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大量進口美國大豆而不收購我們國內自己產的大豆?

某天某月的某一天


提問——為什麼中國大量進口美國大豆,而不收購我們國內自己產的大豆?

造成這種情況,原因有不少,有一些客觀因素,也有一些主觀因素,整體來說比較複雜。如果回答這個問題,筆者能夠給以講很多很多,但是礙於情況所限,我就簡要的說一說,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國產大豆種植劣勢太明顯!

筆者一直認為,之所以國產大豆產業發展一直萎靡不振,和國產大豆的種植劣勢有很大的關係,而這個種植劣質體現在價格、畝產和收益這三個方面。

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和美國、巴西、阿根廷這些世界大豆主要出口國來比,我國大豆的平均畝產,市場價格和種植效益上可謂是全面劣勢。

具體來說,我們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平均畝產只有美國的轉基因大豆的7成左右。

而在價格上,美國大豆漂洋過海來到我國港口,各項費用扣除之後的進廠價還要比國產大豆的市場收購價格便宜不少。

在種植效益上美國大豆更是“完爆”國產大豆,因為美國的大規模機械化種植,種植成本較低,而且美國給予農場主高額的補貼,讓他們的大豆種植效益遠超我國。

據筆者瞭解,我國很多地區的大豆種植戶,如果沒有大豆生產者補貼的話,種大豆是要虧本的,很多人直接坦言,就是由每畝100多元的大豆生產者補貼才支撐著自己繼續種植大豆,要不然早就改種玉米或者稻穀了。

振興國產大豆,從自我做起。

這就是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目前遭遇的困境,全方位受到進口轉基因大豆的“吊打”,企業不願意採購,農民不願意種植,而消費者出於價格考慮購買意願也不明顯。

就這樣,國產大豆只能在進口大豆麵前毫無招架之力,早已經沒有了和它扳手腕的實力。

什麼時候大家都願意去超市購買過程非轉基因大豆油的時候,再說振興國產大豆吧。

大家作為消費者都不去購買,企業怎麼情願去採購?農民怎麼指望大豆價格上去?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5.29


糧油市場報


我以前工作過的港口以及附近的港口(海港),就有國有的榨油廠(例如中糧),也有中外合資的榨油廠(益海嘉裡)。

為什麼這些榨油廠會建在港口?

原因顯而易見,就是降低進口大豆的運輸成本。

因為這些榨油廠所用的大豆全部都是國外進口的,主要來自於美國、阿根廷、巴西等國家。進口的大豆從國外海運過來,到達海港以後,榨油廠直接把貨輪上的大豆傳送到榨油廠,省掉了大豆陸路運送的成本。這對於榨油企業來說,節省了非常大的一部分費用。

我們所買到的大豆油,幾乎都是轉基因的

為什麼榨油企業不夠買國產大豆?因為成本和產量。

進口的大豆均為轉基因大豆。轉基因大豆的有一個特點,出油率特別的高,遠超東北黑土地長出來的大豆。而且轉基因大豆的成本低,遠低於國產大豆,所以,榨油企業首選的國外的進口轉基因大豆。

所以,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調和油裡面基本都含有轉基因大豆油;我們所買到的大豆油,基本也都是轉基因大豆油。

為什麼不收購我們國產的大豆,主要就是成本高,而且出油率低,榨油企業不會去幹虧本的買賣。

為什麼我們國家不種轉基因大豆

既然國外種植轉基因大豆那麼便宜,出油率又高,為什麼我們國內不種植呢?


因為轉基因到底對人類產生什麼樣的後果,現在沒有任何研究來支撐說明,國內還沒有放開種植轉基因大豆。

如果哪一天,國外的大豆不讓我們進口了!也許那一天,我們逼不得已,為了大家能夠吃到油,只能自己種植了!

