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在三環以內生活與在五環以外生活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韓延雷

哪啥,我家老宅就在王府井南河沿,現在王府中環正式對外營業了,老宅還拿了三年噪音費。在四環邊上還有宅常住。經常兩頭跑,兩頭住。體驗不同生活狀態。

說住在王府井附近,可謂是北京一環的中心,溜達去中山公園和勞動人民文化宮,夕陽夕下看東華門的角樓,以前東華門夜市還在時,晩上一片叫賣聲,燈光閃爍。王府井大街每一處吃店我都瞭如指掌。王府中環試營業時就去了,我覺的定位有點超乎想象,不怕不“高大尚”,怕是假裝的。試試開業有三四次多,可謂有一點生不逢時。建業三四年錯過了許多花季。

我歡喜住在四環邊上,生活中很方便,這裡早就開了“盒馬鮮生”,十分鐘就免費送到。昨天自己還訂製挪威三文魚,這是城市中心難得到的消費。一份三文魚不到四十元,城裡就是百元。虧得城裡有宅,否則停車至少二三十元。

相信北京城市會越來越美麗,城裡城外都會有莫名情懷,在哪裡都會有故事發生,百年巨匠鉅變,所問所想也是傳說。





山人品茶

哇,這個問題我來答太合適了。

來北京後,我住了一年半的天通苑,然後在去年的秋天,搬到了北三環。

住在五環外,就天通苑來說,生活比較方便,好吃的比較多,但是上下班通勤實在是傷腦筋,五號線每天都擠得不行不行的,進站的時候還限流。有時候趕上下雨,就得排隊好久才能進站。進去了也擠得不行,曾經擠上車的時候,被後面人踩到後腳跟,踩的全是血。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早起,7點之前去地鐵站,或者走路3、4公里去趕13號線。

擠地鐵的日子,真的挺苦。夏天一整車廂的人,體味就別提了,還有那種變態、色狼。曾經遇到過一次,我狠狠的踩了那個渣滓一腳,但是都有心理陰影了。冬天穿的衣服厚,地鐵裡又很熱,往往出一身汗。

下班在外邊不敢浪太久,離家遠,晚了地鐵就沒有了,打車又捨不得花錢。當時在東五環工作,每天通勤要4個小時左右,每天上下班都有一種“討生活”的感覺。曾經幾次暈車,有好心的乘客把我扶出來,幫我撿掉在地上的手機,地鐵列車員幫我拿水拿糖,那是我覺得北京最溫暖的時候。還要感謝一下第二個在天通苑租房給我的房東,人好,房租便宜,所以最後我搬家的時候把房間打掃的乾乾淨淨。

我在天通苑的兩個房東都是東北人,我也是東北人。第一個房東就是那種典型的二房東,群租房一大群人,亂收費,退租也不退錢。第二個房東是自家買的房子,人很溫良和善,幫了我不少忙。所以說,在北京租房,千萬不要找二房東,很大幾率被坑。

後來換了工作,搬家到了3環邊上,很少擠地鐵了。有更多的時間去感受這個超級大城市,睡眠時間也多了。天通苑成為了一個記憶,再也沒有回去過。交通很方便,地鐵、公交均可,有了更多約會、陪伴伴侶的時間。但是很多時候會想起在天通苑吃過的好吃的,哈哈,沒辦法,吃貨嘛。通勤上,步行20分鐘上班,所以加班到很晚也不怕了。以前住的遠的時候,晚了就不敢加班了。有更多的時間體驗生活,逛逛街逛逛公園,在家做做飯,開始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北“漂”,開始認真的生活。

3環裡很多小區都是很老舊的,我的也是。老人多,供暖不好,小區環境老舊,這都是很常見的。找中介租的房子,供暖不好,馬桶壞了,大大小小的問題給不給解決要看運氣。去年冬天養了2只小烏龜,可能是因為房子供暖太差,最後都死掉了。

經常聽到同在北京的朋友,抱怨租房室友的奇葩事蹟,也有房東要把房子賣掉,要讓租客3天內搬出去的案例。在外漂泊,更能體會到人情冷暖。租房市場不規範,完全的賣方市場都讓我在內很多租房人頭痛。

不論住在五環外還是三環內,心態其實很重要。有條件住的近當然好,如果住的遠也不要因為每天通勤勞累影響心情。

祝在外漂泊的人,都能好好的。


無趣


老狗愛小貓


一長風萬里一

我一95年北京人,媳婦兒90年東北的。我來聊聊有什麼區別。

最初和我現在媳婦兒認識的時候14年夏天,那時候剛高考完。剛高考完對這個社會認知吧,挺少的。講真從小到大南城生活,對北京最熟的也就三環以裡的這個圈兒。上學的時候會去蘇州橋那邊補課;會去亮馬橋工體看球,扯著嗓子罵裁判xx;會去潘家園逛破爛兒;轉一圈兒會回到西站南廣場附近的家。也就是在14年的夏天,還沒有地鐵7號線的時候在西單我遇到了她。

