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靶向治疗”,是不是医学界的一场骗局?

用户64598321

要讨论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谈谈价值观的问题,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患同样的疾病的甲、乙两个人,吃了靶向药物后多活了2-3个月,甲认为:我花了十几万,就多活了几十天,最终人财两空,意义何在?而乙认为,多谢靶向药物帮我延长了生命,让我多享受了几十天的亲情,多看看这美好世界。看,这就是价值观的不同,用一定的金钱买有限的生命,就看你认为它是否值得。

实际上,靶向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帮助了许多的人延长生命,甚至有治愈的案例。比如CD20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联合使用靶向药物美罗华之后,有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药物赫赛汀的问世,使得这类预后不好的乳腺癌的复发转移几率明显下降。EGFR突变的肺腺癌患者化疗无效后,口服TKI类(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泰瑞莎)药物,许多获得了很长的生存期,我所经手的一个肺腺癌病人,发现时脑转移,骨转移,脑部放疗后口服吉非替尼,目前已经第7个年头,生活质量很高。


胡洋



当时的医药代表如果还在做这个药的话,相比已经发家了。原因是,当时制造这个药的人都没有想象到,在美国人当中突变率极低的药,在中国居然有50%多的患者存在基因的突变,在使用这个药之后,有效率高达80%,而最好的化疗药的有效率也才只有48%。


所以说,亚洲人,或者说中国人救了这个药,也未尝不可。当时的主治医如果仍然抱着那种不屑的态度,相比现在也已经被学术界所淘汰了。


科学的发展就是这样,总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向前推进,最终效果是金标准。


为什么有人会说是骗局,而且还不少?


有一天门诊,曾经有连续两个病人,让我感慨许久。


因为当时这些靶向药物还是需要自费的,只有买够了8个月,剩下的就由慈善总会终生赠药了。当时很多人会想,居然有这么便宜的事儿,于是纷纷购买,但是最后呢?


进来的第一个病人,已经接受了慈善总会8年的赠药了,自从得肺癌晚期之后,吃上这个药,满肺的转移都消失了,现在自己不用花一分钱,就吃着每个月一万多的靶向药,一个劲地感谢我们,感谢国家。


而第二个病人呢,从进来开始就骂骂咧咧地,说国家骗钱,说慈善骗钱。他刚刚吃了3个月是有效的,病变缩小了,但是吃到第6个月的时候,病变又增大了,只要片子判断病情进展,赠药就结束了。所以他会觉得自己是被慈善总会遗弃的人,会觉得这就是个骗局。



这不是骗局,这是科学,不能因为我们不是科学的获益者,就去否定这个社会。


肿瘤学狼医生

以上可以看出,肿瘤医学的发展,由粗放杀伤转型到精准医疗,其实是多个学科共同发展进步的产物,也是肿瘤医学未来发展的方向。2015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里首次提出了一个生命科学领域新项目—–精准医疗计划,以国家科技的发展规划来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并在2016年财政预算中为精准医疗项目划拨款2.15亿美元经费。美国的这一国家政策也推动了全球精准医疗研究的浪潮。

到目前为止,以肺腺癌和乳腺癌为代表的不少瘤种,已经初步破译了部分肿瘤发生的机理,并有大量的靶向药物付诸临床,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并且,随着我国对进口靶向药物的谈判降价进入医保,以及我国自主研发的靶向药物相继问世,靶向药物正在一步步达到临床普及。


深蓝医生


肿瘤何大夫

当然,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有人失去了对医学界的信任。

还比如,肺癌EGFR靶向药,有人的理解重点放在肺癌上,以为只要是肺癌,就可以用这个药,根本不知道肺癌细胞里需要有相应的EGFR突变。原发于其他器官的癌症,如果也有同样的EGFR突变,也可能同样有效。


一节生姜

既然你都知道平均延长一年的生存时间,又怎么能算骗局呢?

就像很多奢侈品衣服,只能穿一水,是不能洗的,穿脏了就要扔,那算不算骗局呢?某些奢侈品级别的衣服不能洗,这事许多人不知道,刚知道的时候都很崩溃,毕竟数万甚至更高价格买的衣服,居然脏了就只有扔,对普通人来说也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其实,不用愤怒。同样的时间在不同的人那里,价格完全不一样,比如对比尔·盖茨来说,有人计算过,普通人捡钱的速度都跟不上他赚钱的速度,地上掉着一张一张百元大钞,你走一步捡一张,就这样都追不上。

所以,一年的时间价值几何,对不同的人没有丝毫可比性。而要思考的是,对于时间不值钱的人来说,有多少必要倾家荡产去买这一年的时间呢?

不过,从长远来看,当这些药物失去专利后,它们的价格就会大幅度降价。世间许多商品的发展都是这样,有钱人尝鲜,然后等可以批量生产时,普及给大众。没有初期花高价尝鲜的少数人存在,许多我们现在使用的物品,你根本买不起。

只不过药物具有一定特殊性,有钱就能多活一年,没钱就要少活一年,让许多人愤愤不平。但其实我要告诉你把烟酒戒了就能多活好几年,又有几个人愿意呢?


三思逍遥

作为一名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二,为什么有人认为是骗局

欢迎留言咨询,更多医学科普,请关注我。


普外科曾医生

技术的要点,就是寻找到癌细胞特有的生物学标志物例如细胞膜上的某种蛋白质表达或者某种基因突变特点等,以此作为“诱导靶”,让药物精准识别而后精准杀死。

由于靶向药物研究复杂,投资巨大,所以价格高昂,有的很让患者接受不了。

但是,商业定价有商业的规律,没有商家可以赔钱做买卖。所以,即使你觉得花了冤枉钱,即使你觉得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也不能说是骗局。

首先就是并不是所有癌症都可以有效。国际统计有效率只有千分之三左右。比率非常低。

其次,它并不是没有副作用,只是相对放疗化疗要小。

这当然让人失望。花了那么多钱,只是有限延续生命期,还是不够给力!

为什么这么问?

因为灭杀癌细胞,并不意味着癌症治愈了。

有些肿瘤,比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确实通过灭杀癌细胞有部分治愈的结果。但是绝大多数的实体肿瘤,只是灭杀癌细胞,不能就确定治愈癌症。很多情况就是患者各种罪受了钱花了,但是机体也崩溃了。

如果这个机制研究清楚了,又可以有办法利用起来,也许癌症就真的解决了。

回答如上。欢迎批评指正。


春雷滚滚2


安平解裘康爱在线

第五,国际医疗技术与药物的合作,提供了医药生产的批量。既节约大量研发成本与批量优势。对于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进口药物降低关税。为癌症患者带来的是生命延续的伟大。

总之,希望我们国家更多的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交流,用最先健康理念带给中国人民的幸福健康生活。这里一定要有国家战略布局与国家高度和世界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