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健康地度过叛逆期?

L村民


面对孩子的所有叛逆,我们都要看到孩子的成长,了解现代社会状态下孩子叛逆期的心理诉求,这样才真正能让孩子更健康地度过叛逆期。

孩子的叛逆期有三个阶段, 2到3岁,7到9岁和12到15岁。这三个阶段,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与之前不同的表现,父母要给予足够的耐心,真心的鼓励和用心的陪伴。

在不同的叛逆阶段,孩子的诉求到底是什么,家长们又如何解决呢?

第一次叛逆期2到3岁

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出现在2—3岁,这是从婴儿过渡到幼儿的阶段。

两岁之前,孩子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通常会比较乖巧,愿意服从大人的指令。两岁之后,孩子就会发现更多的不同于自身的世界,他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面对家长的管教就会去挑战和试探自己的权限。

叛逆在3岁左右达到了顶点,如果没有合理的教育和引导,孩子的诉求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愤怒的情绪就会被激发,而家长大多数时间面对这种看似无理的取闹,也会无所适从,轻则说教,重则打骂。于是这种做法让孩子更加成为一个难管教的淘气孩子。

家长要怎么做?

  1. 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不要一味顺从

  2. 教会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3. 鼓励孩子的自主性

第二次叛逆期7到9岁

7—9岁,是孩子从幼儿过渡到少年的阶段。老话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鸡和狗都烦的孩子。

强烈的逆反心理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常见现象,他们赖床、不收拾房间、挑食,做作业拖拉、看电视毫无节制、厌学,爱和父母对着干等。

这是因为他们进入学校后学习了很多知识,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思想意识,自己以为已经是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便急于想挣脱家长的掌控,于是处处和父母唱反调。

而父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尊重孩子,遇事多和孩子商量,用细心、耐心、爱心和一些聪慧的技巧陪伴孩子成长,和孩子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家长要怎么做?

  1. 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

  2.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3. 要民主,不要权威

第三次叛逆期12到15岁的青春期

从青春期一开始,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他们的身心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所占据和控制,想法和行为都将产生剧烈的变化。

这让他们就像长了犄角的小马,既倔强又刺儿头,以自我为中心易怒,不听话。而这股力量就是荷尔蒙。

科学家发现,荷尔蒙使大脑中掌管情绪的地方——杏仁核特别活跃,因此青少年的情绪起伏都比较大。而掌管理智、决策的大脑的总指挥额页,一般要到20至25岁成熟。

所以,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很容易被荷尔蒙折腾得阴晴不定,晚熟的额页又不能出来控制局面,从而整个人显得冲动不理性。

和青春期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最好途径就是平等、尊重,父母要努力和孩子站在同一阵营,保持亲子沟通的顺畅。

给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间,不要干涉、侵入太多。


家庭教育辅导中心


其实所谓孩子的叛逆期,就是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期。一般来说,如果教育方式得当,是科学的,那么基本上也就不存在叛逆期的问题。孩子的叛逆一般都是因为,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导致的家长跟孩子之间的冲突,从而,刺激孩子朝一个相反的方向去逆反。



比如家长长期使用压制式的教育方式,那么,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就会越来越抗拒这种强制式的教育方式。打个比方,该吃饭了,但是孩子还在看电视,这个时候家长如果采用命令式的方式,让孩子关掉电视来吃饭。这个时候,孩子显然内心是不情愿的,他会表现出各种的抗拒和。而一个聪明的家长,则是相信孩子的自制能力,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告诉孩子,该吃饭的时候,一个优秀的孩子是能抗拒住电视、手机等的诱惑的,爸爸妈妈相信你,能够控制好自己。给孩子以积极的期待,那么孩子自然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去发展,不断的增强自己的自控能力,而不是需要家长时时去管束。

所以,面对孩子的叛逆期,家长还是要调整好自己的教育方式,用科学的方式,提升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自制能力,让他自己去分辨是非,面对未来。作为家长,你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孩子身后,也不可能照应孩子一辈子,培养好孩子面对未来的能力,才是家长最重要的课题。


学习力教育视点观察


首先叛逆并不应该是一件令家长头疼的事,作为家长看到孩子叛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孩子慢慢长大了,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敢于挑战父母的权威,有了一定的批判精神,这样的孩子未来比较有创造力,有创新能力,基因好啊。这样一想,父母的心态就调整过来了,可以用一种欣喜心去看待孩子成才过程中的叛逆。


沟通是第一重要的,这个沟通更强调的是倾听,倾听孩子真实的想法,一定要让孩子说出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如果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那就大胆的鼓励孩子去尝试。孩子既然叛逆了,自然不接受父母的说辞,他想自己看到那个结果,不看到结果他决不死心。所以让他去碰壁才能让他成长,让他改变。


