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年前的今天 一代名君李世民去世于长安翠微宫含风殿

1369年前的今天 一代名君李世民去世于长安翠微宫含风殿

唐朝的大兴善寺

那一年,长安城的气氛十分压抑。

高官们来来往往与长安城与沣峪口之间的翠微宫,他们心情沉重。如果皇帝病好,一切照旧;如果皇帝一旦驾崩,他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家对未来的不可知世界充满了不安。

那一年,李世民仅52岁。曾经,他告诉身边的大臣,吾死之年,廿四而已。28年前,一场玄武门之变,他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尽管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他对哥哥与弟弟的死仍怀有深深的歉疚。

很多年里,我猜想他回忆成长过程中与哥哥弟弟的欢快场面,夺取江山的兴奋,杀死兄弟的惨景时,不免一声长叹,事已至此,又能怎样呢?

好在,天下百姓,因他的努力,国泰民安;历代祖先,因他的努力,而安享祭祀。只是,年少的征战和无休无止的工作,损耗了他的健康……

这个宫殿建造于他的先皇武德8年,后来,他的大舅子长孙无忌为他翻修了这座宫殿,这就是现在已无迹可寻,但仍在史书上煜煜生辉的翠微宫。后世大诗人李白的诗:“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说的就是这里。

1369年前的今天 一代名君李世民去世于长安翠微宫含风殿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李世民累了,打从得病以来,长安城里太热,太臣们把他转送到这里,就是想让巍巍翠微山上的凉风能给他的肌体减轻暑热的负担。

早年,李世民烦,还可以向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长孙皇后诉说自己的苦楚。长孙皇去世后,他的苦谁又能懂呢?李世民在别人面前端着皇帝架子,自己心中的苦又向谁去诉说呢?

1369年前的今天 一代名君李世民去世于长安翠微宫含风殿

李世民画像

前一年的十二月,李世民过生日。那天好多亲近的大臣来祝贺,他对长孙无忌等人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世人都以这一天为乐,我却感到有些伤感。我现在君临天下,富有四海,但父母都已不在了,我想承欢膝下,却已永不可得。《诗经》上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怎么能在父母‘劬劳’之日,饮酒听音乐呢!”说完留下数行眼泪。此时,李世民想到的恐怕不仅仅是他的父母,他长子李承乾已于贞观十八年十二月死于黔州,他喜欢的几个儿子李泰、李恪等人皆远在任所,又有多少儿女能承欢在他自己的膝下呢?

1369年前的今天 一代名君李世民去世于长安翠微宫含风殿

李世民手植银杏树

终南山清凉的环境没有给他的疾病带来起色,他躺在床上,李治则不分昼夜侍候在侧,因哀伤而数日不能进食,头发也渐渐发白,看到儿子这般愁苦、柔弱无助的样子,李世民禁不住老泪纵横。

去世前,李世民召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到床前,对他二人说:“朕现在把后事都托付给你们了,太子仁孝,你们都知道这一点,要好好辅导他!”对李治说:“有无忌、遂良在,你不用担心治理不好天下!”又对褚遂良说:“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他出力最多。我死之后,不要让谗毁之徒离间他和李治的关系。”

病情日渐沉重,李世民放心不下的,恐怕也只有这些了。

649年7月10日,李世民与世长辞,终年52岁。他的死,史书上记载的清清楚楚,翠微宫的遗址,应在现在长安沣峪的黄峪寺。李世民有诗《秋日翠微宫》:秋日凝翠岭,凉吹肃离宫。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

秋日的终南山,应该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光阴流转,一下子,1369年,就这样悄然翻过。

1369年前的今天 一代名君李世民去世于长安翠微宫含风殿

光阴流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