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佛、道门中典故,远比武侠、玄幻更加精彩

话说六祖惠能大师当日,自黄梅五祖弘忍大师处得法后,随即带着象征道法传承的衣钵南下。但世道人心险恶,有许多人为求名利、供养,以及所谓了生脱死的道法、仙方,多方想着谋夺衣钵,并谋害六祖。事实上,禅宗传法以心印心,并无一个真正的秘法存在,因为不懂所以一切皆是秘密,懂了之后便一切都无有秘密可言。故而五祖临别时对六祖云:

“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

这其中的“衣为争端,止汝勿传”,就是要六祖将能够引发争端的衣钵信物,自他而止,不要再往下传。惠能辞别五祖,一路南下,但五祖座下之其他弟子,听说六祖带着衣钵逃走,大多不服,心中不平,于是争相前来追寻六祖,以图抢夺衣钵,前后追来的人竟有数百人之多。

其实佛、道门中典故,远比武侠、玄幻更加精彩

两个月后,六祖惠能大师正走到大庾岭,即今江西与广东交界处,便被前来的人追上。而在追逐六祖的众人中间有一位惠明和尚,大概是六祖的师兄弟,也是惠字辈的,出家前俗姓陈,当过四品将军,所以武艺高强,脚力雄健,或许也会点轻功提纵术之类的功夫,虽然六祖早走许多天,但还是被赶上了。并且这位惠明和尚之轻功,远在追逐六祖的数百人位同行人之上,所以他是第一个追上六祖的。

其实佛、道门中典故,远比武侠、玄幻更加精彩

而大庾岭山势险峻,且说六祖惠能大师走到此处,又困又乏,眼见惠明和尚从远处赶来,于是将衣钵振于石上,躲藏在树木中草丛背后。惠明来到近处,见到袈裟衣钵,心中大喜,忙去抢夺,这时奇事来了,只见这个衣钵明明只是放在石头上,但这个武艺高强,颇有雄力得惠明和尚,却是无论如何也提掇不动。以为是祖师显灵,惊惧交集之下不禁唤六祖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其实佛、道门中典故,远比武侠、玄幻更加精彩

于是惠能走出躲藏的草丛,盘膝坐于石上。惠明前来作礼,问道:“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道:“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此时的惠明和尚,由于从大老远赶来,经过这月余多的奔波,劳苦疲惫之下,再加上刚才的又惊又惧,一时间心神想必颇为不宁,等了良久,惠能才缓缓的道:“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意思就是说,你此刻什么都不要想,不管好的、坏的,是善是恶,统统抛开,统统放下,那一个就是明上座你的本来面目。其中“上座”一词是对出家人中修持出众者的尊称,六祖此时称惠明为“明上座”,可见其虽然得到五祖衣钵真传,但仍不失谦恭之态。

其实佛、道门中典故,远比武侠、玄幻更加精彩

惠明和尚,因六祖所言,忽然言下大悟,但是对于祖师的密法、秘意,仍有怀疑,还是不太确定,于是又复问道:“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六祖惠能答道:“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惠明和尚道:“惠明虽在黄梅,实是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惠能道:“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于是惠明和尚返回至岭下,恰好碰到同时追来的其他人众,于是对众人道:“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意思是说,我刚刚一直追过山的那一头,仍是没有见到惠能的踪影,应该不是向这个方向逃走的,我们还是向别的地方追吧。于是众人就不再往前追,改道而行,于是六祖得以躲过此劫。后来惠明和尚将法号改为道明,以避讳六祖,其实也就是感念六祖当日点化之徳,不敢跟六祖以同辈自居。

其实佛、道门中典故,远比武侠、玄幻更加精彩

其后六祖惠能逃至曹溪,又被追寻他的人找到踪迹,寻逐而来,于是避难猎人队中一十五载,这其间时与猎人随宜说法。如坛经中所载云:

“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而六祖经过这一十五年的苦修,道法大成,于是出来在曹溪弘法,名动天下。而正所谓名随谤高,树大招风,再加上宗教徒的胸襟本就不广,此刻的六祖自然更是招人嫉恨。而禅宗自五祖之后,南北分化,后来分为南北两宗,即后世佛学史上所称的“北渐南顿”。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代祖师,而这位“秀师”正是当初那位在廊壁间作偈的上座神秀。其偈亦是流传千古,偈云: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当日见到此偈,曾令门人,对此偈炷香礼敬,并当众称:“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尽诵此偈,即得见性。”而到此时的神秀大师,道德高隆,人所敬仰,实已是了不得的一代高僧大德,人称南能北秀。而随着六祖的又再复出,南北二宗顿渐之分,却是争论愈来愈烈,而一般大众学者莫知宗趣。于是六祖谓众人云:“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其实佛、道门中典故,远比武侠、玄幻更加精彩

而同时,神秀大师的弟子、徒众,也往往讥笑南宗惠能不识一字,但神秀大师却称赞六祖说:“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这南北二位宗主,虽亡彼此人我之见,不为名利所动,但他们的徒众却互相恨憎。神秀大师的座下弟子们,更是忌讳“祖师传衣”的传闻天下皆知,于是不惜花费重金聘请刺客来刺杀六祖。而有个刺客姓张,名行昌,年少时有任侠之气,武艺高强,想必会高来高去,飞檐走壁视同等闲。

其实佛、道门中典故,远比武侠、玄幻更加精彩

但此时的六祖,修持有成,深明过去、未来因果,具有他心通,早已预知其事。于是提前准备黄金十两,放在身边。这日晚间,更深夜静,刺客张行昌来到六祖所住居室,来刺杀六祖。六祖见刺客来到,不惊不惧,非但不抵抗,且也不惊动旁人,反而引颈就戮。但张行昌挥刀在六祖脖子上砍了三下,每回都如砍在空中一般,刀刀落空,而六祖却毫无损伤,并说道:

“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可见六祖的功夫修持,此时或许已经到达“散而为气,聚而成形”的不灭金身境界,所谓四大元无我,五蕴本来空,真正色不异空,刀来刀去也同样是空,因此刀不能伤。于是张行昌大惊,摔倒在地上,吓得晕了过去,过了好久才慢慢苏醒,并哀求悔过,情愿出家侍奉六祖。六祖将十两黄金交还给他,并说道:“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后来这个张行昌果真投在六祖门下出家,具戒精进,法号志彻。

其实佛、道门中典故,远比武侠、玄幻更加精彩

其实,六祖与张行昌的师徒,还有一段前世因缘,那就是六祖的前世,当然那时还是没有道的,只是普通人,欠下张行昌百两银子没有还,所以应在这一世上偿还。而张行昌这一世是当杀手的,靠杀人来赚钱糊口,所以张行昌为了这百两银子,来取六祖性命。而当时杀六祖这等身份的人,行情大概也是近百两银子,故而六祖要提前准备十两黄金,等待他的到来,这十两黄金大致等价于前世所欠的百两银子。

其实佛、道门中典故,远比武侠、玄幻更加精彩

而六祖所云的:“只负汝金,不负汝命”,便是说我只欠你钱,不欠你命,你怎么能杀我呢?可见,因果轮回,报应不爽,一饮一啄,皆悉前定,所谓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偿。我们今生所遭受的伤害,都是来自前世所欠下的债。而我们一般凡人又没有六祖那前知的本事,所以碰到此类情形,也只能“负金命偿”,让刺客将自己脑袋提去,换取佣金,偿还前世所欠的那笔债务,所以我们今生还是不要再欠别人太多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