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終於用上國產發動機,還帶推力矢量!

近日,某網站上出現了一張白色塗裝殲-20發動機測試飛行臺,裝備了一臺渦扇-10C國產推力矢量發動機的圖像,這是繼殲-10B飛行試驗檯裝備國產推力矢量發動機成功首飛照片曝光後,我國又一種戰鬥機使用渦扇-10C國產推力矢量發動機,在此之前的2017年9月,最新一架編號為2021的殲-20戰鬥機首次曝光,其中其尾部曝光帶有鋸齒形裙邊尾噴管的新型渦扇-10C發動機倍受矚目,軍事專家告訴記者,這表明為殲-20戰鬥機研製的國產渦扇-10C發動機將有兩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具備鋸齒形裙邊尾噴管,保證了後向隱身能力,降低了尾噴管雷達反射截面積,而且,最重要的是由於殲-20採用了這種鋸齒形裙邊隱身修形設計,不僅能使噴管出口邊界擴大,從而增加冷卻氣流與高溫燃氣的混合,從而降低噴流溫度提高戰鬥機的紅外隱身能力,而且還能進一步“縮小和遮蔽”噴管的喉道面積,進一步減少後半球的雷達反射截面積,徹底解決了殲-20戰鬥機此前一直被詬病的後半球隱身能力差等問題!

殲20終於用上國產發動機,還帶推力矢量!

據悉,我們在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開始研究推力矢量技術和相關應用,2006年以前已經實現三軸AVEN軸對稱矢量噴管的上百次試車試驗到2010年,我方已經掌握了三軸AVEN軸對稱矢量噴管的全部技術,成為繼美、俄之後第三個掌握這一尖端科技的國家。軍事專家告訴記者,三軸AVEN軸對稱推力矢量噴管,它是靠機械手段強制擴張段,改變形狀和位置以使內流發生偏轉,這個發動機的尾噴管可作360度轉動。軍事專家告訴記者,軸對稱矢量噴管的主要特點是安全保留了軸對稱收擴式噴管的良好控制性能,只是在結構上擴展了擴張段的功能,使之既產生超聲速氣流,又能按飛機需要偏轉氣流方向。

殲20終於用上國產發動機,還帶推力矢量!

那麼具備三軸AVEN軸對稱矢量噴管的殲20戰鬥機在未來空戰中可以帶來什麼樣的作戰優勢呢?軍事專家告訴記者,傳統的飛機講機動性,有了推力矢量之後就講敏捷性,這兩個是有區別的,戰鬥機的敏捷性是關於飛機機動性和機動能力變化的綜合評價,是飛機改變機動狀態和轉換機動平面的能力。簡單地說就是指飛機從一種姿勢快速轉變到另一種姿勢的能力。飛機採用推力矢量跟飛控系統配合起來,可以從一個位置馬上到一個位置,馬上又回來,更早地進入先敵發現。軍事專家告訴記者,實際上,就是在每一次近距格鬥的過程中,可以更快速的找到攻擊位置和角度,這就增加了飛機格鬥時制勝的把握!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與以往認為隱身戰鬥機之間不可能發生近距格鬥的觀點不同,國外空軍均認為,雖然超視距空戰已佔領五代機空戰模式的主導地位,但受大規模電子干擾與對抗手段的影響,在將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五代戰鬥機之間空戰仍不能完全避免進入視距內格鬥,所以留一手總是好的。軍事專家雷澤告訴記者,特別是在五代隱身戰機出現之後,超視距發現距離大大壓縮,彼此在視距外的發現概率越來越低,具備隱身能力的雙方戰機在彼此之間偶然遭遇,殲20戰鬥機測試三軸AVEN軸對稱矢量噴管,將是未來對付F-22和F-35的殺手鐧之一。

殲20終於用上國產發動機,還帶推力矢量!

謝謝你的閱讀,你有什麼好的意見可以在下方評論、或者關注我們!我們每天都會更新國內外最新軍事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