她當時住天通苑一個大廳閣,倆姑娘合住月租900塊。好在房東不是二房東,和她們一起住,我看屋子收拾的還挺乾淨的。但難免在生活中和其他租戶會有一些摩擦。我倆打電話,她會跟我訴說。我上學在良鄉大學城,找她的道路堪比長征。長途車坐到六里橋,六里橋倒地鐵9號線到國圖,國圖坐到西直門倒13號線到立水橋再倒5號線到天通苑。這也算是橫穿北京城了。對天通苑的印象就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社區,零零散散的小門店,還有早上擁擠不堪的地鐵,光排隊進站每天要半個小時。不過吃的是真多!一到晚上成群結夥的推小車的小販會在地鐵口聚集,會跟夜市一樣。還有賣襪子的,小音響的。我記得有一個聾啞人擺的攤子做手抓餅,甭管吃不吃餓不餓,每次只要我去都會來一個。一個雞蛋一根腸兒,要番茄醬和千島醬。週末也沒什麼地方可以去的,就去龍德廣場,約會看電影。有時會直奔城裡去西單王府井。奧對,王府井原來的小吃一條街,有一個大叔賣魚丸米線,還有西單七七街的雞絲涼麵是最好吃的小吃。如今,都找不到了。

後來她換工作了,從某團去了某東。工作地點也隨之改變。當時我倆租住在亦莊的富力尚悅居,房租1900,一居。我們樓後面還有放羊的,到了晚上哪也去不了,四周都是黑的,只能回家。進城的話要坐通28到經海路地鐵站,然後在坐地鐵。我的回家路也就是長途車倒10號線倒亦莊線。週末的話,我們一般坐一輛公交車到通州萬達逛一逛。那段日子,還是挺苦的,最喜歡的是在家倆人用小鍋自己煮火鍋,那是最幸福的,不管怎麼說好歹是生活在一起了。相比之前的相隔北京兩地,天天見到也算一種小幸福。那時我們會覺得同在大北京,感覺是在異地戀。

現在我們結婚了,在西站附近生活。她上班在中關村每天上班不會很辛苦。而我上班在順義,不過好在有車。雖然一樣會起早點兒,但是好歹不會讓我在早晨5點半,登上空曠的北京地鐵,在地鐵四號線的末班,登上人滿為患的車廂。北京這個大城市,是忙碌的,也是孤獨的。承載著太多人的詩和遠方。所有人忙碌一天以後,都要拖著疲軟的身體,長途跋涉,遷徙到所謂的小窩。不加班的人少,更何況住的離單位近的人更少。而天通苑的生活,忙碌的人,擺攤的小販更是這城市中的縮影。很多時候身為一個老北京人,常常沒有在北京的歸屬感。想到這些年,這些歲月,也常常會感到迷茫。將自己置身於CBD的大小街道中,茫茫人海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總是會覺得自己像一葉扁舟一樣在大海中漂泊。

三環和六環,一個是家鄉。

而另一個,是遠方。


部分用戶耶耶耶耶耶耶


最愛一笑而過V

做為在北京呆了十幾年的北漂,我還是算比較有發言權。個人感覺,北京未來最大的發展,在五到六環間。

三環以內,因為發展比較早,配套相對齊全,但是人多、車多、路窄、擁堵、熱鬧、房租高,尤其2環內,你很難想象這是北京,到處都是窄窄的馬路,車停的特別牛,反正我是停不進去的,有同事住東直門,每天早晨7點半下去挪車,因為8點交警來貼條。住在三環內,你是真正的城裡人,但甘苦自知,沒有沒有自己的房子,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相反,生活在五環外,雖然上班路程遠了些,但因為發展晚,有點後發優勢,規劃的比較好,生活節奏稍慢,就拿順義來說,有點像個安逸的小縣城,在郊區,可能周邊工地比較多,會看到一個個大樓拔地而起,感受這塊區域的活力,由於北京人口外遷,政府也會不斷的把教育、醫療資源外遷,導致五環外越來越好,一些新建的大型項目也不會安排在三環內。整體來看,大興、懷柔、順義等都不錯,建議大家可以考慮:)


臉上褶子很迷人

在北京奮鬥二十年!三環四環五環外女子圖鑑!

一個學生,1997年來到北京,遇到一個建築工人,幫我拎包到車站,至今銘感於心。那時後很多人都說河南人都是騙子,嚇得我一直盯著那個行李包。那裡有我的書籍和衣物。然而,我錯了!他很淳樸善良。

三環女大學生獨居

大學畢業,租了三環偏僻的石棉瓦房,只能放得下一張床。冬天冷得發抖,夏天熱得發慌。生活成本非常高,買什麼東西都貴。可是,再苦再累也不能告訴家鄉的父母,免得他們擔心。在金玉大廈的商場上班,我的工作會接觸到許多外國人,他們很優雅地排隊。情侶AA制付款買辦公用品,女士優先。商場晚上九點半下班,我回到小屋,泡麵吃飯,洗漱看書,睡覺。一個女學生獨居生活,就要學會多個心眼!把門在裡面反插,用木棍頂住,枕頭下面藏著水果刀和辣椒水。週末去大倉儲超市買點生活用品。小院共用一個洗手池廁所。夏季,許多北京本地人在衚衕裡打麻將,他們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出租房屋。曾經被壞人在鞋店門口搶奪走揹包,證件和手機沒了,心裡苦寶寶不說。

五環外生活

看過了《北京女子圖鑑》,心酸卻不同。陳可有各個老總的支持,我就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生活。在此,衷心祝願每一位讀者都能獲得成功,收穫幸福快樂。


蕙風詞


嗨嗨皮皮4213019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