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部分不能称为识大局

清舟

天子不敢遗弃、遗忘小国的臣子,更不敢遗忘诸侯。诸侯不敢欺侮鳏寡孤独之人,更不敢对不起士民。大夫不敢失去臣妾之心,更不敢失去妻子之心。这些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求得和平安稳,当然有了和平安稳,才能有发展富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孝治,也就是以孝来治理,有一个原则,不遗漏任何人,任何群体,任何组成部分。天下是由万国组成的,所以要得万国之欢心,诸侯国是由百姓组成的,所以不敢歁侮。大家需要注意,这里说的百姓是指的贵族,而鳏寡孤独是指国民当中最弱势的群体,把百姓和鳏寡孤独合在一起就代表全体的国民。家是由人组成的,所以要得人的欢心。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臣”在古时候最早是指的臣仆、臣属,而并不一定都是大臣。“妾”也是和奴仆差不多的身份。与后世所说的“妻妾”意义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在孝经的作者看来,天下、国、家,都是个整体,治理天下要从全天下的整体出发,从全天下着眼,为全天下着想。治国要从全国的整体出发,从全国着眼,为全国着想,治家要从全家的全体出发,从全家着眼,为全家着想。

这与《道德经》中所说的“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是一致的思想。

不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单位,总有一些人是精英,一些人普通。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同样存在着谁更重要的问题。这确是事实。但并不能因此就忽视那些看似不精英、不重要的群体或人物。否则就不是一个真实完整的国家、单位、家庭了。那样的话,即使能暂时繁荣,最终也是会解体或消亡的。

如果大家觉得不好理解,那么我就讲个故事给大家听。

鲁宣公二年(前607年)春,郑国公子归生受了楚国的指使,率领军队攻打宋国。宋国派华元和乐吕率军迎战,两军在大棘这个地方相遇,大棘是个古地名,旧址在今河南睢县南部。大战前,华元杀羊犒赏将士,没有分肉给自己的御者羊斟,御者就是驾御战车的人。二月壬子日,两军大战。羊斟对华元说:“前日分肉的事,您执掌,今天的事,指驾御战车,我执掌。”说完就把战车驶进了郑国军队之中。结果华元被擒,宋军因而大败,乐吕也被俘虏。同时被俘的还有四百六十辆战车,二百五十名将士,其中近百人还被割下左耳,割耳朵是为了计算俘虏的数量用来报功。这就是“各自为政”这个成语的来历。

羊斟的所作所为,受到了后世的一致批评,说他不识大体,不顾大局,使自己的国家遭受失败,人民蒙受耻辱和损失。这当然没错。可从另一个角度说,华元并没有将全军视为一个整体,忽略了羊斟,是不是也值得批评呢?从孝经的角度来说,这是当然的。

忽视部分不能称为识大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