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一生5错:错睡一地 错杀一帝 错睡一人 错信一人错待一人

(说历史的女人——第264期)

没有谁一生不犯错,但普通人所犯之错影响的无非是自己的生活,最多波及身边人,但是在乱世的枭雄,如果关键时候办错事,那么就会影响历史的走向。三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个枭雄,他就是董卓,董卓一生就有

5大败笔,分别是错睡一地、错杀一帝、错睡一人、错信一人、错待一人。今天“说历史的女人”就和各位看官一起来看看董卓这5大致命的败笔具体是什么。

董卓一生5错:错睡一地 错杀一帝 错睡一人 错信一人错待一人

卓第一败笔:错睡一地。我们不管是在看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个词:“夜宿龙榻。”董卓作为一个大臣,就算在控制了洛阳之后,权力一时很大,但是这“夜宿龙榻”可是大逆不道、辱君之罪。在古代,特别讲究君臣之道,大臣是不能做僭越之事的。就算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昌,其权力比董卓更大,但也没见曹操去干“夜宿龙榻”之事。龙榻乃是特指皇帝睡的地方,但董卓却大逆不道地睡了上去。当然睡龙榻罪已经够大了,这董卓还在龙榻之上奸淫公主妃嫔,行禽兽不如之事,实在是可恶至极,这恐怕也是后来引发天下人共同愤怒的原因之一。

董卓一生5错:错睡一地 错杀一帝 错睡一人 错信一人错待一人

卓第二败笔:错杀一帝。这位皇帝便是刘宏之子刘辩,即汉少帝。董卓接受何进邀请来到洛阳勤王的时候,洛阳早已乱得不需要勤王了。召董卓的何进死了,召董卓前来收拾的对象十常侍也被袁绍收拾了,因此董卓来到洛阳后,等于是坐收渔翁之利,不用一兵一卒,就控制了整个帝都。

可是董卓再牛,他也毕竟是臣,当时董卓是并州牧。董卓在进入洛阳之前,在洛阳城外遇见了汉少帝刘辩,董卓询问发生的事情时,刘辩只是吓得大哭,语无伦次,也说不清楚。因此,董卓就很瞧不上这个汉少帝,认为他不够聪明。后来,他问的问题,被旁边的9岁刘协流利地回答了下来。董卓因此认为刘协比刘辩强,入城后遂生废汉少帝刘辩而立汉献帝刘协的念头。后来董卓当然以武力威胁,也照做了。逼迫何太后下旨废掉刘辩,改立了刘协。其实刘辩被废的第二年,就被董卓毒杀了。刘辩在临死前,还悲歌四句:“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那么此处为何说董卓是错杀一帝刘辩呢?其实很简单,权臣控制国家,最怕什么呢?最怕皇帝有能力!而最喜欢什么呢?当然就是皇帝越无能越好。而董卓的目的很明显,他就是来做权臣的,自己一手遮天,可是这样以来,他最需要一个什么皇帝呢?当然就是傀儡皇帝了,可是刘辩哭哭啼啼,也没什么野心,又那么软弱,说实话是多么适合做傀儡皇帝啊!可是董卓这个莽汉竟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偏要废掉毒杀汉少帝刘辩,而另立了一个更聪明的刘协。且不说这废立之间的阻碍,单是这废立之行为,已经让他又一次站在了天下的对立面。倘若董卓不做废立之事,不杀汉少帝刘辩,而是控制汉少帝刘辩,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事,其结果可能会稍有改观。因此,董卓这一错杀之间,让自己失去了很多有利的机会。

董卓一生5错:错睡一地 错杀一帝 错睡一人 错信一人错待一人

卓第三败笔:错睡一人。董卓错睡之人乃是貂蝉。貂蝉是三国第一美人不假,但是曾有看官还给貂蝉了一个封号,叫三国第一女间谍。貂蝉的老板是王允,王允是东汉旧臣,官拜司徒,对东汉朝廷是忠心耿耿,不惜以死报国的那种忠诚。也因此,王允对董卓的恨已经难以言表,尤其是董卓行了“夜宿龙榻、奸淫公主嫔妃”以及“废立皇帝”之事,王允恨不能将董卓碎尸万段。而像王允这样的东汉旧臣有一大批,他们都想除掉董卓。但此事最终取得成效的还是老司徒王允。

这里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史载版本,史载是王允和吕布合计处死了董卓,但第二个演义版本则好看得多,王允府中有义女貂蝉,王允知道董卓贪恋美色,又知道董卓有一猛将侍卫吕布,也是个头脑简单武力超群之人,于是,王允乃把自己的计划告诉貂蝉,欲施美女连环计,以除掉董卓。貂蝉就听其所计,以美色诱惑,导致董卓和吕布反目。最终董卓因貂蝉而引来了祸事,搭上了身家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