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幹了10年的老員工終於離職了,他說,這種老闆千萬不要跟!

有的老闆挺自豪一件事,就是手下有一批跟隨多年的老員工,這既側面說明了老闆的魅力,也明確證明了老闆的能力。

不然,員工為啥跟著我幹呢?

實際上,這種情況往往經不起推敲,員工表面唯唯諾諾、背後咬牙切齒,也是有的。

想法導致行為,行為決定結果,開公司若是想錯了人,那早晚有掉坑裡去的可能。

那個幹了10年的老員工終於離職了,他說,這種老闆千萬不要跟!

王總最近不開心,他對我說,一個跟他幹了快十年的老員工離職了,很受傷,有種被背叛的感覺。

什麼原因呢?

員工說是想換個環境,這理由讓王總不以為然,“估計是找了個工資高點的公司,這小子別把我客戶給帶走嘍”

你看,人情經不起利益的考驗,現實總是如此。

這時候老闆都是清醒的,不會高估自己的魅力和能力。

“就他那點能耐,我還不知道嗎,到哪裡也幹不長,早晚還得回來。。。”

王總一口喝乾了杯子裡的啤酒,憤憤不已地說。

那個幹了10年的老員工終於離職了,他說,這種老闆千萬不要跟!

恰巧,那個員工我也認識,後來偶爾碰到他,他知道我和王總很熟,但依然一肚子委屈。

他說,他是被王總逼走的。

從公司開始起步,他就在那裡幹了,當時工資普遍不高,但他覺得陪老闆一起創業,以後成功了總有回報的時候。

所以,一開始業務開展艱難,來來去去不少員工流動,他也堅定地留了下來。

幾年後,公司有了發展,王總給他加了工資,一個月兩百塊,但承諾給他有分紅。後來,事情慢慢就複雜了,人和人之間相處時間長了,自然會產生感情的。作為公司元老,他和王總不再是純粹的上下級關係,平時也經常喝酒玩耍,慢慢就有了幾分兄弟朋友的味道。

矛盾的出現是在近兩年,“我實在是忍不下去了”,他有意見的主要在兩方面:一是他認為,隨著公司人員增多,王總越來越開始“裝逼”、時時端著老闆的架子,建立了許多管理制度,影響了工作和業務的效率;二是他最忍無可忍的待遇問題,提成規則一變再變,“受不了我們拿提成多”,而且原來說好的分紅也打不少折扣,讓他很不爽。

“沒什麼用的管理工資都那麼高,我們的工資卻一直這麼低,太不公平了”

他覺得心裡不平衡,太窩火,因此再和老闆鬧了幾次彆扭後,乾脆不幹了,“誰離誰不行啊”,他說,現在工資比原來高出了一半多。

那個幹了10年的老員工終於離職了,他說,這種老闆千萬不要跟!

給錢少,不開心,可以說是員工離職的兩大原因。

但老方認為,問題的根本不在這裡,關鍵還是員工和老闆的認知差距。

很多老闆以為,是我花錢養著員工,那麼他們理所當然地必須聽從我的安排,不然就是對抗和背叛;而員工則覺得,自己是憑能力吃飯,又不欠你什麼,幹嘛非得看你臉色?或有些員工也有打工心態,姿態比較低,對老闆能忍則忍。

可是,實際上員工和老闆的關係是雙向的,兩者都是互相依存的,當然老闆的社會地位要高一些,因此相對比較強勢,但本質上,無論老闆,還是員工,都只是角色的不同,都是為了工作的效益和結果服務的。

從工作和做事的層面,兩者是平等的。

事實上,我發現在許多傳統企業裡,雙向選擇只是口頭上說的,鮮有員工敢抱著這樣的態度,而老闆也鮮有能容忍手下抱著平等的姿態和他對話。

質疑絕對不可以,老闆必須保證自己的權威、對員工和公司的絕對控制。

那個幹了10年的老員工終於離職了,他說,這種老闆千萬不要跟!

公開的質疑不行,員工只能是背後議論。

表面是虛偽的和氣,背後是難忍的抱怨,這才是真實情況。

從組織健康的角度看,這些都談不上是健康的狀態,在一個扭曲的現實立場當中,老闆和員工都變得失真。

這樣的公司裡,也必然無法持續維持多少員工長期的存在。

只是成本的增長,就會導致老員工週期性地離開,這不是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所以,上面王總和員工的結果幾乎是註定的,所謂糾結,也不過是小情緒的一點化學反應。

成本和平衡,是老闆天然的利益訴求;個人成長和收入增長,是員工永恆的利益訴求。一旦兩者的矛盾不能調和,那隻好一拍兩散嘍。

正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那個幹了10年的老員工終於離職了,他說,這種老闆千萬不要跟!

世上哪有無緣無故地忠誠,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太低;世上也沒有固定不變的誠信,誠信是因為失信的利益不大。

員工要誠信,老闆要忠誠,關係要想不崩塌,解決這個矛盾,辦法也不是沒有。

那就是識人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夠大的利益去滿足雙發的需求,讓老闆收益更多,讓員工收入更高,自然兩全其美。

這也是公司必須追求利潤增長和業務規模的根本原因。

一切都是為了成長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