國產大豆也有國產大豆的優勢。轉基因大豆只是拿來榨油,不能流入到市場;國產大豆拿來做豆漿、做豆腐都很香。


南寧美食攻略


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了9000多萬噸大豆,佔美國大豆總產量的60%以上。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大豆第一進口國,從美國進口的9000多萬噸大豆,也只佔中國進口大豆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年,中國從外國進口的大豆總量將近3億噸。

除了美國外,中國的大豆主要進口國,還有巴西等南美國家。

而國內的大豆產量只有可憐的1000多萬噸。

如此巨大的進口量,如此“貧瘠”的國內大豆生產量,讓更多的國人認為大豆是國外引進中國的作物。可實際上,中國種植大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在5000多年前,軒轅黃帝時,中國就已經開始種植菽,也就是大豆。可見,大豆是中國原有的傳統種植作物。

那為什麼在現代化的農業下,中國大豆的生產量反而不夠了呢?必須靠著進口國外的大豆來滿足市場的需求?

其一,國內大豆的品種落後。

類似美國等大豆種植國,大豆的種植品種和國內是不同的。國內的大豆轉基因種植並未有放開限制,種植的大豆品種多為傳統品種。所謂的傳統品種和國外品種,最大的區別也就是是否是轉基因大豆了。國內普遍種植的是非轉基因大豆,而國外普遍是轉基因大豆。

撇開我們常常討論的轉基因的安全性問題不談,只從大豆生產力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非轉基因大豆的生產成本要比轉基因大豆高很多。

主要體現在大豆的抗除草劑能力。

在大豆田間生長時,雜草的清理是一個非常佔用勞動力的工作。非轉基因大豆不具有抗除草劑藥性,主要是草甘膦。如果用除草劑進行除草,大豆也會受到影響。但轉基因大豆具有抗草甘膦的特性,除草時可以噴一遍草甘膦了事,簡單快捷。

也就是由於國內大豆品種不具有該特性,導致了國內大豆的生產成本較高。

傳統種植下,種一畝大豆的產量可能不及小麥、玉米的三分之一。更多的農民自然選擇種植小麥和玉米了。

其二,美國的大豆補貼和國內的糧補政策

美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大豆出口國和第一大大豆種植國。美國農業相關部門,對於大豆產業的支持是非常瘋狂的。

2010年,美國的大豆播種面積是4.65億畝,2017年為5.43億畝,增幅達到了16.8%,產量也從9066萬噸增加到了11951.8萬噸。遠遠超過了美國國內大豆的需求。

在美國瘋狂的大豆補貼政策,美國大豆的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從而以低價的生產成本擾亂了國際大豆市場,造成了大豆傾銷的不公平貿易。

在此前,實際上,中國在1995年前,還一直是大豆出口國。而十幾年來,由於國內對於小麥、水稻、玉米等主糧作物的需求是第一位的,保證主要糧食作物的生產,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是第一大任務。

對於這時段來說,有足夠的糧食比大豆更重要。所以,國內的農業補貼除了東北一些大豆主產區外,其它的都以小麥、水稻等為主。這也從一方面造成了國內的大豆生產成本是比較高的,至少沒有種小麥、玉米合算。

兩相對比,國內的大豆加工企業,自然選擇價格更低的美國大豆來進行加工。

其三,國內大豆需求量巨幅增加

中國是大豆最大的消費國,沒有之一。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肉食類、蛋白類的消費量也大幅增加。十年來,中國的肉類消費量達到了一個恐怖的增長,這是導致了中國必須從外國進口大豆的一大主因。

原因在於,幾乎90%以上的美國轉基因大豆,都用來了加工生豬等飼料,也就是我們常說得豆柏。

中國的養殖行業,對於進口大豆的依賴是巨大的。

而其它行業,比如豆類食品,絕大多數採用得還是國產大豆。國產大豆在這一方面也能滿足國內的需求量,畢竟吃豆腐之類的,消耗遠遠低於養殖要用的飼料。至於在豆油方面,消費目前也在升級。橄欖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都有和大豆油一較高下的實力。

也就是說,國內大豆的需求量暴增和對外進口的依賴主要來自於國內的養殖業。若是減少對美大豆的進口,或許會導致國內的養殖行業成本加大。

最後,較好的消息是,近年來,隨著國內糧食生產水平的提高,國內的農業方向重點也已經關注到了大豆的生產上。或許,當農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後,國內的大豆種植業能重回以往的榮光。

