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兒童計算能力發展階段,這5招,教會6歲前兒童「數的計算」

今天,我們來談談,怎樣教孩子理解“數的計算”,對於6歲以前的孩子,“數的計算”僅限於加法和減法。

大多數孩子在3-4歲的時候,可以掌握到5以內的加減法;4-5歲可以掌握到10以內;如果正確啟蒙,5-6歲,應該可以掌握20-25以內的加減法。

所以,按照1-5、6-10和10以上,來分組來學“數的計算”是比較科學的啟蒙辦法。

今天,主要說“10以內加減法”的啟蒙。

根據兒童計算能力發展階段,這5招,教會6歲前兒童“數的計算”

本質上,數的加減就是事物數量的增加和減少。

這裡我著重強調“ 事物數量 ”,而不僅僅是“數量”,就是想提醒你,剛開始教孩子加減法的時候,要充分利用實物,讓他們在操作中理解加減。

比方說,“3+1”要儘量讓孩子從3顆草莓加上1顆草莓、3只杯子加上1只杯子、3本圖畫書加上1本圖畫書,這樣去理解。

過早地丟開實物,去訓練孩子抽象的加和減,對孩子而言是比較困難的,也不能達到好的效果。

根據兒童計算能力發展階段,這5招,教會6歲前兒童“數的計算”

一、計算能力發展的五個階段

10以內的“數的加減”,孩子主要經歷這樣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 ,分辨更多或更少。

在孩子具備“多少”的意識之後,對於同一件事物,增加和減少的動態意識開始萌芽。

比如孩子會這麼說“我喜歡吃豆子,再多來點好嗎?”“我不喜歡吃米飯,少來點行嗎?”

第二階段 ,從任意一個指定數開始口頭數數。

可以理解為第一講中“口頭數數”的升級版。

一般孩子學數數都是從1開始,當他逐漸熟練之後,就可以引導他從指定數開始。

比方說從“2”開始,正著數能讓孩子知道“2之後是3,3之後是4”,這是學“+1”計算的基礎;

再比方說從“5”開始,倒著數,就能讓孩子知道“5之前是4,4之前是3”,這是學“-1”計算的基礎。

根據兒童計算能力發展階段,這5招,教會6歲前兒童“數的計算”

這一階段的重點是讓孩子養成習慣,碰到某數加1的時候,能夠脫口而出,而不是再從1開始找一遍位置。

你可不要小看這一步,按照心理學規律,記憶的時候人們更容易記住開頭的部分,如果把中間內容調整到開頭,就比每次從開頭記憶更容易記住中間的部分。

第三階段 ,計算某數+1和某數-1。

有了上面這一步,第三階段計算"某數+1和某數-1"孩子通常就會比較輕鬆地掌握了。

第四階段 ,數的一般加法。

也就是在“+1”基礎上,解決“某數加幾”的問題。

孩子普遍會對兩個相同數的相加有自發的關注,會優先掌握比如1+1,2+2或5+5,這可以成為你在本階段加法啟蒙的突破點。

第五階段 ,數的一般減法。

也就是“某數減幾”,是第四階段的逆向過程。

根據兒童計算能力發展階段,這5招,教會6歲前兒童“數的計算”

二、應該怎麼教孩子數的計算呢?

和上一講一樣,仍然要把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融入生活和遊戲中,反覆練習,潛移默化。下面我就教你幾招:

第一招:用聊天啟發孩子的計算意識

平時你和孩子的對話,就可以通過提問和回答,激發孩子去思考,讓“數的計算”走進孩子的世界。

比如“寶貝,給你三瓣橘子,還要嗎?”“你已經吃了2塊糖了,再給你1塊兒,不能再要啦!”

剛開始啟發孩子計算意識的時候,你並不需要很嚴格地用標準詞彙,只要能表達出增加和減少的意義來,怎麼方便讓孩子理解,就怎麼交流。

第二招:用手指操學習10以內加減法

在孩子知道了左手5根手指,右手5根手指以後,就可以教5以內的加法運算了。

讓孩子左手握成拳頭,伸展大拇指,然後再伸出食指,這就是“1+1”,這時要讓孩子大聲數一數伸展的手指個數,是“2”,孩子就知道了“1+1=2”。

如果在只伸展大拇指的情況下,再同時伸出其他兩根手指,就是認識“1+2”了……

像這樣,利用一隻手不僅可以學到“1+4”,其他5以內的加法計算都可以搞定。

同理,如果左手、右手聯合起來,用上面的方法就可以學到10以內的加法計算了。

我在第一課中教了“手指操”,如果雙手舉起對稱著玩兒,就衍生出相同數相加的遊戲了,它們就是2,4,6,8,10。

用手指教孩子減法,就是上面加法的逆過程。

比如十個手指都伸展,讓孩子說出伸展的手指數,然後你說“彎曲左手大拇指,再數數看”。

如果孩子說是“9”,進一步問“10比9多多少?”這就教孩子認識了“10-9”的減法計算。

用雙手學加減的好處在於:孩子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增加、減少的過程,干擾因素極少,孩子的學習效果就會很棒,也減少了你尋找其他工具的麻煩。

