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赤壁賦》課堂實錄看曹勇軍老師的教學藝術

一、行雲流水的結構藝術

“上課,同學們好!很高興和我們廣西南寧沛鴻民族中學高一(18)班的同學一起學習蘇軾的《赤壁賦》。蘇軾,我們不陌生,初中就學過他的不少作品。有一篇文章,不知同學們還有沒有印象……”進入課堂,稍作寒暄,儘快切入正題,導入課文學習——這恰是大家風範,莊重、自然、親和,不像有些教學那樣,故意放低身段,耍幽默招,作親暱狀。從已學過的《記承天寺夜遊》導入,既有溫故知新之效,更是為理解《赤壁賦》寫作背景和心境做好鋪墊,這樣自然而然地就進入了課文。然後就是隨著課文的行文結構,隨著課文的起承轉合,就課文的關鍵結節,談談、背背、議議。我認為,教學結構與課文內在結構合一,這是最高妙的教學境界。在這一結構中,文本理解與教學理解(教學價值的實現)思維路向是一致的,情感理路是融合的,這就如同放舟河中,緩急迂迴、直下折衝,皆隨流水,在怡情養性中奔達目標;也如放牧坡上,平坦處任其撒歡,深草處聽其流連。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習課文,成為言語積累,成為文化積澱,成為一段情感旅程,成為一次生命感悟。這樣的教學結構要問有多自然有多美,完全可以在課文的精巧結構中找到答案。這一點,能夠給予我們深刻的啟示:我們有許多課堂教學,教學結構的設計看似很精巧,很完美,但卻背離、悖反了課文的藝術結構或藝術格調,這樣的教學值得反思和檢點。

二、精當巧妙的點化藝術

課堂教學之所以有價值,就在於它能解決學生學習的疑難之處、困惑之處,就在於它能有疑釋疑,無疑生疑。而這樣的課堂教學價值的實現就在於教師的點化。點化之功最能反映教師對學生學習疑點、文本難點的把握水平,也是衡量教師優秀程度的一把標尺。這種巧妙的點化在曹老師的課堂教學中俯拾皆是,試舉一二例。如:

師:……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思考:第一節寫的是東坡夜遊赤壁,是圍繞著兩個字來寫的,你覺得是哪兩個字?哪兩個字是這節反反覆覆都寫到的?同學們可以互相小聲地商量,我們既要獨立思考,又要互相合作。哪個同學先說?

生1:“赤壁”吧?

師:當然,事情發生在赤壁。但這是背景,不能說是中心。誰來試試?

生2:泛舟。

師:還沒講到點子上。可能我剛才表述得不夠準確。夜遊赤壁是圍繞哪兩個物象來寫的?

生3:我認為他寫的物象,一個是水,一個是月。

師:月亮,大家同意不同意?

生(齊):同意。

水與月兩個物象是深度理解課文的關鍵,曹老師在這裡很細心也有耐心,且它的妙處不在於鋪路引導,而是調整自己的提問話語,進一步聚焦問題域,這便是大師風采。普通的教師直接給答案,優秀的教師補充或提示,只有最優秀的教師才有自審的敏感和洞察的敏銳。這不僅是教學藝術,更是他的“教學精神”——優秀的教學精神,是努力調整自己與學生一致,與學生對接之後再予引導,而不是僅去調整學生與自己一致,使學生為自己接話和傳話。

再舉一例:

師:……在第二層這麼多對偶句中,我們找找最能代表作者基本意思的那一句對偶句,哪一句比較好?

生1: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生2: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師:選哪一個?前一句還是後一句?

生(紛紛):後一句。

師:很好。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哀嘆自己生命的短暫,羨慕世間萬物的永恆長存。這就是客最大的悲哀。讀到這,你清楚客吹洞簫為什麼聲音如此悲涼了嗎?

