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学院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路演

5月27日,我校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路演在文传院演播厅隆重举行。

龙岩学院第四届

本次大赛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高校事业部副总经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国赛评审专家汤锐华博士,福建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福建省汇众创新创业研究员副院长张建青,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国赛评审专家张文秀,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福建省赛金奖项目指导老师郭清博士以及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老师王海斌担任评委。我校学工处处长陈红英、校团委副书记温东荣、教务处副处长林水秋、汇众创新创业研究院林玲、各二级学院分管创新创业工作的领导、团委负责人以及各参赛项目团队、指导老师等150多人出席大赛。

龙岩学院第四届

龙岩学院第四届

本次大赛共收到报名参赛项目1336项,经过激烈的校内初赛选拔,共有来自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就业型创业组的30个项目团队来到此次决赛的路演现场。本次我校决赛路演严格按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和国赛的"5+3"赛制,共分为5分钟团队项目演讲和3分钟评委提问两个环节。比赛中,30个创新创业项目团队针对自身项目的主打产品、发展方向、经营模式以及项目发展阶段与成果等向评委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展示。

龙岩学院第四届

龙岩学院第四届

龙岩学院第四届

龙岩学院第四届

龙岩学院第四届

在评委提问环节,专家评委们一针见血的点出了每个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如"项目的定位以及具体的服务对象是谁?"、"项目的收益来源在哪?"、"项目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项目的股权占比如何等问题?",并依次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和改进办法。

龙岩学院第四届

比赛期间,评委们还多次提到要抓好5分钟的演讲时间,在项目介绍中重点突出自身项目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并对项目所产生的前期投资成本和市场前景应有清晰的认识。而针对项目的运营模式,专家评委们也对选手们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他们强调,无论是商业性还是公益性的项目,都应有自身的"造血"功能,拥有自身获得资金来源而不是单单靠外界的投入和自身的输出的能力,项目才能长久的运转并得到持续性的发展。汤锐华博士从"标题表达"、"项目定位"、"要素逻辑"、"商业模式"四个要素对参赛选手提出改正指导。

龙岩学院第四届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由生命与科学学院的冉雪琴同学带领的团队创立的"闲时光工作室"在主赛道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由资源工程学院的潘振胜带领的团队带领的"七号店"获得"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第一名。

(文/颜婷婷 张丽婷 图/王枭枭 陈丽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