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時代如何進行深度思考?

碎片化時代如何進行深度思考?

碎片化時代如何進行深度思考?

文/洪門三少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的生活方式進入碎片化時代,但是毫無疑問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各類社交APP的出現,使得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更加嚴重。

碎片化生活方式的最大助力非手機莫屬,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一部智能手機,不得不承認手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我們可以通過手機購物付款、可以通過手機訂餐打車,可以通過手機進行工作或生活上的互動交流,可以說一部智能手機改變了我們原先的生活方式,把我們代入到快節奏的碎片化時空。

我們自己也清楚這些內容對自己並不重要,但是還是忍不住時不時地去翻翻,好像不去刷一下就感覺自己會失去什麼,我覺得這種行為就是一種癮,如煙癮一樣明知無益卻欲罷不能,與此同時我們自己也會發布一些毫無用處的信息,目的就在於刷存在感。

碎片化時代如何進行深度思考?

這些垃圾一樣的碎片化信息,無需進行腦力加工就被我們吸收,長期以往我們的思維方式得不到系統的訓練,我們的邏輯能力遭到破壞,這些片面的內容甚至垃圾信息讓我們失去了審美的能力,我們開始變得懷疑、焦躁、暴躁,我們不能集中精力去思考、去做事,這些正是碎片化的信息帶給我們的危害。

我們看一看我們自己和身邊的人,在工作的時候時不時拿起手機看看,下班回到家往沙發上一躺就掏出手機耍耍,連睡覺前我們也要花費半個小時去看手機,實在困得不行了,才放下手機睡覺。我們的大部分時間被手機支配著,這就讓我們在生活中大部分時間處於碎片化狀態。

情節嚴重的,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在一個項目上集中精力,對家人也缺乏了耐心,這些都在暗示著我們的生命被碎片化了。

在以前,我們可以靜下心來讀一本書,然後對書中的內容有著系統性的認識,而這種系統性的認知正是我們所獲得的知識,豐富的知識又能幫我們進行深度思考,提高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的生活應該是線性的,平穩中也會存在波折。但在碎片化時代,我們的生活更像一個一個孤立的點,這些點是毫無關聯的。我們能夠接收到比以往多了千百倍的碎片化信息,但信息不是知識,而我們又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沒有能力將這些信息歸納整理成知識,然後我們就會被這些碎片化的信息所淹沒,從而喪失了自我。

一個人如果不能夠進行深度思考,那他就容易喪失自我隨波逐流,沒有自己的主見,而如果整個社會都是這樣的話,就會群體無意識最終淪為群氓。

而問題不止於此,連我們的下一代也在遭受碎片化時代的侵蝕。很多中小學生沉迷於手機,他們休閒的時候玩手機,看書寫作業的時候手不離機,甚至在聽課的時候也要偷著玩手機。

碎片化時代如何進行深度思考?

我昨晚開車的時候聽到一則廣播說,現在的很多青少年經常玩手機,導致他們精神不能集中,即便手機被沒收了,他們在做功課的時候也會時常轉移注意力,嚴重的則會精神渙散,變成問題青少年。

青少年時期是精力最旺盛也是注意力最容易集中的階段,可是手機讓他們沉迷於碎片化的信息,特別是在一些短視頻上不能自拔,結果功課學不好成績跟不上,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未能培養起來,這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不好的影響。

手機的利弊我們不好去評價,但是碎片化的生活方式的確不利於我們成長。因為手機是碎片化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所以要防止我們淪陷到碎片化的生活中去,就要學會利用手機,對於那些碎片化內容的APP有必要控制接觸。

與此同時,我建議多讀書,一本書濃縮了作者的思想,內容的系統性比較強,靜下心來讀書不僅能夠陶冶我們的情操,也能夠鍛鍊我們的耐久力,讓我們能夠集中精力進行深度思考。

除了讀書外,我還建議多寫作,不是寫那些隻言片語的碎片化信息,而是寫一整篇文章,因為寫作的過程就是創造的過程,它要求你思維清晰、邏輯清楚,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必須集中精力才能把自己想表達的行於紙面,這也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

當然,除了讀書寫作外,還有必要多親近自然,大自然能夠幫助我們淨化心靈,能夠讓我們心胸開闊,心靜神寧整個人的狀態也就好了,這樣能增強我們隊碎片化垃圾信息的免疫力,固守本心不為外物所惑。

最後,我想申明一點,我不是反科技者,也不反對手機的存在,科技和書籍一樣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我們不能迷失在科技中,須知科技也是把雙刃劍,想要利用好關鍵還在於執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