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吧樓市,祝你以後好好的!

2015年11月1日,一輛奧迪A8匆匆從寧波某處小區駛出,開上了杭州灣跨海大橋。車子在開上大橋的那一刻,警方就將兩端堵住,車裡的主人插翅難逃。

這不是哪部電影或者港劇裡的情節,這是2015年股市暴跌,公安部會同證監會,高調介入調查股市異動後採取的一次拘捕行動。

被拘捕者是當時中國私募一哥徐翔。這位名震中華的大鱷最終迎來了5年半的刑期和110億元的罰款。

相似的情節如今再次上演。這次拉著公安部小手的部門變成了住建部。

幾天前的6月28日,住建部聯合公安部、司法部等個7個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在部分城市先行開展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通知”裡強調,專項行動打擊重點包括有:

投機炒房

房地產“黑中介”

違法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

虛假房地產廣告等四個方面

消息一出,很多房企以及魚龍混雜的各類中介們心頭一緊。

那些擅於捆綁銷售、變相加價甚至價格欺詐的房企,和在樓市大潮中渾水摸魚,兜售高額“茶水費”的中介們,頭上從此開始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指不定哪天不僅票子賺不著,還要蹲號子。

也正是在這一天,眾多深圳人期待已久的明星樓盤——華潤城三期開盤選房。9個小時,均價8.5萬,741套房源,6776名購房意向者,誠意登記保證金200萬,潤三很快被瓜分完畢。

排著長隊選房的購房者們,在漫長的等待中,手機屏幕或許彈出過上面這則新聞。

但中籤的狂喜與資產即將暴增的期待,讓這條官味十足的通稿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和全國各地那些同樣八仙過海去搖號買房的炒房客們一樣,他們沒有感覺到,這陣持續了許多年的樓市春風,近來隱隱改變了風向,凜冬或許即將降臨。

再見吧樓市,祝你以後好好的!

NO. 1|壹

冬天的來臨總是會有信號的。

對於樓市而言,這些信號首先來自於官方。

“新中國成立之初,一些不法資本家試圖通過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秩序,挑戰新生的人民政權,人民政府通過……一舉打掉了他們的幻想。現在政府的實力比當年強多了,政府有能力穩住房產市場價格。”

6月19日到6月22日,湖南日報連續四天發佈了評論,上面這段話,只是其中一部分。

作為湖南省的黨報,湖南日報在評論中直接給長沙樓市定調“當前長沙房地產市場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投機炒作,而非供需矛盾。”

江湖傳聞,這幾篇評論還是該省一把手親自過目的。

湖南日報在第四篇評論中這樣說道。

隨後,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樓市調控來了。

長沙在6月26日升級了調控措施:

1、暫停了企業在限購區域的買房資格,已經買了的限售五年

2、父母投靠子女落戶不滿2年,不能買房

3、夫妻離異再婚的,要按2年內婚前住房套數算

4、本地戶口已經有一套房的,限售4年後才能再買第二套

5、限售由原來的3年升級為4年

6、未成年人不能買房

……

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提高了新遷入戶口的買房門檻。這其實是長沙為前些日子“搶人大戰”政策新打的補丁。

NO. 2|貳

為什麼要給搶人大戰打上補丁?

答案你應該知道。

近一年多來,“搶人大戰”席捲全國 60個城市。

連一向高高在上的北京、上海市戶籍政策都出現了鬆動。而天津搶人新政公佈後,更是三天吸引一百萬人申請,市政府一不留神步子就邁得太大,隨後不得不緊急補充細則。

搶人最兇的是西安,但西安的房價漲成了什麼樣子,你是知道的。

今年4月份,西安房價一路狂飆,同比上漲了73.89%,漲幅位居全國第一。

但是“搶”得到人有用嗎?留得住人才是關鍵。把人搶進來,哪怕他買了房,但可能也只是為了投資增值,房漲完賣了又走了。人才優惠政策留不住真正的人才,倒是為炒房群體提供了不少便利。

在二線排名前列的長沙這次打上了政策補丁,堵上了炒房客的方便之門,我想,其他城市也應該會跟上。

NO. 3|叄

如果說政策面的變動只是小修小補,那這下面這一條則是釜底抽薪。

6月25號,一則關於“全國棚改一刀切,全部叫停”的說法在微博與各大微信群流傳開來。

針對市場傳言,國開行給出的回應模稜兩可。

“今年以來,該行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棚改政策,在國務院相關部委指導下,配合地方政府依法合規開展棚改融資工作。目前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隨後又再度澄清說沒有授權任何個人發表相關言論。