生(齊):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師:你看大英雄不在了,即便是如曹操那樣的大英雄也“而今安在哉”,更何況我們的人生是如此的短暫、渺小而脆弱,匆匆一輩子就走過了。想到這不由地悲從中來,所以,簫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我們全班齊讀第三節,要讀出客的心情和變化,注意停頓。“況”以後的句子要讀得非常慢,要低沉,是一種非常痛苦的內心情感,我們甚至要想到客說完之後眼裡閃動著痛苦的淚花。

這裡我們不難看出,在深度、準確理解課文方面教師的點化功力,比較、追問、闡釋,一步進一步地進入文心,深入作者的內心世界。

我認為,對於這樣精美精深的課文,根本不需要牽扯其他和“外加一勺”,最為要緊的是關鍵處化開、困惑處通透。這一篇課文的文化元素所涉甚多,教師很容易也很喜歡攀高求遠,扯著荷葉滿塘轉,結果文本本身問題沒有解決,只能得到一些皮相和皮毛。點化,必在文本之內;點化,亦必在關鍵結節處;點化,必須刪繁就簡;點化,必得引向縱深。這不僅是語文教學的真功,更是語文教學的內功。

三、不露痕跡的處理藝術

內功深厚者動作幅度不會太大。看看曹老師這堂課,我更為確信這一點。這裡有師生對話且有深度對話,但似乎並不是在特意彰顯對話。如:

師:這裡有幾句,“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大家只是把它讀了下來,沒有什麼感情色彩,曹老師在這裡讀一下,你們來體會一下。(教師有感情地範讀。)

師:什麼樣的感覺?先開始非常激昂,百萬雄師,一代豪傑。“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一代之雄,最後煙消雲散,這叫什麼?對,欲抑先揚,一下子從沸點跌到冰點,有一種巨大的人生幻滅感,即便像曹操這樣的大英雄,怎麼樣了?不在了,煙消雲散了!要把這種感情讀出來。

也許,有人認為,我選擇的這一段只是教師的講解,不是對話。不對,這就是對話,這是曹老師用心靈與心情跟學生對話。它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許多對話徒有問答的形式,而沒有教師的“在場”,更沒有教師的心靈“親在”。教師這裡示範朗讀,是用自己的理解和情感來帶動學生的理解和情感,是用心靈來激發對話。當然,其他精妙的對話就更多了,限於篇幅不再列舉。

這裡有方法指導,但道來似乎漫不經心。如:

師:……怎麼樣才能將古文背得又快又好?我說要理解,理解才能好背。背東西要把很長的文章分成幾個小片段來背。第三節怎麼背呢?曹老師給大家提供一個方子,我們把第三段拆分成這麼幾個部分。第一個先是蘇子的反應,“蘇子愀然,正襟危坐”;往下,是客人的回答了,先把“況”之前背下來,接著把“況”之後的幾組對偶句背下來。這樣是不是好背一些?

前面介紹賦的特點,已隱含著背誦的指導,這裡又在給予背誦方法的指導,這也就難怪這篇不算很短的文章在兩節課中學生竟能背誦了。

這裡還有小組合作和研究性學習,但一點也沒有生硬牽強之處,只覺得面對這類學習內容非有這樣的學習方式莫辦。如:

師:……課文第一節和第五節蘇子就用形象的語言告訴我們怎麼“共適”。我們前後四位同學組成學習小組,結合第一節和第五節,四人一組討論,看看蘇子和客是怎麼“共適”的。討論好後,請每組選一個代表發言,我們全班交流一下。

師:……這篇文章不易理解,許多成年人都不大理解它的內蘊和精髓。大家理解得很有深度!下面要探討一個有挑戰的問題,我們來猜想:你覺得本文哪一段的意思是作者最先想到又最想表達的?理由何在?作者又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出來的?我們還是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不要怕講得不對,我們按照老辦法,推選一個代表發言,其餘同學補充。

在師生親和的對話中,對於那些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教師運用了小組合作和研究性學習的方法;但是,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適時穿插而非刻意為之。之所以覺得自然,是因為水到渠成。安排這些小組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恰好都是落在具有思維挑戰、有討論質疑空間的地方,因而能讓學生的思維在這裡打彎、碰撞,以激發思維的火花,引爆靈魂的頓悟。

最後,我想抄改王安石《題張司業詩》來結束本文簡評,以表達我讀後的感受和敬意:

金陵司業詩名老,課堂皆言妙入神。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作者單位: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本文來源:《語文教學通訊》A刊2017年第10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