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姜文風格」的延續即可,觀衆買不買帳是另一回事

今天我是在英皇電影城看的IMAX版《邪不壓正》,超大幅的屏幕和逼真的音效都超級震撼。由於不是首映日,所以關於該片的口碑早就已經瀰漫開來,不少人都說它“劇情平庸拖沓,表演過於浮誇”,豆瓣的評分在一天之內就從8.2分降到了7.2分,票房在第二天也不見有突破。但我覺得這部電影依然是姜文的風格沒跑,可是觀眾似乎已經開始不太買他的單了。

《邪不壓正》:“姜文風格”的延續即可,觀眾買不買賬是另一回事

看來,這些年姜文一直都走在“祛魅”的道路上,特別是《一步之遙》讓他的電影口碑跌落至谷底,還被群嘲像“春晚”。當年他曾經風貌畢露的新銳轉型導演,保持著量少高質的特點,打造“夠勁”的姜式風格,尤其是《讓子彈飛》達到口碑票房雙峰。《邪不壓正》其實很有《讓子彈飛》的神韻,從畫風上就能感受到他飛揚跋扈、放飛自己的性格。但就像這樣的人一樣,總會是有人喜歡有人厭。

《邪不壓正》:“姜文風格”的延續即可,觀眾買不買賬是另一回事

張北海的小說《俠隱》其實就是講一堆同門師兄因一人殺害師父從而兩人鬩牆的故事,這個劇情其實平常,甚至有點老套,但是姜文卻把用舊瓶裝新酒,各種各樣姜文所特有的包裝方式令人應接不暇。比如它那些頗為給力的臺詞,聽起來有點話劇舞臺腔的感覺,密集、鏗鏘,同時還夾雜著不少黑色幽默式的影射,比如史航飾演的影評人,就實在暗諷那些罵姜文的所謂影評人;還有片中那句“把高麗人拖出去打一頓”,放在當下似乎也別有用意。

《邪不壓正》:“姜文風格”的延續即可,觀眾買不買賬是另一回事

臺詞是撐起劇情、塑造角色的必要工具,但還是應該有挑動觀眾興奮神經的段落才行,片中彭于晏把根本一郎的印蓋在了許晴的臀部上,應該算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情節,它把對立的兩方的矛盾直接激化,而方式又如此與眾不同。這也是姜文偏愛的風格,就是不走尋常路,而他自己所扮演的那個角色,也是片中一個處於灰色地帶的人物,他變色龍般的身份轉換反映出人性的複雜性——人性,都是大師級別的人才會探討的事情。姜文借古喻今,已經做到了,還能苛求他什麼?

《邪不壓正》:“姜文風格”的延續即可,觀眾買不買賬是另一回事

再說,影片的技術含量也不低。場面調度就十分有匠心,與角色移動相反方向快速移動鏡頭,讓畫面極具動感。雖然看起來它很像功夫片,但其實真正的動作場面只有一處,就是廖凡和彭于晏的決鬥,而其中迅猛凌厲的切換又不失幽默的你來我往的互毆,讓這場打鬥顯得那麼與眾不同。場景方面也非常用心的打造出老北京城的風貌,特別是屋頂連屋頂,彭于晏在上面飛簷走壁,像極了《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同樣爬房頂的馬小軍。

《邪不壓正》:“姜文風格”的延續即可,觀眾買不買賬是另一回事

姜文的電影一貫都是性感的,這種性感當然不淺嘗輒止於身體的曲線——當然,許晴的臀部還果然是真材實料,撅起來時分外撩人,旗袍的春光也是影影綽綽,令人浮想聯翩。彭于晏的身材也是片中的一大賣點,他這次可是沒少裸,露出巧克力腹肌的大特寫可供粉絲舔屏,而廖凡死了的時候還不忘摸他的胸肌賣腐。姜文太知道觀眾想看什麼了——還包括頗有異域風情的配樂,以及那些讓人嚇破膽的血腥場面,比如頭被切飛。就這,觀眾還不買賬嗎?

《邪不壓正》:“姜文風格”的延續即可,觀眾買不買賬是另一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