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225是否会落户中国,中国现在是否需要安225这样的运输机?


现代舰船杂志社

彻头彻尾的国内著名骗子公司搞的骗局项目罢了,天天在这里炒作。

稍微动脑筋分析一下就知道,所谓引进an225整件事疑点重重,既然是光明正大引进,完全不需要像当年瓦良格回国那样还要以博彩公司名义拐弯抹角,如此重大项目竟然不是中航技或者航空一二集团总公司办的,偏偏是空域产业集团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皮包公司。

其次,项目落地位置太怪,广西贵港毫无航空基础,交通不便,更无满足an225起降条件的大型机场,新建绝无可能,方圆几百公里内也无任何航空上下游配套企业,难不成他想从一颗螺丝钉做起全部自己来?这在现实社会是天方夜谭。

第三,AN225虽然载重大,但是货仓太小,全靠背驼,对机场要求太高,实用性远不如AN124。

更何况乌克兰自己早已没有生产225的能力,这东西当年也是全苏大协作的产物,乌克兰现在都只能靠拆卸未完成的第二架的残骸来获取零件维护仅有的这架,他根本不具备全部的技术能力,谈何转让?

综上所述,整个所谓引进An225事件只不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罢了!

另外,前阵子又谣传为了An225项目,乌克兰已经移民过来几千人到陕西渭南的产业园了,那就更搞笑了,渭南离An225的所谓落地地址广西贵港十万八千里,有你这么搞研发生产制造试飞的么?


rgq9831

如果单论安225的性能,确实真值得引进,为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其长84米,翼展为88.74米,高度达到18.10 米,空重175吨,最大起飞重量为640吨。最大飞行时速达到850公里,最大航程15400公里。货舱全长43.51米,最大宽度6.68米,货舱底板宽度6.40米,最大高度4.39米,最大载重达到250吨,机首有大型货舱门,可以专门运送那些其他飞机运送不了的大物件。在载重200吨的情况下,依然能飞行4600公里。

如此高的数据自然成了许多人支持引进的理由,可惜问题就于:根本买不来!大家把飞机想得太简单了,现代飞机制造涉及到方方面面,以为有了图纸资料,就能解决这些问题,那纯属于对工业技术不了解。乌克兰实际仅为安225的总装厂,大量配套企业不在乌克兰,其中的许多早已消失。

安225运输机实际仅生产一架半,已完工的1架,仅有半架待售:第二架安225,仅部分完工的机体,已闲置20多年!目前乌方想将闲置的机体继续制造,完工后出售给中国,可惜以乌方目前的状态,根本没有可能完成其剩余的组装工作。

如果乌方能造出来,也不至于等到今天了, 乌方自已都造不了,又何谈向中国转让技术? 安225的核心问题不是如何设计的,而是如何制造,涉及到相关的材料、工艺、设备等,以及相关的技术工人等。

是否需要制造安225这样的大型飞机更是一个问题,安225太大了,绝大多数的机场无法起降,不符合军用要求。如果仅用于航空货运,我们值得引进它吗?该机在研制目标为运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以背负的方式输送,我们需要吗?充为航天器的发射平台,非它不可能吗?

无论从那种需求,需求量都不大,我们不能为了造而造,需要考虑的地方多了。


麦田军事观察

安225是否可以落户中国,我们通过报道得知,国空域航空集团与乌克兰安东诺夫飞机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共识,双方基本上已经在引进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签署了相关的合同。从以上新闻来看,基本上落户我国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那中国需不需要安225呢?答案就是非常需要。

我们首先看一下安225的性能,作为在1988才定型的飞机,可以说是非常年轻,相比同类型的伊尔76和c5“银河”运输机都是上世纪60年代的飞机。这款被称为世界之最的飞机,在载重上可以做到轻轻松松超过250吨,极限可以做到300吨,更为关键的是在背着250吨的时候,还可以飞奔5000多公里。为什么中国需要这款飞机呢,首要的问题就是中国太缺大型运输机了,所拥有的运输机中有110架还是老旧是运7运8这种老古董了,别说运输坦克装甲车,连兵都运不了几个,真正能拿的出手的不过就14架伊尔76,而伊尔76作为大型运输机又太小了,显得比较鸡肋,在面对如此贫瘠的运输部队,购买安225就显得非常重要。

