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吴昌硕篆书(心经)欣赏,博涉多优,自成一家,后人的楷模

书法家吴昌硕篆书(心经)欣赏,博涉多优,自成一家,后人的楷模

吴昌硕是我国近代的艺术大师,他在诗书画印诸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诗书画印四者相互影响,融会贯通,共同形成了一种气势磅礴、境界恢宏、内涵丰富的整体艺术风格。书法是吴昌硕整体艺术的根本,而篆书最为“名”对其风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浅析吴昌硕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及篆书艺术,来展现吴昌硕的篆书艺术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书法家吴昌硕篆书(心经)欣赏,博涉多优,自成一家,后人的楷模

书法家吴昌硕篆书(心经)欣赏,博涉多优,自成一家,后人的楷模

书法家吴昌硕篆书(心经)欣赏,博涉多优,自成一家,后人的楷模

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书法家吴昌硕篆书(心经)欣赏,博涉多优,自成一家,后人的楷模

书法家吴昌硕篆书(心经)欣赏,博涉多优,自成一家,后人的楷模

书法家吴昌硕篆书(心经)欣赏,博涉多优,自成一家,后人的楷模

吴昌硕的书法不仅影响了他身边的一大批弟子(陈师曾、潘天寿、赵子云、王个簃、河井仙郎、长尾雨山等),而且对现代的整个中国书坛乃至日本书坛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书法家吴昌硕篆书(心经)欣赏,博涉多优,自成一家,后人的楷模

  在吴昌硕之前,书法家们写大篆多是亦步亦趋地拟古,继承唐宋人篆法,线条匀洁、结字端严,用毛笔束毫去追金石之气,多为工稳一派。姜寿田在书法批评中曾说“吴昌硕对近现代大篆笔法创作的最大贡献在于打破以笔追金的拟古手法,彻底解放笔法,改束毫为纵毫,加强锋面的受纸度,并以行书笔法入篆,将大篆笔法还原到自由书写状态,从气息和精神上真正把握到三代金文雄强浑肆的审美品格。”吴昌硕晚期创作用夸张变形、墨气淋漓的写意大篆超越了时代审美限制,影响了后来大篆创作的审美取向,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写意篆书跟吴昌硕有着很大的关系。陶博吾深受他的影响,学习《石鼓文》和《散氏盘》,运笔速度更快,结构空间更为险绝、放纵,稚拙生辣呈现更强的“写意性”。

书法家吴昌硕篆书(心经)欣赏,博涉多优,自成一家,后人的楷模

当代书坛的篆书家,如刘江、王友谊等,他们作品中的写意倾向,或多或少受到了吴昌硕篆书的影响。当下的艺术也出现了一种不好的现象,便是分工越来越细。治书法者专门写字,事绘画者专门画画,学行书者专写行书。这种学习方法或许容易“精深”,却不能“博大”,容易早出道,却难成大家。在“德艺双馨”的中国书协会员创作的作品中谬误百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全社会的大文化环境有关,更与艺术工作者自身的急功近利有关,

书法家吴昌硕篆书(心经)欣赏,博涉多优,自成一家,后人的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