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貸」騙術令人震驚,法律要堵漏還要嚴管

“套路貸”騙術令人震驚,法律要堵漏還要嚴管

話題策劃/劉冷絲 圖片/網絡

普通民眾有困難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近乎“吃人”的“套路貸”無法從源頭消除,這真是一件令人糾結無奈的事。

“套路貸”騙術令人震驚,法律要堵漏還要嚴管

套路貸就是這樣層層加碼,層層上升,最終釀成悲劇

近年來,新型金融騙局“套路貸”屢禁不止,低門檻、無抵押、即時放款等宣傳用語,是“套路貸”常用的誘餌。“套路貸”早就劣跡斑斑,造成了大量的家庭和社會悲劇,嚴重損害法治尊嚴,同時也給國家金融安全等等造成傷害。

「詳解“套路貸”的套路」

雖然“套路貸”形式不同,套路繁多,但萬變不離其宗,根據央媒報道,其套路主要有以下幾步:

其一,簽訂虛高借款合同,製造虛假銀行流水。

合同上寫明的借款數遠高於實際借款數,承諾只要按期還款,虛高部分不需要償還。在實際操作中,這部分虛高的費用確實會打到借款人的銀行卡上,為後期索取債務留下銀行流水憑證。

比如,南京市民林某在一家中介公司貸款45萬元,合同上卻寫明貸款90萬元。中介公司給林某銀行卡匯款90萬元,到賬後馬上收走45萬元作為“保證金”,並承諾如按期還息還款,就不用償還這45萬元。中介公司還以手續費、簽字費等名義收取11.09萬元,林某實際到手33.91萬元。各種套路下,林某最終沒能如期還息,債務由45萬元變成90萬元,另外還要承擔3.8%的月息。

其二,“被違約”控制受害人,借新還舊層層加碼。

“套路貸”不喜歡貸款人提前或按時還貸。如果貸款人要提前或按時還貸,借貸公司會通過各種手段讓貸款人無法按時還貸。“被違約”後之前在合同中埋下的各種套路就會啟用,如收取高額違約金、誤工費等。

比如,杭州市民王某就是這樣被套路的。2016年10月,王某為朋友擔保貸款2萬元,籤合同時虛增至4萬元。後朋友突然失聯,王某隻得聽從借貸公司安排,向另一家借貸公司借款4萬元,這次合同借款又虛高至6萬元。不久後又再次“被違約”,不得已再向其他公司借貸。如此循環往復,最終債務從4萬元滾到140萬元之多。

“套路貸”騙術令人震驚,法律要堵漏還要嚴管

套路貸看起來操作很容易

其三,軟硬兼施索要債務,藉助訴訟侵佔財產。

在催討債務過程中,“套路貸”公司常會採取暴力或軟暴力手段,如非法拘禁、跟蹤盯梢、強扣車輛等,有的甚至會以之前製造的假合同、假流水,通過訴訟、財產保全等司法手段侵佔受害人財產。

比如,在山西運城警方破獲的微貸網公司一案中,6名受害人均被以違約之名強扣車輛。在杭州公安查獲的一些案件中,一些“套路貸”公司還成立所謂的“法務組”,專門負責暴力催收。

「必須依法解決“套路貸”」

套路貸騙局預謀嚴密、隱蔽性強,不法分子放貸的目的並不止於獲得超高的利息收入,他們瞄準的對象就是受害人及其親屬的房產和鉅額財產。

“套路貸”是披著民間借貸外衣的金融詐騙,可能潛伏在日常生活的任何角落,各種貸款推銷電話,電腦、手機上彈出的廣告窗口,微信好友的添加請求,公交站牌、小區牆壁上的小廣告,都可能是“套路貸”伸出的觸角。實施“套路貸”的借貸平臺,不斷變換著身上的“馬甲”,他們可能披著“校園貸”的外衣讓涉世不深的學生掉入陷阱,也可能以“現金貸”的名義讓一些民營企業陷入破產清算的絕境。

“套路貸”騙術令人震驚,法律要堵漏還要嚴管

各地經常打擊套路貸,效果並不理想

“套路貸”帶來的最大痛點就是——雖然危害巨大,現有法律體系有時對其難以有效懲處。“套路貸”放貸環節中的某些關鍵情形,可被認定為何種犯罪行為,目前沒有具體的法規予以明確。而且,“套路貸”設局者已具備知識型犯罪的特徵,他們往往能夠刻意迴避法律制裁。相關犯罪團伙中甚至不乏法律從業人員,在專業的“法律指導”下,“套路貸”團伙會製造銀行流水痕跡,以形成被害人已獲得全部款項的假象。

現階段來看,這類套路貸的調查必須也只能依靠公安偵查手段,並最終以敲詐和詐騙刑事立案處理。許多法律人士也表示,單純從民事的角度,類似案例的解決路徑並不多,只能從刑事犯罪的角度來做更多思考。

要徹底斬斷“套路貸”的黑手,切斷其資金來源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同時還需要其他相關部門拿出更多更嚴厲的配套舉措。最高檢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大金融案件辦案力度,加強對新型疑難案件、跨區域涉眾型案件的研究和指導,及時制定司法解釋和規範性文件;加大對相關虛假訴訟行為的監督,維護司法權威。最高檢有關負責人的表態,點在“套路貸”帶來的痛點上,進一步表明了打擊“套路貸”等金融違法犯罪活動的決心,同時也初步揭示了治理路徑。

因此,法律界人士認為,為了應對“套路貸”等新型案件,我國應出臺專門的法律武器,增設“非法放貸罪”並將其置於“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之下。從有關部門的表態看,由於相關立法的難度和時間跨度問題,司法機構很可能會選擇先出臺司法解釋和規範性文件,以此震懾打擊“套路貸”等金融違法犯罪活動。

“套路貸”騙術令人震驚,法律要堵漏還要嚴管

套路貸會出現在各種短信之中

打擊“套路貸”是必須的,但是,僅僅只是打擊,而不採取有效措施降低銀行貸款門檻,給普通人一條貸款渠道,當公安民警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以後,“套路貸”又會抬頭。一則風聲過後,打擊力度衰退,一些膽大的不法分子又會“重操舊業”,因為“套路貸”來錢快,誘惑力大;二則有市場需求,很多人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也得不到“熟人”的信任,兩條路都被堵死,只有尋求“地下貸”,乃至“套路貸”。打擊“套路貸”則成了“鼠貓遊戲”。

對於瘋狂的“套路貸”現象,不能只是簡單地打擊不法分子,還要看到銀行貸款難的“真問題”——它把困難“小民”逼到了“套路貸”一邊。因為銀行嫌貧愛富,有錢不貸給“小民”“弱民”,就算辦信用卡,也只針對公務員、國企管理層等,普通民眾沒有穩定工資和抵押物,沒有資格享受,銀行也不會拋來橄欖枝。這是“套路貸”的深層次問題,不能小覦。顯然,普通民眾有困難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近乎“吃人”的“套路貸”無法從源頭消除。這真是一件令人糾結無奈的事。

“套路貸”騙術令人震驚,法律要堵漏還要嚴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