除了运输机奇缺这个因素外,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就是,今天的人民解放军正在进行最新的军事改革,部队不断追求快速反应和高度合成化,编制也从之前的师团之分调整为旅营模式,陆地上变快了,天上更要变快,不仅要能快速的运步兵,更重要的是如何运输大炮坦克步战车这种大型武器,这样的改革就更需要有大型的运输机,原来装备的运7只能有21000公斤的载荷,运8也不过60000公斤,在运输部队上,除了能运几个轻步兵外,几乎毫无用处,为了适应新的改革,购买a225也就理所应当。


思远军事

很明显,安-225落户中国是假新闻,很多人都是引用俄罗斯军工信使的消息,之前还有消息称安-225会在广西贵港建立生产线呢,,,,

安-225是全球最大的运输机,最大起飞重力超过640吨,最大载重量为250吨,翼展88.4米,是全球最大尺寸的飞机,一直受到关注,特别是中国军迷,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和乌克兰一直进行着军事贸易,历史久远,而安-225又掌握在乌克兰手里,中国缺少这样超大型运输机。

但是中国是否真的大量需要这种超大型的运输机呢?就军用运输机来说,中国最缺的不是安-225这样的超大型运输机,而是类似C-17这样的大型运输机,也就是运-20,200吨级运输机和类似安-124的400吨级战略运输机。

安-225就载重量来说的确是冠绝全球,但是其维护成本十分高昂,安-225的起飞降落要求十分苛刻,具备起飞降落条件的机场没有多少个,军用机场更加少,而且用作军用运输机的话,可以保障安-225也太高了。

就美国来说,其是无可争议的航空第一强国,军用运输机也是首屈一指,但是其运输机队伍中,主力运输机型是C-130中型运输机和C-17重型运输机,没有超过400吨级的运输机,将近400吨的C-5运输机是战略用途。

C-17和C-130的运输任务占美军总运输量的9成以上,基本上C-5可以做的C-17也可以。

中国真正缺的安-124这类战略运输机,重型运输机可以由运-20进行改进,现在已经可以运输99式主战坦克,也可以由运-20进行各种改装,只是现在正处在产能爬坡阶段。

安-124目前世界上只有几十架,是俄罗斯战略运输力量的基石,平时安-124都是趴在机场维护,偶尔在民航市场上运输一下特殊物件,但是到了俄罗斯参与叙利亚战争的时候,安-124的强大运输能力就显现在世人面前。

在俄罗斯宣布打击叙利亚恐怖分子开始,俄空军就利用10架安-124来回运输了超过一万吨的作战物资,一次就向叙利亚运送了4架米-8AMTShV直升机和12架米-24P武装直升机。在第一时间内成建制的运输了装甲部队和大量士兵,更是在土耳其击落苏-24后,第一时间将S-400防空系统运输至叙利亚,且不用将S-400系统车辆拆解,整车运输,快速部署,也就安-124可以做得到。

如果中国装备了安-124,其最大载重量为150吨,是运20的2倍,最大载重下可以飞行4500公里,载重80吨的情况下,可以直飞8000公里,如果从国内西北机场起飞,可以载重100吨,直飞中东、叙利亚、索马里、苏丹、安哥拉等能源来源国和热点地区,对中国海外投送力量产生巨大的提升。


巴尔干尖刀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据小道消息称,中国某公司目前已经和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成功签署一笔协议,其中内容包括中国空域投资300亿人民币重启和改进安东诺夫设计局旗下重磅产品,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安225运输机。虎哥仔细分析后觉得虽然看起来中国的确是有引进安225的必要性,但虎哥依然要说这消息大概率是外国媒体造势所为。