鼓勵農民種植大豆、加大對大豆種植的補貼、推進改良大豆品種等,應該是我們接下來要做得事情了。


新農民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由於人口眾多,糧食需求量巨大。尤其是近10多年來我們的生活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及飲食結構的改變,豆類需求量不斷增長,而我國大豆的生產量一直不夠,不能滿足人們需求。而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家的大豆量大優質價格廉,這是造成我國大量進口大豆的根本原因。



2017年我國進口的大豆大約是9500萬噸,而我國本土生產的大豆大約是1200萬噸,產量相差近5倍,進口大豆的質量優勢價格優勢已經被公認。2017年我國大豆播種的面積大約是1.07億畝,我國現總共有耕地20.24億畝,如果我們要用純國產大豆又要滿足需求的話,那麼我們就需要把全國將近1/3的耕地用來種植大豆。但是耕地有限,大豆滿足了,那口糧怎麼辦?這會造成有限土地分配嚴重不合理,糧食問題的危及就會出現,缺糧就要進口,10多億人口的糧食安全就會被控制在外國人手裡,這不是國家的安全策略。所以進口大豆從國家糧食安全層面來說即能避免糧食危機,又能滿足大豆需求。



在我國,我們種植的大豆是非轉基因大豆,大豆產量低,種植成本較高。而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家種植的大豆是轉基因大豆,它產量高,農場機械化作業,生產成本低。所以在價格上有很大的優勢。2018年進口的大豆價格大多是1.7元/斤,而國產大豆市場價大概是1.9元/每斤。作為以利潤為主的企業,沒有理由拋棄質優價廉的進口大豆而選擇國產的大豆。

生活中我們處處都會用到大豆。我們國家是油脂消費大國,進口的大豆絕大部分都被用來榨油了,加工成大豆油和副產品豆粕飼料。非轉基因大豆蛋白質含量較高,通俗點就是營養豐富,而轉基因大豆主要是出油率高,國產大豆出油率大約是在15%,而進口大豆出油率大約是19%,所以我國食用油行業加工的原料大都都是進口的轉基因大豆。



又有人會問,那為什麼我們自己不種轉基因大豆增加產量呢?在轉基因方面,我們國家現在還沒有成熟的品種,國家只是審批一了一些進口轉基因農作物的安全證書,國內的生產應用安全證書還沒有批過。但是未來發展國內大豆種植業的方向以後肯定是轉基因大豆。


轉基因食品的健康問題,現在還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但是就目前我國的情況來看進口大豆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避免的,還將長期依賴進口來滿足我們日益增長的對豆類的需求。


我是平哥


我們自己的大豆由於經歷了上千年的栽培,且環境相對封閉,導致大豆遺傳基礎狹窄,品種退化加快。題主也知道我國的大豆根本不應該被稱為大豆,而應當被稱為“黃小豆”。而美國的大豆就要飽滿許多,他們的品種比我們的優異。而且相對而言我們的產量太低了,根本不足以滿足內需。

美國有專門種植大豆的農業區,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丟要超過我們,價格也比我們自己的低。如果我們完全自給自足,有三分之一的耕地都要種植大豆,這是不現實的。

為解決這一現狀,我們必須加大育種投入,拓寬種質基礎,引進優質外來品種。


看球人


鍾情三農以為,提出這樣問題的人完全是糧油行業的門外漢,稍微瞭解一下我國大豆市場現狀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我國進口大量的國外大豆完全是國內需求太過於旺盛,而國產大豆供給量太低造成的!並不是國家特意的為了討好某個國家而做出的“諂媚”之事!

棄車保卒——大豆大量進口,主糧基本國產!

那麼有些人估計又要說,既然我國的大豆需求量那麼旺盛,為什麼不完全來全部國產呢?這個問題筆者已經回答了不下十遍!那樣做的話,中國人是要餓肚子的!

你知道國內大豆需求完全國產需要多少億畝土地麼?

你知道這將會造成我國的主糧作物產量嚴重下滑麼?

