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黄八子

「传奇」黄八子

天灾为患,民不聊生,许多人铤而走险,聚义绿林,在太湖一带为盗。

一日,为首的头子带领十七个弟兄抢劫一家殷实富户。他们挨房搜寻金银财物,只要是值钱的东西就不放过。当时,失主家有一女儿年方二八,出落得花容月貌,十分漂亮。她被吓得心惊胆裂,浑身发抖,用被子蒙着头躲在床上。强盗头子跨进门来,发现床上躺着一个姿色美艳的姑娘,便淫心顿起,将姑娘衣裙扯掉,狞笑着扑了上去……

此时,忽然听到门外大喝一声“放开她!”强盗头子回头一看,进门来的乃是手下一个兄弟。此人姓黄,排行第八,故称黄八子,只听他当场劝道“大哥,你不能作这种伤天害理的事!”

强盗头子怎会听他忠告,还是纠缠姑娘不放,并厚颜无耻地道“八子老弟,等哥子玩够了,就让给你玩好了!”

黄八子一听,愤然道“想当初你我弟兄太湖聚义之时,以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为宗旨,不枉杀无辜,不淫人妻女,难道这些戒条你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吗?”

“你少跟老子来这一套!”强盗头子恼怒地呵斥。

“好吧!你这么丧尽天良,奸淫民女,将来必定没有好下场,我跟着你干,真是瞎了眼啦!”说着,怒不可遏地退出门来,向房外的弟兄们大声宣告“贪淫必败,天道昭彰,小弟不愿走此不义之道,告辞了!”说罢,插刀入鞘,愤愤然离去。

黄八子只身离开了大伙,心情顿觉得轻松了许多。原以为绿林聚义,会像梁山好汉,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殊不知却陷入了一个不义的团伙。如今离开了,真感到心情好多了。

时值海昌县一家丝铺被盗,案件未破。黄八子路经此地,得悉这一案情,正与几日前他们一伙抢劫富户的时间相吻合。虽然丝铺窃案不是他作的,他却主动到县衙门去投案自首,以求得自身的解脱。

县太爷将他关押起来,但无赃证,不能结案,黄八子只得在牢里苦熬岁月。正当他寂寞难耐之时,县里一个刑房书吏因挪用公款被拘押,也同黄八子关在一间牢房。于是,总算有个人能够和自己说说话了。

“先生尊姓,犯了什么事?落到这个地步?”黄八子主动地问道。

“不才姓苏,因挪用漕运公款被关。唉!要是我能弄到一笔钱来补偿亏欠,何至于受这囹圄之灾哟!”对方叹息地回答说。

“你大约亏欠多少钱?”黄八子关心地问。

“只要四百两银子,我就可以还清亏欠了。”苏先生直言相告。

黄八子听罢,略一思忖便说“这不难,四百两银子不算多,我黄八子为你想想办法。”

苏先生十分高兴,连忙说“好呀,八子老弟,你果能替我解决这笔急需之款,我日后必定报答你!”

从此,二人交情日益密切。每天,苏先生家属前来送饭,他都要请八子共食。一日晚餐,二人吃的是烤羊腿,八子感到好吃极了,便问“这是你家里自己烤的吗?”

“不是,是在大街上买来的!”苏先生答道。

“哪个铺子有卖的?”八子又问。

“街上每家熟食铺都有,你问这干么?”苏先生感到有些诧异。

“因为吃得不过瘾,何不再去买些来!”

“不行,现在商店早已关门了,明天叫我家里人多买些来就是。”

可黄八子却说“我实在馋得很,等不及了!还是马上就去买吧!”说着取了点钱,随即出狱而去。

看守牢房的狱卒正坐在走廊上打盹,忽听开枷、落锁的声响,连忙过来查看,只见刑具在地,而黄八子的人影已不见了。狱卒大吃一惊,正想呼喊有人越狱,苏先生立马制止了他,为之求情道“不要声张,黄八子去去必来,请放心无虑。要是闹出去,你也脱不了干系!”果然,没过多久,黄八子扛着一大包烤羊腿回来了,真是人不知鬼不觉,令苏先生和狱卒都惊得目瞪口呆。

苏先生一边吃着,忍不住问道“八子老弟,你怎么来去这么神速?这县衙、监狱,门禁森严,难道你插翅也出去的吗。”

“如今我与先生情同知己,就实话告诉你吧。”于是就把自己的经历如实相告,然后说道“其实,我要从这里逃出去,易如反掌。不过,我不愿意这样做,是为了彻底了结自己一生中的可耻行为。”

苏先生听罢黄八子这一番表白,既惊奇而又敬佩,既感动而又同情,感到黄八子实非等闲之辈,便道“八子老弟,咱俩以心换心,实在难得,只要我有机会出狱,一定不会忘记你的!”

“感谢先生对我一片诚意,我什么也不瞒你。我白天被关在牢里,可夜深人静之时,仍然在城里出没。前些日子答应为你筹款之事,已有眉目,今夜即可到手。”黄八子说完又一次神秘地出了牢房。

海昌城里有一位叫库部书吏的地方官,名叫李继文。他掌管着兵器、仪仗和乘舆,求他办事的人很多,,因此得到了许多好处。

几年间,他家便骤然富裕起来,成为屈指可数的官绅之家。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黄八子正巧发现有人去李家行贿,他便跟踪前去。到了李家纵身上房,一个珍珠倒卷帘,双脚挂在檐口上,垂下身子,用舌头舐穿窗纸,窥见李继文正与来人密谈,听到来人向其行贿的承诺,三天之后将一千两银子送到。

黄八子决定窃取这笔不义之财,遂于三天后再次光临李府。果然有人如约将贿银送到李继文手中,并看清李继文把银子交给夫人,锁进了箱子。李继文夫妇吹灯上床,呼呼入睡。黄八子如入无人之境,轻而易举地将这个贪官的赃银一千两窃走。

第二天,黄八子取出四百两银子赠送苏先生,另外又拿四百两交给他说“请你出狱后找丝铺失主,求他不必深究,这笔钱就作为是我所偷,交出赃款,我的案子就可以得到了结,八子新生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

苏先生接过银两,激动得热泪盈眶地说“八子老弟,多谢你成全我,你的事,我一定照办不误,请放心吧!”苏先生还清亏欠,便被释出狱,并重回刑房任职。

不久,邻县行文至海昌,通缉抢劫案犯黄八子。原来,那个殷实富户的女儿,在黄八子愤然离去后,终于受到了强盗头子的奸污,因此羞愤上吊而死。那殷实户主人财两空,悲恸欲绝,即向都察院递呈状子,要求严惩凶犯。经捕头多方打探,全案十七人终于全部落网。罪犯们在审讯时供出黄八子在逃,因此发出通缉他的公文。海昌知县将批文发交刑房办理,苏先生一看这是黄八子的案底,早已成竹在胸,便向知县大人作了禀报,说明当时黄八子正在本县行窃丝铺,完全不可能在三百里远的地方作案,估计这是有人同他有仇,故意诬攀,不能作为依据。

海昌知县同意将此案情复告邻县,后来邻县也就没再追究了。苏先生又亲笔写信给丝铺失主,说明黄八子的为人、处境等情况,从而得到了失主的同情和理解,认领了相似的失窃钱物,于是黄八子之案得以了结。由于案情不重,又按自首减刑,因而得到了从轻处理。从此黄八子结束了不光彩的过去,给人们留下一个义盗的印象。

选自《清朝野史大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