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小兒發燒一次就高一次!有什麼醫學根據嗎?!

現代社會對“高度”的要求真的是越來越嚴格了

女孩子“亭亭玉立”是要擁有大長腿

男青年“偉岸英俊”一米八以上才稱為帥哥

就連各種美顏相機、直播平臺都出了修腿、拉長功能

“沒有高度,再美再帥也只能坐著”

這讓不少新生代父母在追求孩子“高度”的路上操碎了心

都說“發燒能長高”,這句話從小聽到大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三姑六婆……他們都是這樣說!

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道理,難道還有錯嗎?

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都說小兒發燒一次就高一次!有什麼醫學根據嗎?!

家裡的娃只要一發燒,大家都能聯想到要“長高”了~

從這些媽媽的想法可知,家長們對於寶寶長高這件事,存在蠻多錯誤的觀念。

為了讓孩子長高,家長總是會去嘗試各種各樣的方法。但是千萬別走進誤區,那可是會耽誤孩子的長高大計的。

誤區1:

發燒長高是自我安慰 木有醫學根據

對於”發燒會長高“這個問題,無論線上還是線下的醫生,給出的答案都將是否定的,專家表示:

發熱是一個病原體刺激機體導致的症狀,不會使人長高。

因此,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當然,發熱可以促進和調動身體的機體免疫力等,這個是有科學依據的,但並不與發燒直接相關。

臨床上能引起發燒的疾病有幾十種,一般以感染較為多見,如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體感染、真菌感染、中樞神經系統病變、風溼免疫疾病、精神因素等。

但醫學上發燒與長高是沒有關聯的,目前沒有科學依據證明發燒與長高有關。當然科學在進步,也許有一天會有新的發現。

誤區2:

娃隨爹媽個子高?不一定!

生長髮育是會有個體差異的,高個兒父母也可能會有個矮寶寶!如果寶寶在黃金長高時機錯過了營養補充和體育鍛煉,也是會造成寶寶身高長不高的遺憾!父母不要一味相信自己個子高孩子將來也隨你,當孩子比同齡人明顯個矮時一定要及時詢醫查明原因,以免貽誤診治時間!

誤區3:

保健品增高 靠譜OR扯淡?

為了寶寶身高能蹭蹭往上長,不少爹媽也熱衷給寶寶補充各種能長高長壯的保健品,但其實這些都含有激素成分,孩子吃了可能會比同齡人高一些,但實際上對孩子是有害的,濫用激素會導致孩子的骨齡飆升,甚至引起性早熟。

都說小兒發燒一次就高一次!有什麼醫學根據嗎?!

讓孩子長高的正確姿勢

其實,讓孩子長高的科學方法有很多,請看過來:

1.合理補充營養

想讓孩子長高,必須讓他攝入全面又充足的營養。從科學的角度而言,從各種各樣的食物中交叉攝取營養是最好的方法。只有保持全面均衡的飲食,身體處於健康狀態,個子才能長得更高。

孩子缺少蛋白質會對身高增長有直接影響,所以想讓孩子長高要注意動物性蛋白的攝取。建議大家每天讓孩子喝200ml牛奶,吃1個雞蛋和適量的蔬菜水果、穀類、肉類等。同時讓孩子做到少吃零食,特別是巧克力、奶油蛋糕等食品。

2.適量進行運動

適量合理的運動可以有效促進身高成長,建議從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在運動的類型上,要有所選擇,縱向運動對長高很有幫助,比如打籃球、跳高、引體向上等;肢體延伸類的運動也不錯,比如游泳等。需要注意的是,舉重等運動不利於孩子長高,大家最好別讓孩子做。

孩子運動時,注意控制運動時間和運動量。最好每天讓孩子保持20到40分鐘的有效運動時間,運動量以孩子出汗、發熱、面色紅潤為宜。

3.保持充足睡眠

睡覺能讓人體獲得充分休息,對身體健康十分重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晚上10點前睡覺很關鍵。生長激素通常在孩子入睡1小時後分泌,分泌最高峰是晚上10點到凌晨2點,孩子在這段時間保持睡眠狀態,助力孩子長高效果最好。孩子正在發育期,大家應讓他應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每天保持8-10小時的睡眠。

另外,孩子睡覺時一定要關燈。燈光會產生一種微妙的光壓力,長期處於這種壓力下會使孩子變得情緒不寧,引起失眠多夢等問題。孩子睡眠質量不佳,對骨骼生長十分不利。

4. 定期檢測骨密度

骨密度是衡量骨骼生長質量的重要依據,它體現的是人體骨骼的質量,反映的是骨質疏鬆程度,以及骨折的危險性程度。人體長高的過程就是骨骼拉長的過程,骨骼的健康狀況決定著人體長高的效果,所以對於骨密度的檢測是有必要的,尤其對那些有長高增高要求的青少年兒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