如果想維持目前我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我國每年超過1億噸的大豆消費量是必須的,但是目前國產只能提供1500萬噸左右!

說句實在話,在主糧和油料的大豆的選擇中,國家選擇了主糧,畢竟到了特殊時期,油、肉、蛋和奶可以少吃一點沒什麼,但是不管是什麼時候,糧食都不能少!

我國大量進口大豆,確保國內的糧食供給問答且平衡,也算是“棄車保卒”吧。

全面潰敗的國產大豆!

對於很多人來說,長久以來很難理解一個現實情況,那就是我國每年進口大量的轉基因大豆,而國產大豆卻一直萎靡不振!為什麼有些企業寧願選擇進口轉基因美豆或者巴西、阿根廷大豆,也不願用國產大豆?

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一一道來,請大家認真看一看!

據權威數據顯示,以2017年為例,我國的大豆消費量中,國產大豆所佔的比例只有不到17%,而另外的83%以上都是被進口轉基因大豆所佔據!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國產大豆出油率低,不利於壓榨消費!

熟悉大豆市場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國產大豆在蛋白質含量方面有著一定優勢,但是在出油率上卻明顯不如轉基因大豆,而且我國大豆消費中87%都是用作壓榨消費。

所以,企業選擇用出油率更高的轉基因大豆來榨油也就更有利潤,也就情理之中。

國產大豆種植產量低,效益低!

在我國,種植大豆的收益即便是加上較高的生產者補貼,可收益依舊“感人”......

2017年為例,我國的大豆平均畝產只有140公斤!如果按照我國同期大豆市場需求量為1.1億噸來計算的話,需要7.9億畝耕地來種植大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進口大豆價格優勢明顯!

一直以來,進口大豆的價格優勢都是比較明顯。

目前,進口美豆到岸完稅價在3300—3400元/噸,較國產大豆有著明顯的優勢,即便是較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也有著100元/噸以上的價差!

所以,油脂企業為了保證壓榨利潤,更多的採用進口大豆也是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利潤!正所謂無奸不商,商人逐利!

造成題主所言的這種情況,可以這麼說,一直以來,國產大豆在面對進口大豆的時候,可謂是:

先天不利!喪失機遇!最後一敗塗地!


鍾情三農


“為什麼中國大量進口美國大豆而不收購我們國內自己產的大豆?”這句問話其實不夠嚴謹——中國目前不得不進口,進口量最大的不僅僅是美國。


為什麼?原因如下:


一、國內產量不足。


2017年我國國產大豆產量在1400多萬噸。我國每年的大豆消費量在11200萬噸。國內產量遠遠不夠。


進口勢在必行,2017年我國共進口大豆9550萬噸,其中三分之一來自美國,5093萬噸來自巴西。


幾年前的進口量絕大部分來自美國,近年來拓展進口渠道,轉向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這兩年進口量最多的國家已經是巴西了。

二、進口黃豆出油率高、價格便宜。


美國也好,南美也罷,大豆都是轉基因品種,出油率高,價格低,經過海運的長途跋涉,到中國的成本價卻遠低於國產大豆。


目前,東北地區國產大豆收購價每噸3500-3600元,天津港、廣東港口進口大豆分銷價格3390元,進口大豆的優勢很明顯。


三、國產大豆的價值優勢並未得到體現。


我國是大豆之鄉,國產大豆是非轉基因,出油率低1-2個百分點。但食用品質好,曾經也當過出口大國。


我國居民對豆芽豆皮豆粉等豆製品的消費量比較多,這1000多萬噸的國產大豆,更多的主要用於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必然面臨消耗慢、收購量小且收購常年化的特點,儘管我國大豆品質高,但成本也較高,收購價格相對比較低。事實上,國產大豆的價值並沒有得到有效的體現。


四、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產國之一。


為何從美國進口,因為美國是農業大國,土地平坦適合機械化耕種,因此大豆產量較高。美國中部盛產大豆,是全世界最大的大豆產國之一,產大於需,所以會進出口。

綜上所述,我很認同這樣一句話,“通商者,相仁之道也,兩利之道也:客固利,主尤利也。”譚嗣同在《仁學》說得好,中外通商貿易是兩利之道。


“要使車子走得快,就得給輪子勤上油。”我國現在的重點是快速的提高生產力,提高大豆的產量,不僅是優質的,還是優產的,優價的。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地辦事。”關於大豆,國人需要“迅速的辦事”。


相信總有一天,吃大豆的時候,全世界的人都會翹起大拇指:“yes,中國造!”