如果事情会造成不可控的结果,甚至出现不可逆转的后果,家长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相近,相似案例来让孩子看到那个可怕的后果,引导孩子看到如果这样做结果是怎样的。那么即使不做,孩子也可以真实的看到结果,从而把他拉回到正道。


家庭会议要成为常态,让孩子当家作主,父母给予足够的尊重,他就没有必要刻意叛逆了。请记住孩子有时是故意叛逆来引起家长的重视,让家长知道他已经长大了,你们要学会尊重他的意见。只要他得到足够的尊重那他就没必要叛逆了。


关注我,每周六晚七点半到九点权哥在西瓜视频直播,在固定时间段关注国权演讲社,即可提问交流。


国权演讲社


人一生大致会出现三个叛逆期:第一个叛逆期大约出现在3岁左右,第二个叛逆期大约出现在10岁左右,第三个叛逆期大约出现在16岁左右。从年龄上看这三个阶段也是孩子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认知和转换阶段。这三个叛逆期因为孩子的年龄阶段不同,家长所关注的侧重点是稍微不同的。

第一叛逆期关键词:尊重-启发-引导-陪伴

孩子3岁左右,正是准备上幼儿园或刚上幼儿园的时侯。这时侯的孩子对自我和他人并没有清晰、明确的认知,大人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在遇到不同意见时多启发和引导,运用自然结果而非逻辑结果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整个事件的影响。最关键的是给孩子更多的陪伴。

第二叛逆期关键词:理解-鼓励-信任-帮助

对于10岁左右的孩子,一般处在四年级或五年级的学龄阶段,四年级一度被认为是孩子学习成绩的分水岭。也就是说这个时侯愿意主动学习和能够在学习中找到方法和认真思考的孩子开始显现出学习上的优势,因为学习是一个持久战。而十岁左右的孩子对大人的世界开始出现懵懂的认知和向住,他们羡慕大人的生活,但同时也表现出力不从心,而繁重的学也会令其烦恼,加上青春期前期的燥动和不安,需要大人给予更多的理解。


这个时侯的孩子还是离不开大人的,他们愿意将学校里发生的有兴趣的事讲给给大人听,如果能够得到大人积极的回应,他们会很开心;但是如果这个时侯大人把注意力全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孩子就会表现的苦闷和烦燥。所以,这个时侯理解孩子就是要多关心孩子学习以外的事情,鼓励孩子讲出心里的迷惑和疑问;在孩子讲到在学校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冲突时要给予信任;当遇到家长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探索和寻求问题的答案或者鼓励孩子通过现有资源寻找解决方案。


第三叛逆期关键词:包容-尊重-赏识-帮助

16岁的孩子是处在初三或高一阶段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思考能力都更倾向于成年人。他们这个时侯,更多的是想通过模仿大人的行为向世界和自己的朋友证明自己已经不是一个孩子了。他们需要更多的自由和自我空间,并且开始关注自己在异性心中的形象,希望自己可以是“不一样的或与众不同的”。

所以这个年齢阶段的孩子特别喜欢用大人式的语言和服饰来显示自己的成熟,而实际上他们又是很单纯和稚嫩的。所以家长在这个阶段要提供的是一种“有距离的保护”。

首先要包容孩子这个阶段故意表现出来的成熟,不揭穿或否定;其次,要尊重孩子的个人隐私和喜好。对于孩子不想提的事,不要总想一探究竟,多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再次,对于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要多多称赞。这里需要着重提的一点是:虽然孩子有时可能对你的称赞表现出漫不经心,其实这只是表面,他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最后,在孩子向你反应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而不是冷嘲热讽。

做为父母,我们会发现孩子越大,待在我们身边的机会越少,所以我们要关心的反而要更多——尤其是心灵的守护。

不要以为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受伤就是对他好,多关心他的内在,而不是外在,才是真的对他好。

祝您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凯瑞心理说


叛逆期的孩子他们有几个共同点,①有意识的反抗,不会完全赞同与服从家长的意见和说教。②有意识避开家长视线,独自去做自己想做的事。③有意识逃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看管。

从这几个方面看,我们发现孩子在慢慢长大,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喜欢独立,对未知世界不仅限于好奇,更想去尝试。这是叛逆期孩子的主要特征。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安全渡过叛逆期。我们家长除了在学习和生活上对孩子关爱和照顾,更应该时刻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教育孩子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辨别能力,这样可以让孩子少犯错误。经常与孩子聊聊天,谈谈心,保持正常的话语沟通,对孩子的缺点不能粗暴打骂,尽量用事实讲道理,这样才能让孩子有认识,改正错误,端正孩子对学习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鼓励孩子的优点,培养独立自主,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

孩子的性格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各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来教育。关心而不偏心,关爱而不溺爱,这样才能让孩子青春阳光。