另外,用小手指學計算,還可以鍛鍊孩子手指的精細動作能力,強化腦區各個部分的感覺統合。

第三招:畫一畫找答案

每個孩子都喜歡塗一塗、寫一寫、畫一畫,這個方法也是目前國際上非常推崇的數學教育法。

如果你的孩子喜歡畫圓圈,你可以給孩子示範畫1個圓圈、2個圓圈,多至10個圓圈,還可以按指定數目畫圓圈;

通過圓圈的數量變化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

如果指定好格式:2個一組,3個一組地畫圓圈,孩子還會慢慢發現“2個2是4,2個3是6”的規律,甚至更復雜的規律他們也能看出來。

你也可以在圓圈旁邊寫上阿拉伯數字,讓他們越來越熟悉數字這種抽象的符號和個數的這種對應關係。

當然,圓圈也可以用豎線、小星星等代替,來增加趣味性。

根據兒童計算能力發展階段,這5招,教會6歲前兒童“數的計算”

第四招:在遊戲中觀察加減結果

教你兩個百搭遊戲,可以視情況運用到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

1. 幫媽媽分豆子

根據兒童計算能力發展階段,這5招,教會6歲前兒童“數的計算”

首先,你和孩子各拿一隻碗,你的碗裡盛著黑豆,孩子的碗裡盛著黃豆。在不同的數的計算的發展階段,你就可以提出不同的問題了。

比如,你可以說“媽媽不夠,我給自己再來一些黑豆”,這是教孩子理解“更多”;

如果孩子可以脫口而出自己碗裡豆子的個數,你可以問:“從媽媽碗裡再拿1顆,你碗裡變成多少顆了?”這是教他們“某數+1”;

當你跟他說“給我3顆吧,這樣我就有6顆了,不信你數數?”這就是教他們“某數加幾”了。

這個遊戲的要點是:語言提示要配合動作、準確簡練,方便孩子理解。

如果是第一次做這樣的遊戲,媽媽要先示範,以後逐步讓孩子去拿取、觀察豆子是怎麼增加的,同時說出他們觀察到的結果。

2. 捉迷藏

幾乎沒有孩子不喜歡捉迷藏,在捉迷藏中也可以融入“數的計算”。

比如找毛絨玩具,遊戲前,你可以和孩子先確定好規則,比如“誰先找到3個誰就獲勝”。

媽媽當裁判,爸爸和孩子一起找,每找到一個,媽媽就高興地宣佈“又增加了1個,2個變3個啦!”

也可以讓孩子當裁判,讓他說出這個增加的過程。

你可以隨時根據孩子的能力調整規則,並鼓勵孩子在碰到大數的時候,依靠數手指找到答案。

這個親子游戲的好處在於讓孩子的身體也活動起來,避免總是在家坐著不動,邊動身體邊動腦,孩子興致會更高,對數的加減結果印象也更深。

我要提醒你,數的計算是很消耗腦力的活動,遊戲的時間不宜過長,十幾分鍾就足夠了,否則孩子對遊戲產生疲倦和厭惡就不好了。

根據兒童計算能力發展階段,這5招,教會6歲前兒童“數的計算”

根據兒童計算能力發展階段,這5招,教會6歲前兒童“數的計算”

第五招:利用繪本學習數的計算

根據兒童計算能力發展階段,這5招,教會6歲前兒童“數的計算”

我給你推薦一個非常好用的繪本,叫《9只小貓呼呼呼》,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9只小貓呼-呼-呼-”

"1只小貓睡醒了。叭!幾隻小貓在睡覺?”

怎麼樣,是不是很自然、很形象地就讓孩子理解了“某數-1”呢?

接下來每翻一頁,孩子都能體會數字又減少了1,結果變成了幾。這個故事念不了幾次,孩子基本就可以獨立閱讀、獨立講出減少的過程了。

根據兒童計算能力發展階段,這5招,教會6歲前兒童“數的計算”

根據兒童計算能力發展階段,這5招,教會6歲前兒童“數的計算”

最後我還要跟你強調一點,千萬別一看到孩子在生活中偶爾掌握了“幾加幾”的結果,就著急地讓他練習符號上的算術。

從事物的增加減少,到事物數量的加減,最後到符號上的加號和減號,要經歷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一定要視孩子的接受情況而定。

拔苗助長,讓孩子對數學失去興趣,或者留下“數學很難,我根本學不會”的消極心理,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敲黑板,劃重點

今天我講了怎樣教孩子10以內的加減,有兩個遊戲非常好,畫圓圈和捉迷藏,這些遊戲對“數字的計算”啟蒙非常有益,把10以內的加減學紮實,對後面的數學學習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