有書課堂


豆漿、豆油、麻辣豆腐…豆製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我國每年都會種植上千萬噸大豆,可有人卻說我們現在吃的大豆可不是國產,而是進口。

既然已經有上萬噸的國產大豆,為什麼還非要去進口呢?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更可謂是大豆第一使用大國,每年我國都會使用9000萬噸左右的大豆,而國產大豆的產量僅能達到1000萬噸,所以之所以進口,最主要的原因是真心不夠用啊…

比如,豆油從30年前每個人每年消耗2.6公斤,到現在的22公斤,如果想要跟上這樣的速度,就需要再增加20%左右的土地去種植大豆,既影響其他農作物產量,也不划算。

再來,進口大豆的國家主要是美國、巴西等,這些國家由於環境合適,種出來的大豆不僅便宜,產量也更穩定,出油率也要高很多。

但是,因為是轉基因大豆,這些大豆也被限制,只能用來榨油或做飼料,有些商人為了利益,也會選擇這些大豆,還會把加工廠建在港口,方便加工進口轉基因大豆。

至於那些國產大豆,則會被用來做豆腐、豆花、豆漿等食用大豆產品。

也有不少人疑惑,既然轉基因大豆出油率高,還能防病蟲害,為什麼不直接拿來用呢?

這是因為轉基因技術還在發展當中,所以並沒有開放,甚至還有規定,轉基因生產的豆油,必須在配料表中標註轉基因大豆字樣。

中國農業科技越來越發達,相信總有一天,國產的大豆豆油,也會走進千家萬戶~


找靚機二手機


開懟! 這兒是不講廢話,只講肺話的《布衣聊三農》,咱家就是毒舌小編——布衣!沒事別輕易關注,因為布衣總說扎心的大實話,紮了你的心可不好玩!今天懟一懟“為什麼中國大量進口美國大豆而不收購我們國內自己產的大豆?

或許很多農民並不知道一個眾所周知的事,那就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沒有之一,僅2017年,中國就跟美國佬拿銀子換來9000多萬噸大豆,9000多萬噸是一個什麼概念,就是美國佬大豆總產量的60%以上,這還不夠,還有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國家的大豆,都源源不斷的送到中國, 每年,中國從外國進口的大豆總量將近3億噸。而 而國內的大豆產量只有可憐的1000多萬噸。

顯而易見,不是中國的企業不收購自己的國產大豆,而是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當然這是專家說的,專家沒有說的原因,今天布衣來說一說:

一 國內大豆價格高

一個不爭的事實,進口的大豆都是轉基因大豆,而國內種植的大豆都是非轉基因大豆, 撇開我轉基因的安全性問題不談,只從大豆生產力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非轉基因大豆的生產成本要比轉基因大豆高很多。 主要體現在大豆的抗除草劑能力。

大豆田間生長時,雜草的清理是一個非常佔用勞動力的工作。非轉基因大豆不具有抗除草劑藥性,主要是草甘膦。如果用除草劑進行除草,大豆也會受到影響。但轉基因大豆具有抗草甘膦的特性,除草時可以噴一遍草甘膦了事,簡單快捷。

在種植效益上美國大豆更是“完爆”國產大豆,因為美國的大規模機械化種植,種植成本較低,而且美國給予農場主高額的補貼,讓他們的大豆種植效益遠超我國

二 國產大豆出油率低

進口的大豆均為轉基因大豆。轉基因大豆的有一個特點,出油率特別的高,遠超東北黑土地長出來的大豆。而且轉基因大豆的成本低,遠低於國產大豆,所以,榨油企業首選的國外的進口轉基因大豆。

