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区块链的信任红利

最近在追古装剧,剧里的一些情节让我颇有感触。皇帝将兵符的一半交与一位将军,自此,皇帝和将军各持兵符的一半,合并持符才可调兵遣将。

说到这,不如让我来讲个故事。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兵临赵国邯郸城下。魏王违约不救。信陵君魏无忌窃得魏王虎符,夺取兵权,溃秦救赵。那时,虎符即兵符,王与将各执一半为信物。合则信,不合则伪。军令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由此确定。在此事件中,信陵君带来的军令信息是真实的,因为虎符相合;却是不可靠的,因为窃得而来。如果有区块链,“窃符救赵”便不可能。区块链能够保证虎符既真实又可靠。

所以,谈到这,就不得不畅想一下区块链世界如何解决信任问题。区块链的实质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分布式结算数据库,是在完全不信任的节点之间建立信任机制的技术,是利用互联网传递价值的价值网络,能完美解决信息系统中的信任危机。目前的社会,信任问题都是通过第三方来解决。

听到过一句话,“以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人们在信任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分工协作”。但目前的人类社会离这一步还比较遥远,信任成本会远比我们想象的高得多,大到国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的各项统计、监察、巡视等工作,中到公司上市需要承担的高额保荐费、信息披露成本、财经公关成本等,小到家庭房屋的买卖或者租赁。

区块链技术听起来貌似神秘、复杂,但实际上却是简单、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未来,只要能数字化的信息都可以加入区块链,只要能加入,所有的信息产权就能明晰。

说了这么多,那区块链的信任红利到底怎么体现的呢?首先,以后的交易再也无需第三方,人们的安全感将大大提升。其次,交易方式将更加灵活多样,比如智能系统可根据超市缺货情况直接补货,无需人为干预。第三,任何微小的交易行为都可以得到保护。比如,目前的技术下,非法下载的消费监控和执法成本高昂,也很难追踪。有了区块链技术,只要有点击消费的行为,网络上的信息总账就会有记录,并有能力强制执行。

区块链原本是为去除第三方认证机构而生的,但是他一直在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裂变发展到降低社会信任成本的水平。英国人类学家邓巴在研究传统部落时发现,许多部落人口被刻意控制在150人左右,否则难以维持传统部落组织中的信任关系。现在的网络社会,需要一项全新的技术来加强社会信任关系,而区块链构建的开发分布式信任机制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

想想就好激动,以后再也不用挖空心思去想这个人能不能信任?这个机构能不能信任?如果躺在我身边的打着雷声般呼噜的人知道我此刻在想些身边,他也应该会很害怕吧,不知道以后他的私房钱还能不能藏得了了。

谈谈区块链的信任红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