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輸造車新勢力,傳統自主車企上半年大事件匯總

從7月份開始,乘用車雙積分交易平臺正式啟動,這也是自今年4月1日雙積分政策實施後向前邁出的一大步。目前,工信部對2017年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的統計已經完畢,按照政策規定的時限,7-9月將會是第一輪積分交易的時間。

隨著雙積分政策的正式執行,一眾車企們就無法淡定了,此前的補貼政策只是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然而雙積分政策出臺後,就意味著所有車企必須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

不輸造車新勢力,傳統自主車企上半年大事件彙總

當然,政策的出臺並非一蹴而就,在政策醞釀的過程中,很多車企都已經在佈局自己的新能源汽車項目了,尤其是自主品牌,大有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與國際大廠一較高小的態勢。

2018年上半年,除了新造車勢力動作不斷以外,傳統自主品牌車企在新能源汽車補貼加速退坡的這個當口也是鉚足了勁,都在為自己新能源汽車的下一步規劃做準備。而在過去的上半年,它們又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動作?

上汽完成新能源產業佈局

2018年上半年,上汽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44375輛,同比增長232%,榮威、名爵兩個名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放異彩,輝煌的成績得益於上汽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

尤其是上汽集團與阿里合作開發的斑馬智行系統,可以說是用過的人都說好,主打的互聯網概念也能夠迅速抓住消費者的心,2018年主推的marvel X也成為了上汽乘用車高端車型的探路者,一經發布,也是立刻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芳心。

不輸造車新勢力,傳統自主車企上半年大事件彙總

除了產品層面,上汽集團還完善了自身在新能源產業上的佈局。

繼去年上汽集團與寧德時代合資成立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後,今年4月28日,上汽集團又正式啟動了寧德基地乘用車項目,將上汽的新能源基地直接建在寧德市,與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做鄰居。

至此,上汽集團在新能源汽車三大核心零部件電池、電機、電控領域的佈局已經完成。

北汽新能源力推換電模式

北汽新能源是北汽集團子公司,承擔著北汽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佈局的重任。北汽新能源EC系列車型更是榮登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榜首,按照北汽集團的規劃,到2020年,北汽新能源要成為國內第一、全球前三的純電動汽車品牌。

2018年,北汽新能源除了全面升級新能源產品之外,還正式推出了換電模式,著力解決電動車充電續航問題。

不輸造車新勢力,傳統自主車企上半年大事件彙總

實際上,當前的電動車類型各式各樣,各個整車廠的電池包位置、尺寸也都不相同,沒有統一的標準,北汽新能源力推的換電模式對於統一電池標準來講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針對換電模式,北汽新能源推出了EU快換版車型,統一了動力電池尺寸。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經在北京、廈門、蘭州、廣州投放了6000多輛出租車等營運車輛,建設換電站116座,並且計劃開放運營北京市的換電站。

北汽新能源此舉意味著,當換電模式全面推廣後,是可以對其他車企開放的,那麼這些車輛要想加入到這一換電生態圈中,電池包的位置、尺寸都必須要有統一的標準,這對於推動動力電池規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廣汽集團全面發力新能源

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是在2017年7月28日才正式成立的,截至目前,廣汽新能源的車型都是在番禺工廠與傳統的燃油車共線生產,還沒有建立起獨立的生產基地,不過廣汽新能源獨立的生產基地目前正在籌建當中。

不輸造車新勢力,傳統自主車企上半年大事件彙總

2017年底,廣汽新能源汽蔚來汽車共同成立了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雙方在技術、研發、供應鏈層面資源共享,著力推動雙方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近日,廣汽集團又與寧德時代共同出資成立廣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和時代廣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以滿足廣汽集團旗下車型對動力電池的需求,為廣汽集團全面發力新能源打好基礎。

長安第三次創新創業直指新能源

今年4月23日,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利對外宣佈了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將新能源提到了企業戰略層面的高度,並提出到2025年長安汽車全面停售傳統意義上的燃油車。

