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行與影響力,菩薩道應該怎麼修?

菩薩行與影響力,菩薩道應該怎麼修?

佛經講:羅漢修自利自覺,因此稱為自了漢;菩薩修自利利他、自覺覺他,因此稱為慈悲行;佛雖然也修自利利他、自覺覺他,但同時還不被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行為所束縛。佛的行為是無為的、也是全自動的,因此稱為解脫道。

菩薩的舞臺面對的是整個宇宙與眾生,所謂的互動,就是自己與環境的和諧共處。要想讓世界與自己互動,就必須要有影響力才行。否則,也許不但不能引起互動,反而還引來追殺圍繳。因此,要想修大乘菩薩行,必須要修影響力。“影響力”就是影響眾生與萬物的能力。

影響有情眾生的能力有很多種,例如:可以用權利或地位影響別人;可以用武力來影響別人;可以德服人、以理教化人……。用權利、地位或武力來影響別人,很容易引來反作用力,因此,這種方式最終很難和諧。最好的影響方式就是以德服人。

菩薩行與影響力,菩薩道應該怎麼修?

我們人類的道德標準,主要就是慈悲助人。做了惡事會擔心別人前來報仇,這樣每天就會生活在擔憂、恐懼之中;做了善事就沒有這個擔心了,因此,每天會瀟灑從容、氣定神閒。

慢慢就會培養出無事於心、無心於事、超凡脫俗的氣質,煩惱的眾生見到這種氣質的人,心中的煩惱慢慢也會消失,這就是攝受力。

如果我們經常與抑鬱、糾結、煩惱的人在一起,心情也會不舒服的。因此,要想行菩薩道,必須要慈悲,還要培養出超凡脫俗、氣定神閒的氣質。

大家知道菩薩道應該怎麼修了嗎?很多人都認為幫助別人必須要有錢或有力氣,其實沒有錢一樣可以幫助別人的,我們用自己的氣質也一樣能給別人帶來歡樂。修煉氣質的方法很簡單,也不需要金錢的投入,只要每天投入慈悲、善良、瀟灑、從容就可以了。而且投入的時候自己也在享受,這是多麼省事的自利利他之舉呀!

菩薩行與影響力,菩薩道應該怎麼修?

大家每天只要經常觀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正在處於瀟灑從容、超凡脫俗的狀態中就可以了。如果發現自己正在煩惱,那就及時地調整過來,這就是修行。慢慢地你會發現周圍的人都是很慈悲的,也都喜歡與你做朋友,你的命運也會隨之而改變的。

習慣成自然之後,我們就神不知、鬼不覺地成佛了,這樣的氣質會讓我們享用不盡的。讓我們從今天起就開始做演員吧,用自己的生命演繹一場超凡脫俗的仙佛之戲,從現在起就體會一下做佛菩薩的逍遙吧!大家現在就可以把自己調到快樂的狀態中,只要你處在快樂的狀態,那你當下一定就是快樂的。師父不教大家練,是直接就教大家怎麼享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