國開行的澄清僅僅指出了棚改仍將進行,似乎是在否認市場傳言。

但有兩點是非常明確的:

1、從過去貨幣化安置為主,轉為實物安置為主

2、棚改項目審批權限上收總行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一切都變了,甚至徹底扭轉了。

你我都知道,棚改是此輪三四線城市房價大漲的核心推動力。

棚改的邏輯是這樣的,央行給國家開發銀行提供低息、長期貸款,然後國開行貸款給各地政府,用來購買棚戶區破舊的住房,換取其下面的土地。

再見吧樓市,祝你以後好好的!

大量棚改區居民拿到了央行間接發放的資金。而且這個資金是天量的。

老百姓手上有了錢要怎麼花?

十個有十一個會選擇繼續買房。於是當地的市場需求又大大地被刺激了,大量庫存房也賣出去了,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也完成了,地方政府則可以用土地出讓的錢還掉國開行和農發行的貸款。

以前棚改大部分以安置房為主,但前兩年為了去庫存,貨幣化安置比率越來越高了,由2014年的9%迅速提高到2017年的60%,2017年部分地區甚至提出要將比例提高至100%。

貨幣化安置給當地樓市需求帶來的刺激有多大?以湖南四線城市湘潭為例,2016年棚戶區改造帶來的購房者比例超過了60%。據稱,湘潭未來三年棚戶區改造項目庫計劃收儲136個待改造項目,涉及10.63萬戶居民。

10萬戶對於湘潭來說什麼概念?2016年湘潭市新建商品住宅累計成交16398套,從2010年來,湘潭每年的新房成交量都在一萬多套彷徨。

新一線房價漲幅最高的杭州也是棚改大市。

2015年4月,杭州市政府辦公廳發佈指導意見,大力推行貨幣化棚改,減少實物棚改優惠政策。

對於選擇貨幣補償的被徵收人,杭州甚至還在補償款之外,再補貼評估價格的20%。領完補償款在12個月內買房的,徵收部門再獎評估價格的22%。

鉅額的獎勵政策帶來的效果相當顯著,當地媒體報道,政策出臺一年之後,2016年杭州貨幣化安置比例已超過50%,重新購買商品房佔比超過七成。以望江單元凱旋路四期項目為例,在86戶徵收住戶中,有72.1%的住戶選擇貨幣安置,其中75.8%另購商品房。

2017年杭州共進行貨幣化拆遷6萬餘戶,在各省棚改數量排名中可排在前十名。而補償款都是千萬級別貨幣。

某本地拆遷戶說到:“我們是08年開始拆遷的,基本上是拿360平米的房子,再拿部分現金,直到2015年開始鼓勵貨幣分房,目前每戶全款差不多1450萬左右,但基本上拿1-2套房子,其餘拿現金全款去買一套商品房,目前杭州主城區拆遷基本已完成了。”

百舸新金融智庫研究員西之園通過拆遷戶瞭解到,2017年杭州貨幣安置一平米補償高達4.49萬元。

貨幣化安置帶來的高額補貼使得杭州房價和房租被炒上了天。這使得至少數千億的資金瞬間湧入了杭州房市。

再見吧樓市,祝你以後好好的!

放眼全國,去年棚改整體拉動了近20%的新建商品住房銷售。2015年和2016年棚改貨幣化安置去庫存分別1.5億平和2.5億平,佔全年商品住宅銷售面積13.4%和18.1%。

然而,現在一切都要戛然而止

,棚改的頂峰已經定格在今日。實物安置取代貨幣化安置,讓那些房價虛高的城市再難找到大量接盤俠。棚改紅利時代正式結束,棚改的結束也意味著樓市一個時代的結束。

NO. 4|肆

無論如何,瘋狂總是要落幕的。

地產股昨天(7月2日)再度重挫。實際上棚改政策調整消息公佈以來,地產股已多次大跌,市值蒸發逾3000億元。而自今年1月底以來,地產股市值蒸發過萬億元。

幾個主要的地產股龍頭,萬科最近一週跌去約400億元,從3000億元跌至2600億元;招商蛇口與保利地產也跌去兩三百億元;港股的中國恆大與碧桂園一週也跌去數百億元(港幣)市值。