94047605855


谢谢邀请。我认为千万别强迫孩子做任何事情。孩子的叛逆期有长有短,有早有晚,早的话五六年级就开始了;晚的话初二初三甚至延续到高中……这时候的孩子们,再也不是那个父母让他们干啥,他们就干啥的毛孩子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崇拜的歌星、有了自己喜欢玩的游戏、有了自己谈得来的朋友……他们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和父母拧着干,你叫他们往东,他们偏要往西,把你气得哟!晕头转向😁这时候的父母们,就要沉住气,小事情不要管(比如早上起床后他们闹脾气,那就不要叫了,他们自己去迟到几次后就会老实)大事情上别啰嗦(例如打游戏规定时间,他们不听就用其他的惩罚方式,比如少给零用钱或者不让他们和同学出去玩,他们闹脾气的话,就冷静而坚定的告诉他们,这是你上个星期不遵守游戏时间所要付出的代价。只要孩子们在这件事上挑不出父母的错,他们就无话可说了)……当然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也不一样,但多尊重孩子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以上内容为我个人教育孩子的心得,各位朋友不喜勿喷啰!


凤146983974


大人以身做则,各个方面都做的好,在孩子面前要多做少说,说的都是看出孩子的毛病指出,只说两遍,告诉孩子改了自己身上的毛病,自强自立自身做好,是金子是明珠放到任何地方都放光,也能成为美丽的玉器,但是金孑和明珠放进污臭黑浊的污水污垢里,不会放出光彩,只有去掉污垢腐臭黑浊报废的垃圾,金子明珠才能真正放光。玉不雕刻成型不成器。平时家长各个方面的知识都学习掌握一些,加上以身做则,对孩子耐心语气和言悦色交谈,孩子自然不能出现叛逆期,会顺利度过判逆期。如果家长不以身做则,而且过份管孩子,孩子必然产生叛逆心理。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首先先把自己这面镜子擦亮,才能照出美丽的孩子。


开心果165931305


孩子教育的好不好,大部分叛逆期就能看出来。像我叛逆期的时候,身边的朋友并不没有什么太突出的变化。一般叛逆期多在高中时期,像我就是高二有几个不喜欢的老师,上课就不听睡觉,玩。下课自学,然后有空就玩,属此之外也没有什么。

首先孩子一定要教给他原则和底线两个词。不管再混,原则和底线不能碰。像我就是不管在玩,我知道该高三了就不能混了,该高考了就要认真了。这个很重要,很多叛逆期的孩子没有这两个东西,很可怕,可怕的你想象不到,简直不像孩子所为。

再一个叛逆期该放手放手,处处管着他肯定不高兴,不高兴情绪不好会更麻烦。孩子嘛,只要不犯大错,有什么可担心的吗?这也是一种对他的信任,他的感觉好了,自然好沟通了。

要做到有张有度,管孩子不是一时,这是长期积累的。家长关键时候一定要有威信,过分溺爱的想在叛逆期管更加麻烦。


平凡的开始


1.叛逆期,我倒是觉得就是个人理念和家长理念的碰撞阶段。

2.这个碰撞阶段,孩子对外界的看法、对某件事情的处理等有可能是对的,也可能他是错的。

3.这个碰撞阶段,又是对家庭教育质量的检验期。

4.叛逆期孩子,如果他的情绪无底线,属于走向性恶。可能从小情感有缺失,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情感投入,而不是去刺激他。

5.在叛逆期的孩子,如果他们的情绪可控,父母应该在孩子对事物的看法,对问题的处理,在价值观上做好正确的引导,不宜一蹴而就,家长有错误也要虚心学习,及时该正,听得进去孩子的意见。

6.孩子在叛逆期,孩子和父母思想产生碰撞,切忌采取高压硬碰硬或者辩论形式,强行植入家长观念,要多听取孩子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想法,循序渐进的诱导。但对于,突破传统价值观,突破伦理底线的行为一定要,当头棒喝,及时纠正,不要害怕孩子产生心理负担玩暧昧,或者是家庭成员中某些家长放水。

总体来讲,叛逆期要平稳的过渡。“叛逆期”这个是写书用的,家长的常规教育需要跟上,而不是到了叛逆期才来抓紧。


四川工商学院魏老师


我叛逆期的时候也有点调皮捣蛋,但那时不知道有这个说法,以前孩子多,家长哪管得了这个呀,也没时间也不懂,为生计奔波劳碌着,该吼吼该打打,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糊弄着也就顺其自然过来了,现在的孩子们越来越优越,一个两个都在宝贝着,周围环境都一个比一个好,不像我们那时差上不差下的,现在孩子们比着较着,跟大人较着,跟周围较着,有的孩子你打他们更来劲,小孩不懂事,你大人不能不懂事呀,只有耐心耐烦的好说歹说的,我看湖南卫视里的变形记挺好,送去吃吃苦受受罪,我对我孩子有时说不通,实在气不过就巴掌上身,但马上心疼,马上谈心,直到宝贝心里没了隔阂,软硬兼施恩威并用,这真叫一打一呵头上做窠呀,没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