三 國產大豆的價值優勢並未得到體現

中國是大豆之鄉,雖然國產大豆出油率不比進口大豆,但食用品質好,加上中國老百姓對豆芽豆腐豆粉等豆製品情有獨鍾,所以國產大豆更多用於食品加工,而 食品加工必然面臨消耗慢、收購量小且收購常年化的特點,儘管我國大豆品質高,但成本也較高,收購價格相對比較低。事實上,國產大豆的價值並沒有得到有效的體現

綜上所述,並不在中國大量進口美國大豆而不收購我們國內自己產的大豆,但其背後的隱情卻狠狠的紮了數億農民的心

雖然布衣也認同“ 通商者,相仁之道也,兩利之道也:客固利,主尤利也。”譚嗣同在《仁學》說得好,中外通商貿易是兩利之道。但在全球尚未對轉基因大豆的安全做出定論前,中國企業大量進口轉基因大豆來榨油賣給國人,是否得當?

商人追求利潤本沒有錯,但中國更講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於此同時,中國農民更期望在保證大豆質量的同時,提高生產力,提高產量,相信總有一天,吃大豆的時候,全世界的人都會翹起大拇指:“yes,中國造,放心”


布衣聊三農


無論世人對轉基因作物怎麼看,就目前國際形勢看,轉基因大豆幾乎霸佔全球大豆的主要市場。大豆主產出口國美國、巴西、阿根廷,也是世界三大轉基因大豆生產國。美國大豆轉基因高達90%,巴西75%,阿根廷基本上全是轉基因大豆。供給如此,要解決需求也就別無選擇。

轉基因大豆為何而來

轉基因大豆1994年被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批准,是較早成為商業化大規模推廣的生產轉基因作物之一。


轉基因大豆中的粗脂肪、粗蛋白、脂肪酸、黃酮和酚酸的含量,明顯高於非轉基因大豆。並且,這些物質具有提高植物對物理環境的適應性,增強植物抵禦天敵侵襲及抵抗病害的能力。因此轉基因大豆成本相對較低,被廣泛種植。

由於轉基因大豆,培育目的是抗蟲、抗藥,所以較好分辨,一般轉基因大豆呈扁緣或橢圓,色澤暗黃,無蟲蛀痕跡。



國產大豆話語權的失去

中國擁有悠久大豆種植歷史,曾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1995年還擁有全球大豆90%生產能力。但近年來,中國大豆產量連年下滑,2016年產量僅有1294萬噸,不及進口量的七分之一。

東北大豆品質優良,受近年美國大豆、南美大豆的衝擊,導致東北大豆這最後的堡壘也面臨全面“淪陷”。這兩年,國家調減玉米鼓勵種植大豆,從2017年的種植面積看,大豆麵積提高了978萬畝。但後市豆價不佳、玉米高企,種植大豆費時費力,收益不升反降,可以預見今年一些農戶又會轉種玉米。既要滿足國內需求降低成本,又要避免影響其他作物生產,只能依賴於進口大豆。況且四大國際糧商當年借大豆危機時藉機收購、控股了一大批中國大豆壓榨企業,佈局大豆市場。目前,從原料到加工再到食用油市場,中國大豆產業已被外資或跨國公司控制。過高的對外依存度導致國內大豆產業鏈其實從原料開始便受制於外資,失去了話語權。



車之鑑,後車之覆。一些專家建議,明確國產大豆產業發展國家戰略,以避免大豆的今天成為玉米、油菜等其他農產品的明天。

轉基因到底好不好

“轉基因食品”是世界上消費層面的中心議題,無論贊成者多少高呼科技進步,質疑聲卻從未消停過。



就目前來看,現有的檢測手段尚未發現轉基因大豆油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也尚未發現因此導致人健康問題的實例。但質疑者還是始終擔憂其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危害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就像一位消費者所言:目前雖然我們無法預測這項技術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但我們清楚這種毀壞將是不可逆的。

為了保險起見,進口大豆用途目前只做豆粕和榨油。且做食用油時,在產品說明上要求必須標註“轉基因”相關字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