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银行:金融+科技 破解企业融资瓶颈

大连银行:金融+科技 破解企业融资瓶颈

“谁来为中小企业的信用进行背书?”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违约率均较大型企业高,其信用背书问题常常使得银行业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心有余力不足”。

伴随着近年来Fintech技术大行其道,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金融+科技来解决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背书逐渐成为一种可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大连银行紧跟国家政策聚焦供应链金融,交易银行部发力金融科技应用,整合贸易金融产品,剑指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信用背书

大连银行与一家大的平台合作,以央企和优质地方国企的应付账款在平台上拆分流转,实现“N+N”供应链融资,这一金融创新让众多中小企业受益。

某公司是央企一级子公司,供应商数量超过一千余家,应付账款金额上百万元至几千万元。大连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发现,该公司的一级供应商有些是央企二级、三级子公司,有些是实力雄厚的优质企业,融资需求较少。与此同时,该公司的三级以后供应商应收账款账期6个月-12个月不等,融资意愿异常强烈。基于此,大连银行与某平台公司合作,利用国家发展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契机,说服某公司将大量应付账款在某平台进行流转。一笔几千万元的应收账款通过十数次拆分、流转,终端融资客户最小的融资金额不足10万元,实实在在解决了中小企业信用背书问题。

2017年,这家公司累计实现3亿元以上应付账款在某平台流转,单笔平均融资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线上供应链系统提升效率

供应链金融的一个特点是客户区域分布比较分散,网点分部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供应链业务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供应链业务由于单笔金额小,对于城商行来说成本偏高。对此,大连银行积极加快建设线上供应链服务平台,2017年,上线了供应链金融管理平台,充分整合了内部业务操作、核心系统、信贷管理、风险监控等相关系统流程,从业务申请、业务审批到融资发放均通过供应链金融管理平台办理,实现了线上放款的时效性。

某企业是大型生产企业,下游分布多达全国31个省市,分布区域异常分散,大部分经销商大连银行的网点无法覆盖,在供应链系统上线后,经销商可以根据经营安排每月大连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平台进行线上申请放款,与此同时,大连银行可以与该企业系统进行对接,实时跟踪发货信息和货物流转,为企业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大连银行表示,将不断优化和完善交易银行产品体系,聚焦供应链金融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企业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