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高层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抗战时期,中华民国的国民党政府,以苟且偷生的政策,对日寻求谈判妥协,希望回到“九一八事变”前现状。而当时的日本当权派所制定的政策不止是要维持“九一八事变”现状,而是要设法将中华民国政府彻底颠覆,最终使土崩瓦解,达到长期统治中华的最终目的。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高层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蒋介石图

1938年7月,日本国内的五相会议决定《适应时局的对中华民国谋略》的内容显示,日本政府的方针是“推翻中华民国政府,使其彻底垮台”,这就是明证。在双方“底线”有天壤之别的交涉中,日本方面的条件步步紧逼,变本加厉,而且对中华民国政府寸步不让。中华民国政府及其代理人却一味地单方面让步,答应诸如对“满洲国加派公使或大使”;签订特别协定,认可伪满国的存在及合法性;同意共同讨伐共产党;“用密约办理”;重庆放弃“抗日容共”政策,划内蒙为“特殊地区”;可以华北和长江下游作为“经济合作”地带;承认共同开发中国资源、接受日本顾问“都是好事情”等等。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高层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满洲伪政府成立图

直到1940年左右,中华民国政府才中止恢复“九一八事变”以前的原状为条件的对日言和,暂时放弃原来已经同意派代表与日军总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将举行的“长沙会谈”。中华民国政府当权派改变主意决定用维持现状的方针,拖住侵华日军,把希望寄托于世界的国际形势改变。

在“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华民国政府认为,东北可以放弃,虽然“九一八事变”以前中华民国政府当权派没有明确表示,但从一些事情上我们可以发现蛛丝马迹,如:1934年签订的《塘沽协定》,中华民国政府当权派是认可长城线是与伪满的政治分界线,默认了“满洲国”的存在。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高层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汪精卫夫妇雕像图

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1935年10月对中国驻日大使提出的所谓“对华三原则”,其内容是:一、中华民国取缔一切抗日运动,放弃依赖英美的政策;二、中华民国承认伪“满洲国”,树立中日“满”经济合作;三、中日共同防共。11月至12月间,中日双方就“广田三原则”多次进行谈判。1936年1月,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发表声明,说“国民政府既非全部承认三原则,亦非全然不承认”。

1936年11月间,中华民国的代表张群曾和日本驻华大使川樾茂进行秘密谈判,谈判达成的条件之一就是承认“满洲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