“真、善、美”的排列順序,而且大體上可以是“道經”——“真”,“德經”——“善”的對應關係,很顯然,聖賢們不會隨意做出這些排列順序的,它們之間存在著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由此,我們又可以想到偉大教育家陶行知那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另外,道經與德經最核心的含義可以用“真”、“誠”二字概括。

其二,我們學習理解道德經,必然需要聯繫以《易經》為代表的中國古代陰陽、五行、八卦哲學。

其三,對於儒、道、釋三家,自古以來,中國諸多聖賢皆會全面學修、踐行、證悟,所以,往往是那些“通吃”者,終得更高智慧造詣與人生境界,而對於我們這些當代人們,就不僅僅是需要吃儒、道、釋三家飯了,同時對於其它民族、國家的優秀文明成果也需要及時接觸、學習、吸收,盡力達到愈來愈貫穿古今、融通東西的學識慧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