成千上萬億的財富灰飛煙滅。

回過頭來我們可以發現,最近監管層雖然口號喊得少了,但最新這輪的樓市調控十分嚴厲,且思路清晰:

1、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不斷修補調控漏洞。深圳在招商雙璽、萬科蛇口公館、華潤城三等熱點樓盤連續採用搖號政策,華潤城三也明確要求個人購房者優先,企業靠後。深圳在6月5日還公佈了“二次房改”的意見稿,提出將來60%的住房供應為保障性住房。

2、以西安、長沙等為首的二線城市在不斷加碼調控,給樓市全面降溫。

6月24日,西安宣佈在限購區域暫停企事業單位購買住房,隨後兩日長沙杭州相繼跟上。長沙對已購買的企業還採取了5年限售的政策。

3、三四線城市則在棚改上下功夫,這些城市的瘋狂多因棚改而起,抽刀斷水也由棚改開始。

4、一二三四線城市都有了針對性的手段,再加上以人民幣貶值、金融去槓桿為代表的宏觀政策調整給樓市全面斷糧,可謂全方位、無死角的圍剿。

對於樓市裡的炒房群體,按規矩來的,漲跌你都自己承擔。不按規矩來的,還有公安部門在等你。

在當前樓市環境不發生大改變的前提下,可以預見的是,三四線城市在完成已審批的最後這兩三年棚改項目後,房產流動性將越來越差,蕭條將至。一二線城市和長沙一樣,投資客在房產交易中佔比巨大,將來隨著各項打擊炒房的政策繼續完善,房價也難以像現在這樣高位橫盤。

但這還只是大戲的開始。

而辛勤的中國老百姓,奔波攢下的財富大部分都附著於銀行存款和房地產上。

有學者測算,目前中國房地產的總市值已超300萬億。如果房事有一天追隨地產股的走勢,全國房價平均小跌10個點,蒸發的就是30萬億。

而截至2017年底,全國住戶存款餘額也只是65萬億元。

中國人熱衷於買房,源自於房價永不落幕的神話。當新神話上演得宏大的時候,上一場神話落幕時的慘烈就只成了過眼雲煙。

6月30日,北京通州一個售樓處,就被數十個業主給圍了。他們可不是來慶祝房價上漲的,而是來退房的!

這個叫“K2十里春風”的項目,2017年剛開盤時,價格超過4萬。到了今年4月份,這個樓盤的房價直接打到了2.2萬,接近腰斬。

雖然今年6月份這個樓盤最有一棟樓開盤時,房價略有回升,均價為2.68萬,但相同的房子,便宜了一大半,讓先前買了該項目的業主十分氣憤,包圍了售樓處要求退房。

類似的情形,曾經在深圳遍地都是。

中國樓市的風向標深圳,在2007年也是神話。那年深圳寶安西鄉檳城西岸在大雨中開盤,一萬五的銷售均價,開盤搶空。當時這片區域配套慘淡,但是在房價上漲大潮與開發商的炒作中,半年上漲了45%。

轉折很快來臨。當年8月,同一片區的泰華陽光海推出二期,一萬五的價格與其一期持平。對比早期的房子,後期的房子不升值,這在當時是第一個。

雪崩還陸續有來。泰華陽光海的銷售均價從一萬五降到一萬,又到了九千,直到最後七字頭才築底。

上面說到的檳城西岸後來降到了6字頭。

整個深圳樓市的新房均價在2008年2月份是16289元,僅僅三個月後,跌至11014元。

隨後的深圳充斥中介大量關鋪,業主集體維權甚至斷供、跳樓的新聞。

老劉就是當時上街和開發商“維權”的一員。“合同簽了,但是人一聚起來,這些都不管了,我們當中就有律師!”老劉回憶起十年前,狠抽了一口煙,“當時可能大家就想著鬧嘛,說不定開發商能讓步呢。”

NO. 5|伍

歷史總是一輪一輪地重演,在輪迴裡蜿蜒前行。十年之後,中國人對房子的崇拜又到達了一個頂峰。

現在巨輪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路口的左邊是買不到房的焦慮,路口的右邊是買到房的狂熱。正是這焦慮與狂熱共同為樓市的十年神話添磚加瓦。但神話終歸要落幕,歷史總要往前推進,這次雲間透出的那一抹黃色或許不是晨光,而是夕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