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文明——地坑窯洞

提及窯洞,人們腦海中第一時間閃現出的地方——陝北。窯洞是陝北的一張響亮的名片,據史載,陝北最早的窯洞雛形距今已有4500年曆史。

消失的文明——地坑窯洞

陝北窯洞

陝北的窯洞是一個依山勢開鑿出來的拱頂窯洞,可分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種。人們為什麼幾千年來一直鍾情於窯洞這種居所形式呢?據考證有三個原因:其一這裡深厚的黃土和豐富的砂石,具有很強的直立性,為建造窯洞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其二陝北歷史上是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雜居的地方,烽火連連,百姓經常要遷徙避難,因此少有人家建設豪宅大院,多數百姓只掘三丈土窯,就可安家立舍,戰亂一起,棄之而去。而且土窯洞挖掘簡便、成本低廉、省工省力、冬暖夏涼。其三黃土高原地區缺乏高大的喬木,蓋瓦屋也存在實際的困難,因而窯居是非常合適的選擇。正是由此,窯洞在陝北代代傳承。

消失的文明——地坑窯洞

站在坡頂俯瞰被遺棄的坑底窯洞

今天,我們介紹的是一種地坑窯洞,這種窯洞是在地面挖坑,內三面或四面開鑿洞穴居住,有斜坡道出入。

在全國許多地方都有,比如河南、甘肅等地,那些地方常常是整個村莊和街道建在地平線以下,遠遠望去,只能看見村莊的樹冠和地面的林木。

陝北的窯洞受選址時的山勢條件所決定,如果是相對較平整的地方,就建造地坑窯洞;如果是山坡,就建造沿崖式或者土坯式窯洞。

消失的文明——地坑窯洞

站在坡頂俯瞰被遺棄的坑底窯洞

地坑式窯洞,頂上的土地,可以種植莊稼。從西方環境建築學家的觀點來看,這種地坑式窯洞建築是完美的不破壞自然的文明建築。

地坑窯洞的組合,仍然保持北方傳統四合院的格局,有廚房和貯存糧食的倉庫、飲水井和滲水井,以及飼養牲畜的棚欄,形成一個舒適的地下庭院。

消失的文明——地坑窯洞

這是唯一一條進入坑底窯洞的通道,由於常年失修,已經開始坍塌。

但在陝北,這樣的地坑式窯洞,已經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步伐,逐漸地消失了。現在大部分窯洞居民,已經搬進了寬敞明亮,生活功能齊全的新村落。

而這種地坑式窯洞,也結束了4000多年的使命,逐漸地被人們遺棄。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久的將來,這種地坑式窯洞會被歲月的風沙掩埋,化為烏有。

消失的文明——地坑窯洞

年久失修,這座地坑窯洞的出口長滿了雜草。

地坑窯洞,被西方人稱為建築文明的民居,也許只能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消失的文明——地坑窯洞

地坑窯洞功能非常齊全,就像一個四合院,除了人居住的窯洞外,還有倉庫和牲口棚。

消失的文明——地坑窯洞

地坑窯洞功能非常齊全,就像一個四合院,除了人居住的窯洞外,還有倉庫和牲口棚。

消失的文明——地坑窯洞

地坑窯洞功能非常齊全,就像一個四合院,除了人居住的窯洞外,還有倉庫和牲口棚。

消失的文明——地坑窯洞

這是榆林市榆陽區杭莊村新建的農居,生活功能齊全,大批的窯洞居民搬到了這裡開始了新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