不輸造車新勢力,傳統自主車企上半年大事件彙總

為了實現長安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目標,長安先後與華為和比亞迪展開深度合作。

近日,長安汽車與華為簽署協議,雙方結合自身優勢在充換電、電驅控制及電池控制領域開展合作。同時,長安汽車還與比亞迪達成合作,雙方共同探索整車聯合開發及共享平臺。同時比亞迪也有意要開放自身的動力電池業務,未來長安汽車與比亞迪在動力電池領域勢必要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

吉利大手筆投入新能源

吉利一貫的買買買風格讓自己的汽車版圖不斷擴大,2018年成為戴姆勒股東後更是賺足了眼球,除了不斷買買買,吉利在新能源領域所做的準備也非常充分。

不輸造車新勢力,傳統自主車企上半年大事件彙總

在新能源上的戰略規劃,吉利提出了藍色吉利行動和2020戰略,到2020年要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吉利整體銷量的90%以上。

今年,吉利的杭州灣項目開工,這是吉利投資145億元打造年產能達到30萬輛的PMA純電動汽車項目。經統計,在過去的4年時間,吉利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接近1000億元,計劃產能達到100萬輛。

長城寶馬合資生產新能源汽車

長城汽車旗下有四個自主品牌和一個自主合資品牌,現階段長城的新能源車型主要集中在長城和WEY品牌,未來歐拉和御捷長城品牌也會推出全新的新能源車型。

不輸造車新勢力,傳統自主車企上半年大事件彙總

長城汽車在過去的主推車型是高油耗的SUV車型,所以在雙積分政策實施後,長城的雙積分壓力格外大。今年,長城推出了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薪WEY P8,還有新發布的歐拉品牌也要主打新能源車型,但這些工作短期內都無法滿足長城汽車負積分的巨大缺口。

就在近日,對長城來講至關重要的一步戰略達成。長城與寶馬的合資項目正式落成,合資公司光束汽車也將集寶馬和長城之長,生產新能源汽車。

奇瑞新能源玩轉營銷

與北汽新能源一樣,奇瑞新能源是奇瑞汽車的子公司,承擔著奇瑞汽車在新能源領域佈局的重任。現階段,奇瑞新能源發展勢頭強勁,新能源汽車銷量節節攀升。2018年上半年共銷售新能源汽車2.4萬輛,同比增長160%。

不輸造車新勢力,傳統自主車企上半年大事件彙總

2018年,奇瑞新能源推出了瑞虎3xe、小螞蟻eQ1系列等車型,這些車型都是在過去推出的車型基礎上迭代升級,消費者對其更加熟悉,也更容易被市場所接受。值得一提的是,小螞蟻系列產品在共享汽車市場上的佔有量不容小覷。奇瑞新能源已經從“會造車”向“會賣車”的形象轉變。

江淮新能源多條腿走路

江淮汽車作為老牌汽車製造企業,在新能源領域也是早有佈局,江淮通過產業鏈縱向延伸,關鍵核心部件由合資公司生產配套來控制生產成本,所以江淮新能源車型的價格也都十分給力。

在新能源規劃方面,江淮提出了“iEV+”戰略和2030中長期戰略規劃,計劃到2020年規劃新能源銷量20萬輛,203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總銷量的30%。

不輸造車新勢力,傳統自主車企上半年大事件彙總

目前江淮新能源已經形成了江淮品牌、江淮大眾、江淮蔚來三個業務佈局。江淮品牌自身的iEV系列產品涵蓋A00級和A0級,據江淮官方透露,江淮新能源今年還將推出B級車iEVA60。除此之外,江淮蔚來的首款車型ES8也在今年4月份正式下線,這也是國內第一輛自主全鋁車身汽車產品。江淮大眾項目在中德總理的助推下也正快速推進,未來的主要產品也會是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一直被中國汽車產業視為彎道超車的重要機遇,在過去幾年的發展中,一直受到政策的支持,尤其是財政政策讓新能源汽車得以快速發展,但是目前財政政策正在逐步退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要讓市場自然選擇的。到那時,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對所有參與者都是公平的,會是真正的大浪淘沙,強者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