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將聯姻長城,是否預示著10年後協議到期寶馬將另攀高枝?

合資協議快要到期了,各個有合資背景的自主品牌有什麼樣的新想法?這應該是這一段時間很多車企領導聽到有關合資股比開放新聞之後該考慮的問題,尤其對於那些背靠強大的合資對象,本身實力比較羸弱的中國品牌,合資股比開放意味著,要麼被之前的合資方拋棄,要麼在股比方面被嚴重壓縮,反正就是一條,合資協議到期,這些靠著合資品牌旱澇保收的中國品牌,好日子到頭了。

寶馬將聯姻長城,是否預示著10年後協議到期寶馬將另攀高枝?

華晨汽車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華晨寶馬可以說是中國最賺錢的合資企業,華晨汽車也可以稱作最沒出息的中國品牌之一,華晨寶馬的合約到期時間為2028年,也就是說,依照當前的合資股比,華晨至少還能旱澇保收10年,只要寶馬在中國豪華車市場的地位不倒,這種形勢將持續保留,而我們問題是,到了2028年,寶馬汽車會放棄華晨嗎?

寶馬將聯姻長城,是否預示著10年後協議到期寶馬將另攀高枝?

如果我們說華晨寶馬是前掌門人仰融在華晨的“遺作”,可能很多朋友都覺得不可思議,畢竟仰融敗走華晨,祁玉民掌管華晨之後,幾乎將華晨汽車裡,仰融幾乎所有的痕跡清理乾淨了,將仰融在華晨花費百萬元建造的假山夷為平地,做出華晨退市決策,撤消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掛牌的美國存托股票(ADS)。理由為融資功能喪失、上市費用高昂,為減少不必要的開支要改變戰略回內地融資,要知道,這是仰融帶給華晨最榮耀的一筆,華晨在紐交所的上市,成為當時中國車企海外上市第一股。而華晨寶馬項目,可能是仰融促成卻沒有被清楚的“遺作”,如今華晨寶馬已經壯大成型,而華晨汽車卻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漸行漸遠,成為中國品牌陣營中最薄弱的環節。

寶馬將聯姻長城,是否預示著10年後協議到期寶馬將另攀高枝?

近些年,隨著上汽、廣汽品牌價值和營收能力的提高,合資公司也逐漸改名,意在凸顯中方品牌的重要性和存在感。但是在華晨寶馬內部,華晨的存在感正在日益被削弱,所謂的合資公司變成了寶馬的中國公司,華晨汽車能做的,就是等著數錢分紅。回望華晨寶馬近些年關鍵的人事調整,主要還是寶馬方面根據當年自己的銷量業績決定,華晨基本無法插手。根據財經網的報道,在2007年時,華晨寶馬曾經歷過一次較大的人事調整,或者說人事清洗,中方高管基本全被剔除。目前,華晨寶馬營銷、研發等關鍵崗位,均由寶馬方面控制,華晨方高管聊聊幾人而已。

寶馬將聯姻長城,是否預示著10年後協議到期寶馬將另攀高枝?

可能有朋友會說了,不是華晨汽車最近的新車,都在強調寶馬血統嗎?寶馬方面也沒有出面反對,這難道不能說明雙方的合作正在深入,合資品牌正在反哺中國品牌嗎?事實上,這智商是華晨汽車的一廂情願和自我陶醉。舉個例子,2017年底華晨旗下的發動機工廠新晨動力斥資1.2億元從華晨寶馬收購的1.2L排量三缸發動機其實已經被寶馬集團棄之不用。即便是用在自主品牌華晨中華V7上的1.6T發動機,其原型也是寶馬集團多年前的淘汰品——N20發動機。可以看到前者是花晨汽車從合資公司買來的,還是寶馬已經不會再使用的淘汰技術,所以這種被淘汰的技術,也只有華晨這種沒有什麼技術沉澱的中國品牌會去買,我們能說這是合資反哺華晨嗎?

寶馬將聯姻長城,是否預示著10年後協議到期寶馬將另攀高枝?

華晨寶馬已經變成了寶馬的中國公司,全方位由寶馬方面掌控,所謂的合資跡象也只是寶馬能按照股比分紅,補貼華晨汽車,或者說有機會以第一順位購買寶馬的淘汰技術,僅此而已,所以說,目前的華晨寶馬和華晨汽車的關係真心不大,華晨在合資公司中的話語權正在一點點被削弱。

進入2018年4月,合資股比放開成為中國品牌新的夢魘,意味著過去動輒對半股份的好日子即將結束了,雖然寶馬方面口頭承諾不會單飛,算是給華晨汽車餵了一顆定心丸,但是我們依然看到,寶馬的mini依然選擇了和長城汽車的合作,這本身就不正常,放眼望去,大多數大的外方品牌在自己旗下的豪華品牌選擇合資對象時,都選擇了之前的合資方,比如奧迪和一汽、林肯和長安、謳歌和廣汽、英菲尼迪和東風,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寶馬拋棄華晨的步伐已經邁開了呢?

寶馬將聯姻長城,是否預示著10年後協議到期寶馬將另攀高枝?

華晨寶馬的合資協議還有十年到期,這十年間會有什麼樣的變數,誰也不知道,但是對於華晨來說,已經沒有任何可以保留的東西了,寶馬幾乎已經完全掌控了華晨寶馬,華晨變成了跟班,沒有任何並駕齊驅的資本,所以十年之後,華晨汽車還不能提升品牌的實力,寶馬另攀高枝也不是沒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