其实,对于有航空发展项目的国家,比如中国而言,安225可以大幅度缩减运载体型庞大的火箭所需要的时间,目前中国航空管件从工厂到发射地点依赖船运需要好几天的时间,如果运用类似于安225这种级别的重型运输机则只需要几个小时便能到达目的地了。但是,作为一款准军用运输机,只能在4F级机场起降的安225是极为不合格的,这款飞机虽然能扛起来大多数飞机扛不动的货物,但它能做到的事情大多数运输机多拉几趟也能做到,用途太过于狭窄。

更何况乌克兰目前能否独立将安225再造出来都是个问题,作为前苏联航空项目的定制产品,安225并不专属于安东诺夫设计局,很多航空项目的图纸都在前苏联解体之际被瓜分了,说白了安225只是整个计划当中的一部分而已。


迷彩虎军事

图注:1988年出厂的安225运输机

中国航空迷对安225怀有巨大的兴趣,就在于它顶着一个“世界之最”的桂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640吨。拿它和其他飞机做个对比,或许可以让大家更直观体会它的“巨无霸”身形,大家都知道美国空军是名副其实的战略空军,拥有各种级别的大型运输机,最大一款C5“银河”,号称“战略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是多少呢?381吨!大约只是安225的二分之一。C5“银河”可以一次运输2辆主战坦克,而安225整个货舱长43.51米,最宽处6.68米,最大高度4.39米,可以一口气装进去4辆主战坦克!

图注:安225整个货舱全长43.51米,最大宽度6.68米,货舱底板宽度6.40米,最大高度4.39米

现在,大国空军都强调战略投送,能在第一时间把整建制规模的武装人员和配套的武器装备投送到作战第一线的唯有空军,需要的运输平台就是运输机,尤其是“肚量大”,能把整个五六十吨重的坦克或“黑鹰”直升机这样的大型主战装备轻松装进去的战略运输机,更是检验一国空军是否具备战略空军能力的标志。

但是,对于建立战略空军的目标来说,所需要的运输机是不是就越大越好呢?未必!从大趋势上看,今后大型运输机的发展,是能够兼顾战略和战术运输的需要,能够在简易机场及其跑道上高效、快速起飞的运输机,而安225这种特大型飞机,肚量大,却也特别娇气,对机场和跑道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消防、空管、指挥等部门提供细致入微的特殊服务。在战争条件下,这当然是不合时宜和不可取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拥有战略空军地位的美国空军,甚至连C5数量都不多,而是由200吨级起飞重量的C17挑大梁的原因。这当中的道理对志在建设战略空军的中国来讲,自然也是一样适用的。因此,就满足建立战略空军的需要来说,中国不需要安225这样的运输机。

图注:安225腹轮特写,有28个轮胎

苏联当年研制安225,主要是用它运输航天飞机。但从目前航天发展的趋势看,航天飞机已经落伍,空天飞机成为各国青睐发展的方向,空天飞机可以在大气层中飞行,完全不需要大型运输机来输送,显然安225的存在已经多少有点尴尬了。退一步说,就算今后还需要600吨级超大型运输机,也会更倾向于发展飞翼式布局的全新外形和结构,而不是安225这样的传统翼型,所以,从未来发展方向的角度上讲,中国也不需要安225。


兵工科技

中国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都不可能装备这款特大号的巨无霸飞机的。因为,这个家伙太大了,而且是只有这么一架,这款飞机,使用性价比太差,同时可供这个庞然大物起降的机场没几个!中国人有一句老话:“有钱不置半年闲”这款飞机的使用率和实用性不高,而且,后续维护保养 ,零配件供应都是问题,因为乌克兰只生产这么一架成品。

这款飞机设计制造当初,是前苏联为了运输“暴风雨”号航天飞机而研制的专用飞机!所以说中国买这架飞机没有实际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