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了许多“企业家”经商致富的故事,不可不读!

市场经济是中国的传统,当然是带有农业社会特征的传统!《史记》130篇,其中第129篇《货殖列传》,就是专门记载商业活动和著名商人的传记。里面提到了三个有名的商人:西施的丈夫范蠡,孔子的学生子贡,商圣白圭。

范蠡

《史记》记载了许多“企业家”经商致富的故事,不可不读!

他是越王勾践的重臣,和文种一起,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一举灭吴。此后,他认为越王勾践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富贵”,于是带着西施去山东经商,很快就富甲天下。他晚年定居陶,史称陶朱公。《史记》记载了范蠡对市场经济的体会:“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即供需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即价格始终围绕价值波动。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判断物价走势,根据物价走势,决定采取的操作手段。就是通过这个方法,他致富了。

子贡

《史记》记载了许多“企业家”经商致富的故事,不可不读!

子贡先跟孔子学习,然后在卫国做官,后来在曹、鲁之间做生意,发了大财。在孔子72个著名的徒弟中,数他最富有。富到什么程度了呢?所到之处,国君都要跟他“分庭抗礼”,所谓富可敌国,大概就是这样了。正是在子贡的资助下,孔子的学问才能名扬天下,可见,教育事业也学要财富做支持。

白圭

《史记》记载了许多“企业家”经商致富的故事,不可不读!

商圣白圭经商极为成功,名扬天下,于是很多人慕名而来,希望跟他学习经商之道。这样,他就办了个“白圭商学院”,但是并不是谁都有资格来上课的:“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白圭认为经商如治国,如果不懂智勇仁强就想来学经商,白圭也不交给他。

其实经商之术,在今天仍然是跟白圭一样,或者是跟范蠡一样,人弃我取,人取我予,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反向操作。文圣是孔子,武圣是关公,戏曲之祖是唐玄宗,商人之祖就是白圭,因为他不但有经商之术,还将之上升到治国的层面,创立了经商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