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白镇:种植“小草坪” 发展“大产业”——我市三产融合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盛夏时节,依山傍水的西冯村绿意盎然,3000多亩草坪宛如一块块绿毯错落有致,镶嵌在茅山腹地。

作为茅山水库搬迁移民的主要安置村,西冯推行草坪种植20年来,从最初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转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从过去的单一草坪种植,延伸至花草木整个产业链,草坪这一“绿色产业”为西冯人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效应。仅去年,全村草坪年销售产值达1.8亿元,集体经济收入268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36800元,后白镇也已成为省内最大的草坪产业基地。

在后白,草坪产业的发展,不仅让农民增收致富,也带动了相关产业迅速发展,绿色产业链被越拉越长。

“每到草坪收购的高峰期,找不到铲草坪工人,我就对着满地草坪干着急”,种植户方卫军就曾因找不到铲草工丢失了南京的一家客户,“客户上门来取,草坪就在地里但就是装不上车,最后订单也黄了”。过去,全村的种植户几乎都出现过由于人手短而出现交货延迟和丢失订单的情况。西冯村委会主任张献杰介绍说,村里瞅准了专职铲草人员缺失这一市场先机,鼓励村民参与到铲草工作中来,目前村里已有了40多支铲草坪队伍,专职铲工近500人,销售高峰期缺人手的现象不复存在。“这一做法不仅解决了人员短缺问题,同时也增加群众收入。”

除此之外,村里还有着70多人的经纪人队伍,拥有200多台机器的扎草绳及割草队伍和120辆运输车的运输队伍。“以前稻草只能放火烧,现在,稻草经过加工还可以挣钱,不仅成本低,利润也相当可观,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西冯村,仅扎草绳一项,就附带从事草绳加工业的老弱劳力200多人,年生产草绳170多万斤,创收30多万元,每年能为全村人均增收400多元。

一批精干的经纪人,也逐步由单纯销售花木草向承揽绿化工程发展,并积极参与城市绿化工程的竞标。“参与招标不仅能让我们掌握最新的草坪的价格、品种、档次等市场形势,也能实现产业链效益的最大化。”

人才技术引进是产业源源不断发展的源头活水。在后白镇科协主席陈英豪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在建的江苏省草坪示范基地,“西冯村将与南农大、省农林学院等高校深度合作,成立草坪研究院,引进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带动当地草坪产业进一步升级,并围绕草坪产业打造省级草毯绿波小镇”。

“随着西冯草坪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草坪需求量不断增大,客户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保护土壤和效益更好的新品种‘沙坪’被大力推广。”张献杰介绍说。

采访当天,在西冯村村委会附近的一大片草坪种植地里,两辆挖掘车正忙着翻土,为重新铺设雾喷灌管做准备。记者注意到,被车铲翻动的并非传统土壤,而是沙土。

在外行人眼中,可能沙土的价值不高,比较贫瘠,种植存活率不高,其实不然。张献杰指着不远处翻出的一块沙土告诉记者,在耕作层土壤上播种草籽,每到草坪成熟季,车铲会连土带草一起铲成“草皮卷”销售。“去年以来,西冯村已增加沙坪种植面积200多亩,效益是过去土坪种植的4倍以上,还带动了后白全镇增加沙坪种植4000多亩。”

草坪产业的发展也激发了西冯全民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情。除了发展花草木以外,村里还发展了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乡村餐饮业及休闲旅游农业。2010年,西冯村在窑场原址上建起了西冯农业生态园,集休闲、垂钓、度假、采摘于一体,为人们在工作之余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西冯还借助全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以绿道建设串连起了村庄、景点和农家乐。目前有西冯农业生态园、北大荒农庄和西冯茶社等多个农家乐,村内及周边设有5个驿站,其中一级驿站1个、三级驿站4个,为游人提供车辆租赁、餐饮、垂钓、休闲、住宿和采摘等为一体的农家乐体验。

去年,村里又新成立了西冯园林绿化公司,负责草坪的售后服务。“对于客户来说,与重新购买相比,做好现有草坪的管理和养护工作显得更加实惠。”张献杰告诉记者,目前南京、上海等多处周边城市的市政项目均由西冯园林绿化公司来负责管理。“完整的产业链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也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赞誉。以前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上海世博会都出现过西冯草坪的身影,现在西冯草坪已经走出国门卖到了新加坡。”

如今的西冯村,已经彻底摆脱昔日贫困村的身份,一栋栋洋房、一片片绿地、一个个果园以及一条条整洁的水泥路成了这里的风景。经过近20年的苦干实干巧干,这里已经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国家绿色产业化示范单位、江苏省最美乡村、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等。

熊金霞 顾 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