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

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故城不同于古城,古城是依然有人居住的地方,而故城则早已繁华落幕渺无人烟,交河故城就是这么个地方,它是一座没有城墙、没有树木的城池,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是一座与古楼兰齐名的西域古城,素有“东方庞贝城”之称。

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

交河位于新疆吐鲁番市西约10余公里处的亚尔乃子沟中状若柳叶、高三十余米的孤岛上。因干涸的河道分流城下故得此名。它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王庭”所在地,唐代安西都护府最初就设在这里。据悉,十三世纪下半叶,西北蒙古贵族发动战争,交河城便于公元1383年在战火中消亡。

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

如今的交河故城就是那个古老城市的遗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是人类研究古代城市的仅有标本,也是中国唯一一处最为完整的汉代城市遗迹。它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年之久才被发现,虽然早已满目疮痍,却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

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

18年前我曾经有幸造访过交河故城,当时感觉非常震撼,此次故地重游只为再次向这承载着厚重文化积淀和气息的历史方舟致敬!18年光阴对我的人生而言是一段不短的旅程,但对于这座遗址的历史来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

由于吐鲁番地区干旱少雨,交河故城保存得非常完整。 其南北长约175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分为寺院,民居,官署等部分。全城总面积47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遗迹36万平方米。

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

这里所有的建筑都是由夯土版筑而成,形制布局则与唐代长安城相仿。行走其中,你可以慢慢寻找到城内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场、藏兵壕等遗留的痕迹,甚至还可以看到寺院佛龛中的泥菩萨。​

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

资料介绍,交河故城并非按常规用一砖一瓦垒起来的,而是在沟壑纵横的黄土台地上,一寸一寸硬掏出来的。最先来到交河的居民在崖体上开出一块平整的空地,这便形成了院落。然后又在院墙上掏出半地穴式的洞,这便是最初家的模样。

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

就这样,千年的时光里,人们在原有的居址上不断向下掏挖雕琢,久而久之便建成了更大、更完备、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屋舍。故城一点一点向大地深处延展着,一座巨大的沙盘雕塑城市终于出现了。

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

我远离喧哗的人群,刻意一个人默默漫步于故城的街道,​努力想象着它从前的样子,眼前的废址瞬间鲜活起来。我仿佛看到了几千年前那个繁华热闹形似航空母舰般的城堡,以及城堡里幸福生活着的人们。

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

​听说 交河故城曾出土了不少文物,如唐代莲花瓦当、莲花经卷等,除此还有海珠、舍利子等一批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2014年,交河故城作为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

当然,交河故城依然存在一些难解的谜团,其中最触动我的就是故城遗址尽头左侧那个墓穴整齐划一,葬有200多名婴儿的墓群。为什么会专门有这么个墓群?这些孩子都是死于什么原因呢?瘟疫?战乱?祭祀陪葬?还是传言所说残忍的“易子相食”或战败后担心孩子落入敌方而被父母亲手杀害?

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

伫立在婴儿墓群前,我久久不舍离去,我的心一直是揪着的。孩子是国之未来,也是家之未来,无论这些孩子当时死于何故,那都应该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时刻。

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

我不知道一个城市从繁荣到衰败,到最终不得不彻底废弃曾经经历过怎样的惨烈,但我觉得交河故城能得以完整保留下来这一定是上天的眷顾与不忍。交河故城遗址是属于我国,也是属于世界的宝贵财富!

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

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

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

十八年后的重访,只为再次向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