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九位河南谋士,郭嘉仅列第五

“华夏之中”河南,自古便是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在谋士大放异彩的三国时代,河南籍名士不计其数,谱写了一幅壮丽的河南篇章。在诸多河南谋士中,最为杰出的当属以下九位:

第九位:逢纪

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九位河南谋士,郭嘉仅列第五

字元图,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袁绍帐下重要谋臣。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袁绍逃离董卓势力范围时,与逢纪、许攸同到冀州。袁绍甚为赏识逢纪的智谋,并对其加以重用。公元191年(初平二年),逢纪献计帮助袁绍反客为主,占领冀州。公元199(建安四年),袁绍消灭公孙瓒,挑选精卒十万,骑万匹,以审配、逢纪统军事,准备进攻许都。官渡之战后,逢纪辅助袁尚,最终被袁谭所杀。

事实上,逢纪一生最大的亮点,便是帮助袁绍夺取了冀州,从而为袁绍平定河北提供了一个立足之地。

第八位:戏志才

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九位河南谋士,郭嘉仅列第五

东汉颍川郡(今河南禹州)人,曹操帐下早年著名谋士。

戏志才为人多谋略,经荀彧推荐,成为曹操手下谋士。曹操对其十分器重,但戏志才不幸早卒。戏志才死后,荀彧推荐了郭嘉。

三国演义中并无此人,三国志中只有寥寥数语。据《三国志》记载:“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

第七位:许攸

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九位河南谋士,郭嘉仅列第五

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 ,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著名谋士。

许攸年轻时,曾与袁绍、曹操交好。公元189年(永汉元年),袁绍从董卓处逃出,投奔冀州,许攸跟随并成为袁绍的谋士,力劝袁绍与曹操联盟。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绍攻灭公孙瓒,兼并幽州,虎踞四州之地,拥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帅,准备攻打许都。

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九位河南谋士,郭嘉仅列第五

官渡之战时,许攸屡次献计袁绍,却被一一否决。正在这时,许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邺城的审配将他们逮捕,许攸知道后大怒,就投奔曹操。后来曹操听从许攸计策,夜袭乌巢,最终大败袁军,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决定性胜利。

事实上,尽管许攸的人品不好,但其谋略水平绝对不容小觑。

第六位:徐庶

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九位河南谋士,郭嘉仅列第五

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他原是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著名谋士,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

徐庶本名徐福,是一位寒门子弟。他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求学于儒舍。初平三年(192年),因董卓作乱京师而导致中州四处兵起,徐庶为了避乱,与同郡石韬南下至荆州居住。到了荆州之后,徐庶结识了诸葛亮,关系友好。

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九位河南谋士,郭嘉仅列第五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备被曹操击败而南下依附刘表,刘表让刘备于新野驻扎抵御曹操。徐庶以刘备是汉室皇亲,而且信义著于四海,前往投奔,刘备见徐庶后,非常器重他。建安十二年(207年),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于是,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然而,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后来此事被《三国演义》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歇后语,并广为流传。

第五位:郭嘉

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九位河南谋士,郭嘉仅列第五

字奉孝,外号“鬼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

他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长年征战生涯中,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切磋,见机行事。每逢军国大事,郭嘉的计策从无失算。曹操更是对年轻的郭嘉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

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九位河南谋士,郭嘉仅列第五

史书上称郭嘉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第四位:荀攸

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九位河南谋士,郭嘉仅列第五

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三国时期曹操帐下杰出的战术家、顶级谋士,被称为曹操的“谋主”。

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从此,荀攸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屡献奇谋,功绩远超其他谋士。具体如下: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中,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在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

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九位河南谋士,郭嘉仅列第五

可以说,纵观荀攸一生,其战术特点是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经常用奇计克敌制胜。更为可贵的是,计谋百出的荀攸,行事却是异常低调周密。也正因如此,荀攸深受曹操赞赏,称其为:“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第三位:司马懿

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九位河南谋士,郭嘉仅列第五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在三国时期,司马懿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

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九位河南谋士,郭嘉仅列第五

可以说,在三国中后期,能够与蜀国军师诸葛亮比智慧和谋略者,大概只有司马懿一人。所以,魏明帝曾对司马懿说:“西方事,非君莫可付者。”司马懿对诸葛亮,攻无力取胜,守足可以自保。诸葛亮北伐曹魏,在第四、五两次最有威胁的出兵中,都是因司马公的巧妙拒守而使其无功自撤。

第二位:荀彧

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九位河南谋士,郭嘉仅列第五

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而战术方面,他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与此同时,在政治方面,他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郭嘉等大量人才,为曹魏政权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九位河南谋士,郭嘉仅列第五

可以说,正因荀彧在献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因此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其也有极高的评价,称其为:“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事实上,在曹操帐下诸多谋士中,荀彧是唯一的一位全才。他既是战略家,又是战术家,更是一位政治家。而荀彧的人品,更是远超同时期的郭嘉、程昱和贾诩等。

第一位:司马徽

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九位河南谋士,郭嘉仅列第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